古代漢中是現在哪裡?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古代漢中是現在的哪個地區?

漢中位於陝西省南部的秦嶺巴山之間,北倚秦嶺,南臨漢江,屬漢江上游區。東與城固縣為鄰,南以漢江與南鄭縣分界,西與勉縣接壤,北與留壩相連。南北長三十七公里,東西寬二十二公里,總面積五百三十八平方公里。地勢南低北高,依次為平原、丘陵和山地。南部的平原是漢中盆地平原的一部分,佔全市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海拔約五百到七百米。北部的丘陵和山地,佔全市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漢中盆地是漢江上游最大的盆地。西起勉縣武侯鎮,東至洋縣尤亭鋪,長約一百一十六公里,寬約五到二十五公里,是由漢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的階地平原。漢中市城區就處於漢中盆地平原的中部。由於緯度位置偏南和秦嶺對寒潮的屏阻作用。這裡氣溫較高,冬季也比較溫和,成為我國北亞熱帶的一部分,也是陝西省水熱條件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地理景觀和人民的生產、生活習慣,具有顯著的南方特色,被稱為陝西的小江南。漢代以來,一直是陝南山區最大的農業中心和糧食基地。 漢中因漢江得名。作為行政建制名稱,始於秦。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設郡治於西城(今陝西安康)。東漢將漢中郡由西城遷治南鄭。從此,南鄭成為漢中的附郭首縣。直到1954年,漢中的行政首府一直設在南鄭。

為什麼漢中在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漢中的人文背景又有哪些?

問題一如下

漢中位於陝西省的西南部,地赴秦嶺巴山之間。西接甘肅,南鄰四川,整個地區兼跨漢江、嘉陵江兩大流域·並形成沖積形谷地平原,即漢中盆地。漢中之名始於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因地處漢江中游,故名漢中。

漢中市管轄的西鄉和留壩兩縣之名,分別與張飛和張良有關。張飛足三國時期蜀國名將,曾被封為“西鄉侯”;張良為漢初三傑之一,曾被封為“留侯”。漢中的寧強具與羌族人有關,故又稱寧羌。

南鄭縣,曾經是漢中的經濟中心。它的得名與鄭國的滅亡有關。西周末年,周幽王為犬戌所滅,關中地區的鄭國被追東遷於鄭(今河南新鄭縣),剩下部分鄭國的百姓,抵達古褒國附近的漢江北岸,為紀念亡國,故名南鄭。

漢中的略陽縣得名,亦十分有趣。該地有高山西障,時值過午就不見太陽,故名略陽。

漢中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末,劉邦以漢中為基地,最終成就了400年的漢室帝業。東漢末年,張浮自立為玉,佔據漢中長達20年。三國時,劉備取漢中稱王,建立蜀漢政權,與吳、魏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六出祁山,駐屯漢中,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卻永載史冊。宋代大詩人陸游,從此地投筆從戍。明時,白蓮教起義爆發,漢中高福興自稱“漢明皇帝”。由此可見,奪漢中者定天下。

古代的關中 漢中 指哪裡

關中,或關中平原,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關中,只因西有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北有崤關,南有武關,為四塞之國,故稱關中。在冷兵器時代,這四關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真乃固若金湯 。更令古人看重的是,這裡氣候溫和溼潤,涇、渭、灃、澇、滻、灞、高、橘縱橫。

漢中是陝西的一個地極行政單位,在陝西南部西端,與四川地理人文相同.位於陝西的南部,區域處於秦嶺以南巴山以北,是塊小盆地。

漢中,得名於漢水。漢水,得名於天漢,也就是銀河。古代的祭司、神官、天文學家認為:盤古開天闢地後,祝融和共工天地大戰,天傾西北,地降東南,形成了黃天厚土的世界。天漢位於天的中央,把天空分為兩部分。與此相對應的,地上也應該有一條大河,位於大地的中央,並且把大地分為兩半。當時已知的世界:北邊有一條大河,就是黃河,南邊也有一條大河,就是長江。那麼這條大河就應該位於黃河和長江的中央。他們找到了這條大河。天上的大河叫漢,所以他們就把地面上的這條大河也命名為漢,又叫漢水、漢江。漢水源頭有一座城市,東面是平原大海,西面是雪山戈壁,北面是草原沙漠,南面是森林沼澤,那麼它也位於大地的中央,於是就起名為漢中,意思就是漢水之源,大地中央。所以漢中的別名也叫天漢。

漢中的歷史就如同漢水一般,從雲霧繚繞的遠方,從高山之端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流過漢中的山川,也流過數千年的漫長歲月。

早在烽火不斷的春秋戰國時期,漢中就是秦、楚兩國相爭之地。秦惠文王時,秦國戰勝楚國,楚國不得不劃地媾和,於是秦“取地六百餘里,置漢中郡”。“漢中”這個名字被首次載入史冊。

為什麼好多人不知道漢中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早在商朝時期,這裡就有了人類生息勞作的身影,在以後的歷史中,漢中又一度成為兵家爭戰之地,如劉邦、諸葛亮等都以漢中作為軍事基地。漢中是漢家發祥地,其歷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漢中開漢業。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場,老將黃忠在漢中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驍將趙雲漢水之濱大敗曹軍,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定軍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這裡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里、四大發明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封地和葬地。韓信、諸葛亮、曹操等帝王將相曾在這裡建功立業,李白、杜甫、陸游、蘇軾等偉大詩人曾探訪、輾轉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並留下了瑰麗的墨跡詩章。

古代的漢中在哪裡盤古大帝

夏至西周,境內有褒國。先後屬梁州、雍州。春秋戰國時境內為南鄭地,先後分屬巴蜀、秦國。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漢中郡,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設南鄭(今陝西漢中市區),西漢初遷至西城(陝西安康市漢江北岸中渡臺)。東漢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遷南鄭(在今漢中市區)。東漢末,張魯割據漢

漢中市夜景

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徵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據漢中,仍設漢中郡。三國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分樑、益二州,梁州領八郡,治於南鄭。晉太康十年(289年)改設漢國,不久即廢。南北朝時,漢中先後屬劉宋、蕭齊、北魏、蕭樑、西魏、北周,境內設梁州、興州(今略陽縣)、洋州(今西鄉縣),並僑置秦州及70多僑縣。隋初,境內仍置樑、興、洋州,後改為漢川郡、順政郡、洋川郡。唐代設梁州總管府,後改為都督府,下設樑、興、洋、集4州;貞觀元年(627年),廢府設道,漢中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漢中屬山南西道,道治設於南鄭(漢中);天寶元年(724年)設漢中郡、洋川郡、順政郡;後又改為梁州、洋州(今洋縣)、興州;興元元年(784年)改梁州為興元府,道、府同治於南鄭,開中國歷史上用帝王年號命府名之先河,興元府地位同於京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後唐、後蜀先後據有漢中,仍設興元府及洋、興2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內置興元府及洋、興2州,屬峽西路。熙寧五年(1072年)設利州路及所屬興元府,治所均設於漢中。利州路轄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南宋紹興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東路治設於興元(漢中),西路治設於興州(略陽);後利州東、西路幾經分合。元代設興元路於漢中,為隸屬於陝西之始。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為府,設漢中府。清代設陝安道於漢中,轄漢中府、興安府(今安康市)。

古時候陝西漢中叫什麼

漢中市,先後有:天漢、梁州、褒城、南鄭、漢寧、漢川、山南西道、興元府、興元路、漢中府、漢中道之稱。 漢中市歷史悠久,是漢家的發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尚書·禹貢》中所謂“梁州”、《史記》中“褒國”皆被認為是漢中地區在史料和傳說中的體現。南鄭之名,可上溯至公元前771年。《水經注》載:“南鄭之號,始於鄭桓公。桓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稱。”但此說史家存疑。戰國中期,南鄭是秦蜀爭奪的要地。秦厲公26年(前451年),左庶長修築南鄭城。 東漢以後,漢中郡曾先後稱為漢寧郡、梁州、漢川郡、山南西道、興元府、漢中府、漢中道,而南鄭之稱,除在西魏廢帝三年至隋大業年間(554年-605年)一度改為光義縣外,南鄭之名一直為歷代朝廷沿用。西晉政權動盪後,歸於成漢。桓溫平定蜀地後,復設漢中郡,屬梁州。下轄八縣:南鄭、蒲池、褒中、沔陽、城固、西鄉、黃金、興道。  南北朝時為漢中郡,領南鄭、漢陽、城固三縣。後周改漢中為漢川郡。   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年,州廢,改為漢(中)川郡,統領八縣:南鄭、西、褒城、城固、興勢、西鄉、黃金和難江。隋大業八年,移縣理郡西城南,臨漢水,宋嘉定十二年重築。   唐初,改漢川郡曰梁州,開元中因樑、涼聲近,更名曰褒州。不久重新改回梁州。天寶初年,又改為漢中郡。唐德宗於興元六年(874年)三月避亂漢中,六月,叛亂平定後返長安,並以其年號改漢中為興元府,領五縣:南鄭、褒城、城固、西、三泉,餘地為金、洋、鳳、興四州。五代時期,先後成為前蜀、後唐、後蜀政權的領地。   北宋平後蜀,仍為興元府,領南鄭、城固、褒城、西四縣。北宋時漢中商稅收入僅次於開封、成都等地,居全國前列。南宋時成為邊陲重鎮,增設廉水一縣。餘地為沔、金、鳳三州。   元代為興元路。明洪武三年,改為漢中府,之後漢中之名未在發生變化。

古代時西漢和漢中分別指的哪?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稱前漢,與東漢(後漢)合稱漢朝。是中國頂代秦朝之後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稱皇帝,國號漢,史稱西漢,劉邦即漢太祖高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王莽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西漢共有十四帝,歷經211年。西漢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西漢定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漢中,簡稱“漢”,美譽“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嶺、南屏大巴山,中部是漢中盆地。全市轄十縣一區,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372萬。

漢中在哪?

漢中市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江橫貫東西。西南與甘肅、四川毗鄰,東北與本省的安康、西安、寶雞接壤。全市轄漢臺、南鄭、城固、洋縣、勉縣、西鄉、略陽、鎮巴、寧強、留壩、佛坪11個縣區,234個鄉鎮(辦事處)。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3弧2萬。資源豐富,物華天寶,被譽為“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寶盆”

要來的話 從 西安 做西漢高速 就可以直接到達

古代漢中屬於四川到現.代為什麼屬陝西

易守難攻,戰略要地。現在漢中屬於蘭州軍區,兵力屬北,假如西南有事,漢中就是出兵西南的前沿陣地。四川屬於成都軍區。

古代的關中和漢中還有中原各指哪些地方

關中之名,在戰國時期就存在了,一般認為大散關之東,函谷關之西,武關之北,蕭關之南,包括現在的西安市,以及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和渭南市四個地級市,河南省的三門峽市激部.自西周起先後有12個王朝在此建都,如西周、漢、唐等等,歷時1100多年。

漢中歷史悠久,是漢家的發祥地,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06年,漢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諸葛亮在漢中屯兵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都是發生在 這片土地上。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漢中北界秦嶺山脈,南界大巴山。

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而河南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國長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先後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東周、西漢(初期)、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這土地上定都。

但是,在古代,關中,漢中和中原泛指漢民族聚居的地方。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漢中是現在哪裡?
古代荊州是現在哪裡?
古代青州是現在哪裡?
古代宋國是現在哪裡?
古時秦國是現在哪裡?
古代七國是現在的哪裡?
古代建業是現在的哪裡?
古代衛國是現在的哪裡?
古代江南是現在的哪裡?
漢中是現在的哪裡?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