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次長什麼級別?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誰能告訴我外交次長是什麼職務?有哪些職能?

外交部次長就是第一副外長,協助外長工作,當外長不在時,履行外長職能。

臺灣外交部次長前次長是誰?

臺灣“外交部部長”

任 次 姓 名 上任日期 離任日期 備 注

1 王世傑 1948年5月31日 1948年12月22日 行憲後首任

2 吳鐵城 1948年12月22日 1949年3月21日

3 傅秉常 1949年3月 1949年4月 未就任

4 胡 適 1949年4月 1949年10月1日 未就任

代理 葉公超 1949年4月5日 1949年10月1日 政務次長代理

5 葉公超 1949年10月1日 1958年7月14日

6 黃少谷 1958年7月14日 1960年5月31日

7 沈昌煥 1960年5月31日 1966年5月27日

8 魏道明 1966年5月27日 1971年3月31日

9 周書楷 1971年3月31日 1972年5月29日

10 沈昌煥 1972年5月29日 1978年12月16日

11 蔣彥士 1978年12月20日 1979年12月19日

12 朱撫松 1979年12月19日 1987年4月22日

13 丁懋時 1987年4月22日 1988年7月20日

14 連 戰 1988年7月20日 1990年6月1日

15 錢 復 1990年6月1日 1996年6月10日

16 章孝嚴 1996年6月10日 1997年10月20日

17 胡志強 1997年10月20日 1999年11月30日

18 程建人 1999年11月30日 2000年5月20日

19 田弘茂 2000年5月20日 2002年2月1日

20 簡又新 2002年2月1日 2004年4月16日

21 陳唐山 2004年4月16日 2006年1月25日

22 黃志芳 2006年1月25日 2008年5月6日

代理 楊子葆 2008年5月6日 2008年5月20日 政務次長代理

23 歐鴻煉 2008年5月20日 2009年9月10日

24 楊進添 2009年9月10日 現任

歷任臺灣外交部部長是誰?

臺灣“外交部部長”

任 次 姓 名 上任日期 離任日期 備 注

1 王世傑 1948年5月31日 1948年12月22日 行憲後首任

2 吳鐵城 1948年12月22日 1949年3月21日

3 傅秉常 1949年3月 1949年4月 未就任

4 胡 適 1949年4月 1949年10月1日 未就任

代理 葉公超 1949年4月5日 1949年10月1日 政務次長代理

5 葉公超 1949年10月1日 1958年7月14日

6 黃少谷 1958年7月14日 1960年5月31日

7 沈昌煥 1960年5月31日 1966年5月27日

8 魏道明 1966年5月27日 1971年3月31日

9 周書楷 1971年3月31日 1972年5月29日

10 沈昌煥 1972年5月29日 1978年12月16日

11 蔣彥士 1978年12月20日 1979年12月19日

12 朱撫松 1979年12月19日 1987年4月22日

13 丁懋時 1987年4月22日 1988年7月20日

14 連 戰 1988年7月20日 1990年6月1日

15 錢 復 1990年6月1日 1996年6月10日

16 章孝嚴 1996年6月10日 1997年10月20日

17 胡志強 1997年10月20日 1999年11月30日

18 程建人 1999年11月30日 2000年5月20日

19 田弘茂 2000年5月20日 2002年2月1日

20 簡又新 2002年2月1日 2004年4月16日

21 陳唐山 2004年4月16日 2006年1月25日

22 黃志芳 2006年1月25日 2008年5月6日

代理 楊子葆 2008年5月6日 2008年5月20日 政務次長代理

23 歐鴻煉 2008年5月20日 2009年9月10日

24 楊進添 2009年9月10日 現任

韓國的幾級幾級公務員是怎麼回事

據統計,韓國約有116萬多名公務員,韓國公務員分為政務級公務員和一般公務員兩類,前者為次官(相當於中國的副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分總統、國務總理、副總理、長官(相當於中國的部長)和次官5個級別;後者分室長(地位高於局長)、局長與以下中低級官員,共分為9個級別。

公務員最多的是老師,教育公務員佔57.5%。最基層公務員為10級和9級公務員,10級公務員按照招聘單位經過面試或歷史、常識等簡單的考試來錄取。如停車取締人員、清掃工、郵遞員、法院速記人員等都屬於10級公務員。

9級和7級公務員報考全國統一考試,9級考試科目有國語、英語、歷史以及兩個專業科目。7級除了9級考試科目以外,還有漢字和4個專業科目。7級和9級都一樣通過筆試的人還得接受面試。9級通常在區公所、洞事務所、市政府等地方自治團體的相關部門從事行政業務工作,以後可以晉級為8級。7級公務員的工作單位為國情院、監察院等政府單位。

5級公務員的國家考試難度最大,分為行政、外務和司法考試。通常在大學攻讀法律、外交等專業的高級人才報考,考試合格後在行政部門、外交部和司法部門工作。

一般來說,從9級公務員晉級為6級公務員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

3級公務員是政府部門的局長以上。2級為局長和次長級別。1級為次長以上。1級以後晉級為政務級公務員。

韓國公務員領取的基本工資和工齡工資合計約佔其收入的四分之三。一名工作20年以上的5級公務員,其基本工資和工齡工資合計約為300萬韓元,再加上獎金和各種福利補貼,月收入共約400萬韓元,這在韓國屬於中等水平。

古代與現代官員等級的劃分?

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馬 司空 司寇 職方

太師 太傅 大保 少師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國 庶長 令尹 柱國 公主 駙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僕 廷尉 宗正 少府

將軍 洗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議郎 令史

尚書 六曹 合閣 僕射 侍中 內史 刺史 州牧 別駕

主薄 郡守 太守 長史 從事 督郵 縣令 縣尉 三老

亭長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臺 都督 錄事 護軍 可汗

六部 三館 學士 總管 元帥 留守 判官 巡檢 提刑

提轄 通判 孔目 押司 大人 內閣 廠衛 太監 都司

知府 親王 總督 巡撫 監司 州判 知縣 提督 總兵

參將 散官 流內 流外 貝勒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臺

大司馬 郎中令 大司農 大將軍 執金吾 中郎將

尚書省 尚書令 結事中 京兆尹 左馮翊右扶風

關內侯 中書省 中書令 門下省 祕書省 樞密使

員外郎 著作郎 國子監 節度使 招討使 都點檢

觀察使 按察使 衍聖公 大學土 宣政院 集賢院

軍機處 翰林院 欽天監 內務府 布政使 未入流

稅務司 資政院 諮議局 國務院 樞密院

三閭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隸校尉 將作大匠 諫議大夫

光祿大夫 繡衣直指 監察御史 同平章事 參知政事

翰林學土 中書舍人 都指揮使 欽差大臣 牛錄額真

參贊大臣 總稅務司 海軍衙門

典農中郎將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

古代祕書官制簡介

主書:佔國時魏國為國君保各種文字資料的人員。

御史大夫:秦朝時負責監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時,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丞相缺位時,往往由御史大夫遞補。晉以後御史大夫不再負責文書工作。

令史:漢代郎以下負責文書工作的官職。分:蘭臺令史、尚書令史。隋:唐以後,令史變為三省、六部御史臺低級事務員的稱謂。

宰相:封建時代“宰相為君主之幕僚長。”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

諫議大夫:西漢時稱祕書工作人員的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隋、唐時錄屬於門下省,職責是侍從和規諫。宋代設諫院,遼金沿置,明代廢除。

黃門侍郎:西漢時在宮內內服務的郎官。東漢時黃門侍郎為專職,職責是侍從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後黃門侍郎負責掌管機密文件。

左右曹:漢代處理皇帝文書的官職。這種官職不是專職,而是加職。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處理皇帝的文書。

譯官令九譯令:漢代設置的翻譯官,負責翻譯異國來信之語言。相當於當代的外文祕書。

符寶郎:東漢時掌管天子印璽及符節的官。

御史中丞:漢代御史大夫的下屬官員,負責中央館、圖書館,處理直達君主的一切奏章,監督在外行使巡察權的各部刺史等。漢以後御史中丞為御史的長官,與司隸校尉國為最有權威的督察官。

從事:漢代刺史的佐吏,如別駕、治中、主簿等都為從事。當時各郡國也有從事。

書佐:漢代主管文書的小吏。像功曹書佐、典郡書佐等,負責起草和繕寫文書。

尚書:尚書是主管文書的意思。漢代在宮廷中主管文書的官稱為尚書。

二千石曹尚書:漢代郡國守相的官傣為二千石,古習慣上稱地方行政長官為二千石。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郡國守相文書的尚書被稱為二千石曹尚書。

三公曹尚書: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三公職掌的文書的尚書被樂為三公尚書。

尚書令:尚書的主管為尚書令。隋、唐時逐漸形......

滿州國時代中方政權最髙領導人是誰

體制

偽“滿洲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為溥儀。1932年3月8日,溥儀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年號”為”大同“。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偽“滿洲國”為偽“大滿洲帝國”。溥儀為“皇帝”,“年號”為“康德”。

偽“滿洲國”的行政機構為偽“國務院”,其首長為“總理”。偽“國務院”下轄“外交部”、“民政部”、“財政部”、“司法部”、“實業部”、“交通部”、“文教部”、“軍政部”。“財政部”後改名“經濟部”,“軍政部”後改名“軍事部”,“實業部”後拆分為“興農部”和“勤勞部”,又成立了“厚生部”等部門。各“部”長官為“部長”,但是實權掌握在由日本人擔任的各“部”次官手中。由日本人擔任的“國務院總務廳”長官為實際上的“總理”。“總務長官”由駒井德三擔任,繼任者為星野直樹和武部六藏。各“部”的日本裔次官每週二舉行聚會,商討並決定“國家”政策和各種具體事務,被稱為“火曜會”。

偽“滿洲國”的立法機關稱“立法院”,首任“立法院長”為趙欣伯。實際上的立法權掌握在關東軍手中。偽滿洲國沒有成文憲法,而是由各項專門法律來替代憲法。諮詢機關稱“參議府”,其首長稱“議長”。首任“議長”由臧式毅擔任。偽滿洲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最高法院”。首任“最高法官”是林棨。“最高檢察廳長”為李盤。宮廷機構為“宮內廳”,偽長官為熙洽。

偽“滿洲國國務院”,為偽滿洲國的行政機關,也是偽“滿洲國”政治的最高機關。偽“國務院”在體制上是偽“國家元首”溥儀的直屬組織,但實際上偽“國務院”卻是日本關東軍主導,不少日本人在偽“國務院”中擔任各要職。

“國家元首”:”皇帝“(帝制移行前為執政)

“皇帝直隸機關”:宮內府 - 尚書府 - 參議府 - 侍從武官處 - 軍事諮議院 - 祭祀府

“院”:國務院 - 法院 - 立法院 - 監察院

“國軍”:禁衛隊 - 江防艦隊 - 飛行隊 -興安軍-間島特設隊

“警察”:海上警察隊 - 保安局

其他“機關”:總務廳

外圍團體:協和會

1932年

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時,偽“國務院“以偽“國務總理”為首,以下各部組織長官則稱為總長。偽滿洲國粉墨登場時的偽“國務院”首屆內閣如下:

“國務總理”:鄭孝胥(福建閩侯人)

“民政部”“總長”:臧式毅(日本東京振武學校畢業生) “次長”:葆康(滿族)

“文教部”“總長”:鄭孝胥(福建閩侯人) “次長”:許汝棻(滿族)

“外交部”“總長”:謝介石(臺灣人) “次長”:大橋忠一(日本人)

“軍政部”“總長”:馬占山(漢族) “次長”:王靜修(漢族)

“司法部”“總長”:馮涵清(遼寧蓋平人) “次長”:古田正武(日本人)

“財政部”“總長”:熙洽(滿族) “次長”:孫其昌(奉天遼陽人)

“實業部”“總長”:張燕卿(張之洞之子) “次長”:高橋康順(日本人)

“交通部”“總長”:丁鑑修(遼寧蓋縣人) “次長”:平井出貞三(日本人)

然而“大同元年”的各部組織“長官”不過是虛設的臨時組織,實權則被日本人牢牢掌握。不久馬占山等長官舉起抗日的旗幟成為東北抗日力量。 1934年,偽“滿洲國”改為偽“滿洲帝國”,大部分官員由日本人和中國人擔任。

1934年(”康德“元年)

1934年溥儀”即位皇帝“,各役職名有稍做變更。

”國務總理“→“國務總理大臣”

“總長”→“大臣”

1945年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滅亡。偽滿洲國(終戰)時的“國務院內閣”如下:

“國務總理大臣”:張景惠(遼寧檯安人)

“厚生部”大臣:金名世(滿族) 次長:關屋悌藏(関屋悌一蔵,日本人)

“國民......

土耳其的外交部坐落土耳其的哪?以及現任外交次長是誰?

地址:安卡拉市錢卡亞區(Çankaya)

郵編:06100

電話:(+90 312) 292 10 00

外交部次長:斯尼爾利奧盧(Feridun Sinirlioğlu)

地理位置圖

http://ditu.google.cn/maps?q=D%C4%B1%C5%9Fi%C5%9Fleri%20Bakanl%C4%B1%C4%9F%C4%B1%2C%20%C3%87ankaya%2C%20Balgat%20Mh.%2C%20Ankara%2C%20T%C3%BCrkiye&client=aff-cs-worldbrowser&oe=UTF-8&hl=zh-CN&gs_sm=e&gs_upl=1875l6625l0l7125l17l12l0l0l0l0l0l0ll0l0&um=1&ie=UTF-8&sa=N&tab=il

當時國民黨管錢糧的官是什麼級別?

第三等

一、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委員

二、國民政府直轄各機關:

三、行政院直轄各部委:

行政院設院長、副院長

1、院直轄機關:

1)祕書處:祕書長、祕書

2)政務處:政務處長、參事

2、內務部:

部長、次長、政務次長、常務次長、參事。

總務司、統計司、民政司、警政司、禮裕司、地政司設司長、副司長,統計處設統計長。

1)首都警察廳:

廳長、副廳長,訓練處、督察處處長、副處長

2)衛生署:署長、副署長

3、外交部:

部長、政務次長、參事,歐美司、總務司、情報司、亞洲司、國際司司長、副司長

4、軍政部:

部長、政務次長、主任參事、總務廳長

1)陸軍署:署長、副署長

2)海軍署:署長、副署長

3)軍需署:署長、副署長

4)兵工署:署長、副署長

5)兵役司:司長、副司長

6)馬政司:司長、副司長

顏惠慶的個人履歷

顏惠慶(1877-1950),北洋軍閥政府總理。字駿人。上海人。早年畢業於上海同文館,後去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留學。回國後曾任聖約翰大學英文教授,商務印書館編輯,清朝駐美使館參贊。1909年任外交部股長。1910年兼清華大學總辦。1912年4月被黎元洪委任為北洋政府外交次長。1913年1月出任駐德國公使,後調任丹麥、瑞典等國公使。1919年任中國出席巴黎和會代表團顧問。1920年8月,任北京政府外交總長、1922年辭去外交總長職務,改任內務總長等職。1926年春,曾任國務總理並攝行總統職務。1927年移居天津,任天津大陸銀行董事長、自來水公司董事長等職。南京政府成立後,先後任駐英大使、駐蘇大使,出席國際聯盟大會首席代表。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上海從事慈善和教育事業。1949年2月,為反對蔣介石繼續內戰,和章士釗、邵力子、江庸等以私人資格到北平、石家莊與中國共產黨商談和平。上海解放後,主持上海臨時救濟委員會及中蘇友好協會籌備等工作。同時,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等職。1950年5月在上海病逝。 1877年4月,顏惠慶出生於上海虹口一個傳教士家庭。1895年10月,18歲的顏惠慶赴美留學。1900 年6月,他以全優成績從弗吉尼亞大學文學部畢業,獲文學士學位,是該校歷史上第一位獲學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1900年8月,顏惠慶回到上海,成為聖約翰大學最年輕的華籍教授,主授地理、英文、數學等課程。在隨後六年的教授生涯中,他參與創立“寰球中國學生會”,擔任《南方報》英文版編輯,活躍於上海的文化教育界。1906年10月,清學部奏定《考驗遊學畢業生章程》,顏惠慶參加考試,名列文科第二。他回到上海後受聘于商務印書館,主編《英漢雙解標準大辭典》,這是第一本完全由中國人編成的大型英漢辭典。 早期中國外交才俊:1908年2月,顏惠慶隨駐美公使伍廷芳使美,領二等參贊銜,負責使館的英文文案和留學生事務。在美期間,顏惠慶一邊苦學西班牙文,一邊入喬治·華盛頓大學進修外交理論。1909年11月,顏惠慶受清廷外務部徵召回國任主事,進新聞處,主編英文版《北京日報》,同時襄助籌建清華留美預備學堂,並出任清華學堂總辦。1910年,東三省鼠疫大爆發,顏惠慶參與組建滿洲防疫處,這是中國近代以西醫方法控制大規模鼠疫疫情的首次嘗試,並一舉成功。1910年夏,清政府再次為留洋歸國學生舉行殿試,顏惠慶再試中的,獲授翰林院編修。不久,擢升為外務部參議。辛亥革命爆發前,顏惠慶已升任外務部左丞,開始進入中國外交界“領導核心”。 北京政府成立後,陸徵祥於1912年5月出任第一任外交總長,顏惠慶出任外交部次長。由於陸氏體弱多病,顏惠慶實際主持外交部工作。此後外交總長曾多次更迭,但顏惠慶卻一直穩居次長之席,人稱“不倒次長”。1913年1月,顏惠慶出任駐德國全權公使,其後又兼任駐丹麥公使和駐瑞典公使。顏惠慶使德期間促成了德國對北京政府的承認,並出席第二、三屆國際禁菸會議,代表中國政府簽署《各國禁菸公約》。1914年,一戰爆發,中德關係逐漸惡化。1917年3月北京政府與德斷交。5月,顏惠慶率中國駐德使館成員撤往丹麥,成為一戰時北京政府在歐洲的重要“情報站”。 1920年春末,顏惠慶辭去三國公使職務攜全家返回上海。8月11日,顏惠慶署理靳雲鵬內閣的外交總長。他上任後首先從改革不合國際慣例的外交部部務入手,並在部內設立“儲才館”,培養外交人才。他利用新生的蘇維埃俄國發表親華的“加拉罕宣言”的機會,親自主持中蘇建交談判,接見蘇方談判......

由此造成的一切嚴重後果只能由XX方承擔. 這樣的話語中外交部用過幾次,都是在什麼時候。 10分

對印度和越南說過,不過這個詞彙還不算最嚴重,要等“勿謂言之不預”那才是真正的準戰爭宣言PS:其實這次最重要的是領海基線的聲明,以前TG的態度是:主權爭議,大家坐下來談談。現在公佈了就是說TG的態度變成了:沒爭議,就是我的主權。也就是說談判的可能行沒有了。

相關問題答案
外交部次長什麼級別?
文化部司長什麼級別?
外交官一般什麼級別?
省統站部部長什麼級別?
國家部委處長什麼級別?
組織部部長什麼級別?
商務部副部長什麼級別?
內江市副市長什麼級別?
鄉鎮鎮長什麼級別?
監獄屬於局長什麼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