譖訴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2-23

譖愬是什麼意思

譖愬 zèn shuò 基本解釋亦作“ 譖訴 ”。讒毀攻訐。

桓公是什麼意思

桓公是諡 號。

闢土服遠曰桓 克敬動民曰桓 闢土兼國曰桓

立志及觽曰公

諡(亦作諡) 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後人敘史時加添的,並非諡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諡。周代有諡,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諡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諡日文,稱周文王。秦朝曾經廢諡號。秦始皇認為,讓諡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諡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諡。及至漢初又恢復諡法。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衝、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諡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諡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諡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諡為成( 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另外,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諡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 子是爵位) 。二人生而得諡說,也屬例外。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諡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後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朝廷賜諡,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諡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諡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諡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諡論,改諡繆醜,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後,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諡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諡的,例如弒父的楚穆公、東漢的桓帝。假若失國者由新朝定諡,他們才較容易得到惡諡。

除了正式的諡號外,也有私諡。私諡始於東漢。私諡不出於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諡是靖節徵士,北宋林逋的私諡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林和靖。宋明時期私諡也屢見不鮮。

民無能名曰神

靖民則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義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執應八方曰侯

賞慶刑威曰君 從之成髃曰君

揚善賦簡曰聖 敬賓厚禮曰聖

照臨四方曰明 譖訴不行曰明 果慮果遠曰明

經緯天地曰文 道德博聞曰文 學勤好問曰文 慈惠愛民曰文 愍......

古代皇帝的廟號都代表什麼意思

惟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諡者,行之跡;號者,功之表; 古者有大功,則賜之善號以為稱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名謂號諡。

民無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則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於天地。

仁義所往曰王。民往歸之。

立志及眾曰公。志無私也。

執應八方曰侯。所執行八方應之。

賞慶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從之成群曰君。民從之。

揚善賦簡曰聖。所稱得人,所善得實,所賦得簡。

敬賓厚禮曰聖。厚於禮。

照臨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譖訴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

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

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

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

綏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諫爭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諫。

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慾,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

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淵源流通曰康。性無忌。

溫柔好樂曰康。好豐年,勤民事。

安樂撫民曰康。無四方之虞。

合民安樂曰康。富而教之。

佈德執義曰穆。故穆穆。

中情見貌曰穆。性公露。

容儀恭美曰昭。有儀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勞曰昭。能勞謙。

聖聞周達曰昭。聖聖通合。

治而無眚曰平。無災罪也。

執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綱治紀曰平。施之政事。

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

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

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

清白守節曰貞。行清白執志固。

大慮克就曰貞。能大慮非正而何。

不隱無屈曰貞。坦然無私。

闢土服遠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動民曰桓。敬以使之。

闢土兼國曰桓。兼人故啟土。

能思辯眾曰元。別之,使各有次。

行義說民曰元。民說其義。

始建國都曰元。非善之長,何以始之。

主義行德曰元。以義為主,行德政。

聖善周聞曰宣。聞,謂所聞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莊。以數徵為嚴。

叡圉克服曰莊。通邊圉,使能服。

勝敵志強曰莊。不撓,故勝。

死於原野曰莊。非嚴何以死難。

屢徵殺伐曰莊。以嚴釐之。

武而不遂曰莊。武功不成。

柔質慈民曰惠。知其性。

愛民好與曰惠。與謂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剛德克就曰肅。成其敬使為終。

執心決斷曰肅。言嚴果。

不生其國曰聲。生於外家。

愛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禮不愆曰戴。無過。

未家短折曰傷。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殤。有知而夭殤。

隱拂不成曰隱。不以隱括改其性。

不顯屍國曰隱。以閒主國。

見美堅長曰隱。美過其令。

官人應實曰知。能官人。

肆行勞祀曰悼。放心勞於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稱志。

恐懼從處曰悼。從處,言險圮。

凶年無谷曰荒。不務耕稼。

外內從亂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樂怠政曰荒。淫於聲樂,怠於政事。

在國遭憂曰愍。仍多大喪。

在國逢□曰愍。兵寇之事。

禍亂方作曰愍。國無政,動長亂。

使民悲傷曰愍。苛政賊害。

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應和曰莫。正其德,應其和。

施勤無私曰類。無私,唯義所在。

果慮果遠曰明。自任多,近於專。

嗇於賜與曰愛。言貪□。

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禮曰魏。雖威不逆禮。

教誨不倦曰長。......

古代諡號中每個字各代表什麼意思?比如“文”?

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有褒的美諡,憐的平諡,貶的惡諡三種。   美諡如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   惡諡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平諡如懷,悼,哀,閔,殤,有點同情的意味;   另外孫權的諡號是“大皇帝”,比較特殊。   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這在古代是比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規定: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誰知道皇帝廟號的意思?

皇帝

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難已甚曰哀;處死非義曰哀

安:好和不爭曰安;兆民寧賴曰安;寬容平和曰安;寬裕和平曰安;所保惟賢曰安;中心宅仁曰安;修己寧民曰安;務德不爭曰安;莊敬盡禮曰安;敬而有禮曰安;貌肅辭定曰安;止於義理曰安;恭德不勞曰安;靜正不遷曰安;懿恭中禮曰安;凝重合禮曰安

比:擇善而從曰比;事君有黨曰比

成: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佐相剋終曰成;制義克服曰成;禮樂明具曰成;持盈守滿曰成;遂物之美曰成;通達強立曰成;經德秉德曰成;民和神福曰成;道兼聖智曰成;夙夜警戒曰成;曲直赴禮曰成;仁化純被曰成;不忘久要曰成;德備禮樂曰成;德見於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內德純備曰成;坤寧化洽曰成

誠:純德合天曰誠;從容中道曰誠;推心御物曰誠;秉德純一曰誠;明信率下曰誠;肫篤無欺曰誠;實心施惠曰誠

衝:幼少在位曰衝;幼少短折曰衝

崇:能修其官曰崇

純:中正精粹曰純;見素抱樸曰純;安危一心曰純;志慮忠實曰純;至誠無息曰純;內心和一曰純;治理精粹曰純

慈:視民如子曰慈;愛育必周曰慈;撫柔平恕曰慈

刺:不思忘愛曰刺;復狠遂過曰刺;暴戾無親曰刺;暴慢九卿曰刺;不思安樂曰刺

聰:聲入心通曰聰;邇言必察曰聰

達:質直好義曰達;疏通中理曰達

大:則天法堯曰大

戴: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愆曰戴

蕩:好內遠禮曰蕩;狂而無據曰蕩

悼:肆行勞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懼從處曰悼;未中早夭曰悼

道:以德化民曰道

德:綏柔士民曰德;諫爭不威曰德;謀慮不威曰德;貴而好禮曰德;忠和純備曰德;綏懷來人曰德;強直溫柔曰德;勤恤民隱曰德;忠誠上實曰德;輔世長民曰德;寬眾憂役曰德;剛塞簡廉曰德;惠和純淑曰德;富貴好禮曰德;功成民用曰德;修文來遠曰德;睿智日新曰德;善政養民曰德;尊賢親親曰德;仁而有化曰德;憂在進賢曰德;寬慄擾毅曰德;直溫強義曰德;諫諍不違曰德;周旋中禮曰德;澤及遐外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丁:述善不克曰丁;述義不悌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鼎:追改前過曰鼎

定: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追補前過曰定;仁能一眾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踐行不爽曰定;審於事情曰定;德操純固曰定;以勞定國曰定;克綏邦家曰定;靜正無為曰定;大應慈仁曰定;義安中外曰定;鎮靜守度曰定

度:心能制義曰度;進退可軌曰度;守法緯民曰度;從容有常曰度;禮儀諮善曰度;寬裕有容曰度;創制垂法曰度;懿徽足式曰度

端:守禮執義曰端;聖修式化曰端;嚴恭蒞下曰端;恭己有容曰端;秉心貞靜曰端;守禮自重曰端

敦:善行不怠曰敦;溫仁忠厚曰敦;能記國善曰敦;溫仁厚下曰敦;篤親睦族曰敦;樹德純固曰敦

幹:犯國之紀曰幹

剛:追補前過曰剛;強毅果敢曰剛;致果殺敵曰剛;強而能斷曰剛;自強不息曰剛;政刑明斷曰剛;威強不屈曰剛;強義果敢曰剛

高: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革:獻敏成行曰革

公:立志及眾曰公

恭:尊賢貴義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執事堅固曰恭;愛民長弟曰恭;執禮御賓曰恭;芘親之闕曰恭;尊長讓善曰恭;淵源流通曰恭;夙夜敬事曰恭;知過能改曰恭;賢而不伐曰恭;率事以信曰恭;不懈於位曰恭;卑以自牧曰恭;不懈於德曰恭;治典不易曰恭;責難於君曰恭;正德美容曰恭;不懈為德曰恭;正己接物曰恭;昭事不忒曰恭;勤恤民隱曰恭;莊以蒞下曰恭;謙和不懈曰恭;遜順事上曰恭

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廣:美化及遠曰廣;所聞能行曰廣

果:好力致勇曰果;好學近智曰果;臨事善斷曰果

暠:......

朱子家訓中既.毋.勝.營各是什麼意思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

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

宴客切勿留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

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

教子要有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

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

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多分潤寡;

長幼內外,宜法屬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

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

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當留餘地,

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

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家訓》是“經典誦讀口袋書”的一種,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作者朱柏廬(1617-1688)作者朱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江蘇省崑山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學者。名用純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蘇崑山人,自幼致力讀書曾考取秀才志於仕途。清入關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鄉教授學生並潛心程朱理學主張知行並進一時頗負盛名。康熙曾多次徵召,然均為先生所拒絕。著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勸言》、《恥耕堂詩文集》和《愧納集》。

《朱子家訓》通篇意在勸人要勤儉持家安分守己。講中國幾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口頭傳訓,也可以寫成對聯條幅掛在大門、廳堂和居室,作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銘,因此,很為官宦、士紳和書香門第樂道,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歷代士大夫尊為“治家之經”,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蒙必讀課本之一。《朱子家訓》僅522字,精闢地闡明瞭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

此《朱子家訓》實際應為《朱子治家格言》,與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訓》是不同的,應該分清楚。

宋 朱熹 《朱子家訓》

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

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

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

帝王的諡號都用了哪些字?這些字代表什麼意思?

民無能名曰神

靖民則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義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執應八方曰侯

賞慶刑威曰君 從之成髃曰君

揚善賦簡曰聖 敬賓厚禮曰聖

照臨四方曰明 譖訴不行曰明 果慮果遠曰明

經緯天地曰文 道德博聞曰文 學勤好問曰文 慈惠愛民曰文 愍民惠禮曰文 賜民爵位曰文

綏柔士民曰德 諫爭不威曰德

剛強直理曰武 威強敵德曰武 克定禍亂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誇志多窮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淵源流通曰康 溫柔好樂曰康 安樂撫民曰康 合民安樂曰康

佈德執義曰穆 中情見貌曰穆

容儀恭美曰昭 昭德有勞曰昭 聖聞周達曰昭

治而無眚曰平 執事有制曰平 布綱治紀曰平 克定禍亂曰平

由義而濟曰景 耆意大慮曰景 布義行剛曰景

清白守節曰貞 大慮克就曰貞 不隱無屈曰貞

闢土服遠曰桓 克敬動民曰桓 闢土兼國曰桓

能思辯觽曰元 行義說民曰元 始建國都曰元 主義行德曰元

聖善周聞曰宣

兵甲亟作曰莊 睿圉克服曰莊 勝敵志強曰莊 死於原野曰莊 屢徵殺伐曰莊 武而不遂曰莊

柔質慈民曰惠 愛民好與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剛德克就曰肅 執心決斷曰肅

不生其國曰聲

愛民好治曰戴 典禮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傷

短折不成曰殤

隱拂不成曰隱 不顯屍國曰隱 見美堅長曰隱

官人應實曰知

肆行勞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懼從處曰悼

凶年無谷曰荒 外內從亂曰荒 好樂怠政曰荒

在國遭憂曰愍 在國逢傦曰愍 禍亂方作曰愍 使民悲傷曰愍

貞心大度曰匡

德正應和曰莫

施勤無私曰類

嗇於賜與曰愛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禮曰魏

教誨不倦曰長

肇敏行成曰直

疏遠繼位曰紹

好廉自克曰節

好更改舊曰易

愛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簡 平易不訾曰簡

尊賢貴義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賢敬讓曰恭 既過能改曰恭 執事堅固曰恭 愛民長弟曰恭

執禮御賓曰恭 芘親之闕曰恭 尊賢讓善曰恭

威儀悉備曰欽

大慮靜民曰定 純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慮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闢地有德曰襄 甲冑有勞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質淵受諫曰釐 有罰而還曰釐

溫柔賢善曰懿

心能制義曰度

聰明睿哲曰獻 知質有聖曰獻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愛親曰孝 秉德不回曰孝 協時肇享曰孝

執心克莊曰齊 資輔共就曰齊

甄心動懼曰頃 敏以敬慎曰頃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鮮言曰靖 寬樂令終曰靖

威德剛武曰圉

彌年壽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補前過曰剛

猛以剛果曰威 猛以強果曰威 強義執正曰威

治典不殺曰祁

大慮行節曰考

治民克盡曰使

好和不爭曰安

道德純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內思索曰思 追悔前過曰思

行見中外曰愨

狀古述今曰譽

昭功寧民曰商

克殺秉政曰夷 安心好靜曰夷

執義揚善曰懷 慈仁短折曰懷

述義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業曰烈

剛克為伐曰翼 思慮深遠曰翼

外內貞復曰白

不勤成名曰靈 死而志成曰靈 死見神能曰靈 亂而不損曰靈 好祭鬼怪曰靈 極知鬼神曰靈

殺戮無辜曰厲

愎很遂過曰刺 不思忘愛曰刺

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

好變動民曰躁

不悔前過曰戾

怙威肆行曰醜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鋪位曰幽 動祭亂常曰幽

柔質受諫曰慧

名實不爽曰質

溫良好樂曰良

慈和篃服曰順 柔賢慈惠曰順

博聞多能......

相關問題答案
譖訴是什麼意思?
報警投訴是什麼意思?
抗訴是什麼意思?
反訴是什麼意思?
刑事追訴是什麼意思?
提請起訴是什麼意思?
刑訴反訴是什麼意思?
駁回起訴是什麼意思?
打官司上訴是什麼意思?
涉法涉訴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