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人吃什麼點心?

General 更新 2025-01-24

有知道漢代有多少點心和典故?

典故

金屋藏嬌

漢武帝劉徹四歲時,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劉榮。劉徹之所以能當上太子,全靠景帝的姐姐長公主的幫助。長公主原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許給太子劉榮,將來就是皇后。但是太子的母親慄姬卻不領情,於是長公主把目光轉向了劉徹。有一次,她問劉徹願不願意娶阿嬌做妻子,劉徹也很喜歡阿嬌,見姑姑問,便大方地說:以後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就要親自造一棟金屋子送給她。(“若得阿嬌,必以金屋貯之。”)漢景帝見兒子有這樣的氣魄,也同意了這門親事。

千金買來《長門賦》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這是辛棄疾在《摸魚兒》中的緬懷詞句。阿嬌嬌生慣養,驕傲善妒,又沒有兒子。加之漢武帝身邊的女人越來越多,尤其是有了衛子夫之後。阿嬌失寵,又因為暗中搞媚術和巫蠱,退居長門宮。為了挽回漢武帝,於是她用重金請司馬相如作了一篇《長門賦》,訴述心中苦悶。此賦也成為漢代名篇。

蘇武牧羊

蘇武牧羊是漢人志節高尚的集中體現。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期間碰上一場未遂的政變,牽涉到漢朝使團的人員。蘇武雖然毫不知情,也遭牽連,被拘留在匈奴的統治區。匈奴單于對蘇武嚴施酷刑,迫其投降,蘇武不屈。後來蘇武被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的無人區放牧,還是不肯歸降。時至漢匈重新和好,堅持19年不屈的蘇武最終歸漢,雖然這時的他已經白髮蒼蒼,但那根代表大漢王朝的羽毛落盡的旌節,卻從沒離過身。

日飲亡何

典出《漢書·爰盎晃錯列傳》:爰盎“適齊相,徙為吳相。辭行,種(爰盎侄)謂盎曰:‘吳王驕日久,國多奸,今絲欲刻治,彼不上書告君,則利劍刺君矣。南方卑溼,絲能日飲,亡何,說王母反而已。如此幸得脫。’盎用種之計,吳王厚遇盎。”

爰盎為吳相,侄兒爰種對他說,吳王驕橫日久,國中多奸人,要盎天天飲酒,不要過問他事,後遂用“日飲亡何,亡何日飲”等指稱每日飲酒,不問事。辛棄疾《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用韻》詞:“算從來,人生行樂,休更說,日飲亡何。”載復古《癖習》詩:“逢人共作亡何飲,撥冗時觀未見書。”

一錢不值

灌夫喜歡喝酒,並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汾結婚,他喝了不少酒。一會,他走到田汾的面前敬酒,田汾說:“我不能喝滿杯。”灌夫見他不肯痛快喝酒,便語帶諷刺地說:“你雖是一個貴人,但也應喝完我敬的這杯酒。”田汾還是沒有乾杯。灌夫討了一頓沒趣,就走到臨汝侯灌賢面前敬酒。這時,灌賢正對程不識(曾任邊境太守,後改任大中大夫)的耳朵說話,沒有對他表示出歡迎的樣子。

灌夫心裡本來有氣,看見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罵灌賢說:“我一向就說程不識不值一錢,今天在這裡你竟和他學婦人們的樣子咬耳根子!……”

自此以後,人們對於別人有輕視鄙棄的意思,而要說這人一無長處,或是一無是處,就說“一錢不值”或“不值一錢”,亦即是毫無價值之意。

譬如那些對自己人傲慢無禮,對外人卻卑躬屈膝的人,或是那些外表好看,實際不堪一用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叫它為“一錢不值”。

張敞畫眉的典故

漢宣帝時的京兆尹張敞,因為閨房中替妻子畫眉,結果招致非議,遭長安城中的人譏為“張京兆眉嫵”。當時有同僚上奏皇帝,指張敞此舉有辱士大夫身份。漢宣帝后來召見這位京兆尹,問他為妻畫眉是否屬實。張敞直認不諱,答道:“臣聞閨房之內,夫妻之私,有甚於畫眉者”,並不以為忤。張敞是一個才幹出眾的人,治理長安,政績昭著。漢宣帝愛其才,所以未予深責,但後來一直沒有提拔他,與他為妻畫眉一事不無關係。 而張敞為妻子畫眉的故事就這樣廣傳開來,被歷代詩人引為典故而傳頌。

夜郎自大

這成語其實是一段誤讀的......

what food people eat at chingese new year? eg:different trypes of food or snacks ,how people prepar

春捲,餃子,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

北方人家過年的年飯,是用金銀米(黃白米)做的,飯上用棗、慄、龍眼、香枝點綴,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過年吃餃子。餃子中有的裡餡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裡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隻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裡麵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裡或碗蓋上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餘)”。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風。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年糕,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餈,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相關問題答案
漢朝人吃什麼點心?
老年人吃什麼點心好?
老人吃什麼點心好?
歐洲人喝茶吃什麼點心?
古代冬天吃什麼點心?
小朋友喜歡吃什麼點心?
芒種吃什麼點心?
秦朝人吃什麼?
妊娠糖尿病吃什麼點心?
什麼點心適合老年人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