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樂器有哪些 ?
民樂樂器有哪些
-[樂器教學]中國民族民間樂器的分類
我國民族民間樂器的分類
一、古代的“八音”分類法
周代,我國已有根據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叫做“八音”。在週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國一直沿用“八音”分類法。
金類:主要是鍾,鍾盛行於青銅時代。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鐘樂。敲擊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這兩個音,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還有磬、錞於、勾鑃,基本上都是鐘的變形。
石類:各種磬,質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異。磬架用銅鑄成,呈單面雙層結構,橫樑為圓管狀。立柱和底座作怪獸狀,龍頭、鶴頸、鳥身、鱉足。造型奇特,製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兩層懸掛,每層又分為兩組,一組為六件,以四、五度關係排列;一組為十件,相鄰兩磬為二、三、四度關係。它們是按不同的律(調)組合的。
絲類:各種絃樂器,因為古時候的弦都是用絲作的。有琴、瑟、築、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類:竹製吹奏樂器,笛、簫、箎、排簫、管子等。
匏類:匏時葫蘆類的植物果實,用匏作的樂器主要是笙。
土類:就是陶製樂器,壎、陶笛、陶鼓等。
革類:主要是各種鼓,以懸鼓和建鼓為主。
木類: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有各種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呈伏虎狀,虎背上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數根莖的竹筒,逆刮其鋸齒髮音,作樂曲的終結。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柷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即將起始。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二、目前常見的樂器分類法(按演奏效能分類)
吹奏樂器
我國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
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
由於發音原理不同,所以樂器的種類和音色極為豐富多采,個性極強。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典型樂器: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壎、嗩吶、簫。
全部樂器:木葉、紙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壯族) 、招軍(漢族) 、吐良(景頗族)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口笛(漢族) 、樹皮拉管(苗族) 、竹號(怒族) 、簫(漢族) 、尺八、鼻簫(高山族) 、笛(漢族) 、排笛(漢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漢族) 、排簫(漢族) 、多(克木人) 、篪(漢族) 、壎(漢族) 、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簫(苗族) 、鼕鼕奎(土家族) 、蓽達(黎族) 、(口利)咧(黎族) 、嗩吶(漢族) 、管(漢族) 、雙管(漢族) 、喉管(漢族) 、芒筒(苗族) 、笙(漢族) 、蘆笙(苗、瑤、侗族) 、確索(哈尼族) 、巴烏(哈尼族) 、口哨(鄂倫春族) 。
彈撥樂器
我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絃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絃、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彈奏樂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與撥子兩種彈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較充分發揮,如彈、挑、滾、輪、勾、抹、扣、劃、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
中國民樂裡都有什麼樂器?
常見的民族樂器主要有:
胡類(京胡 板胡 二胡 中胡 高胡等)揚琴 柳琴 琵琶 中阮 大阮 古箏 古琴 箜篌 笛(梆笛 曲笛)笙(中音笙 高音笙等) 嗩吶 簫 巴烏 管子 三絃 鼓(排鼓 花盆鼓 板鼓等) 響器(碰鈴 鈸也叫鑔 木魚等)
關於樂隊:
·拉弦:揣胡 中胡 高胡 板胡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等
【其中二胡人數最多,板胡、高胡、中胡由於音質特殊一般會在樂曲中有solo展示,長線條旋律一般多為拉弦所演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要是補充樂隊低音聲部。】
·彈撥:揚琴 琵琶 中阮 大阮 柳琴 等
【彈撥聲部為樂隊伴奏節奏的支撐,就像房間的房樑一樣。有時也負責展現樂曲中輕快的部分,如喜洋洋、步步高等耳熟能詳的傳統曲目中,彈撥聲部則單獨展現。】
·吹管樂:笛子 笙 嗩吶 等
【嗩吶聲音高亢,不會全曲跟奏,一般為solo單獨展現,也有的曲目根本不需要嗩吶。笛子也是主要的旋律聲部,有時也參與伴奏。笙的solo不多,屬於樂隊的中和劑,負責節奏型。另外樂隊校音也靠笙,由笙給出標準音A,樂隊各聲部分別校音。】
·打擊樂:排鼓 定音鼓 大堂鼓 鑼 三角鐵 碰鈴 木魚 等
【打擊樂主要負責烘托氣氛,掌控樂曲節奏,屬於伴奏樂器,但個別曲目會以solo單獨展現,如龍騰虎躍、豐收鑼鼓等。】
民樂合奏有哪些樂器
普通的大部分樂隊組成,
管樂:中音笙(抱笙)、高音笙、笛子、嗩吶。必要時還會加一些簫、巴烏之類的
彈撥樂:柳琴、揚琴、琵琶、中阮、大阮。必要時還會加其他彈撥樂
拉絃樂:二胡、中胡、有些樂隊有高胡或者曲子需要時新增、大提琴、低音提琴(貝斯)也算吧
打擊樂:定音鼓、排鼓、鈸、三角鐵等
~~~~~我知道的就這些了
民樂都包括什麼?
民樂是指民族音樂,包括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民族樂器。據史料記載,早期的中國樂器有超過七十多種,不過大部分已經失佚,或不再使用。樂器的分類方法則是以材料為主,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被稱為“八音”。 吹管樂器 笛子:笛子的笛身是以竹子製成的。相傳笛子是在漢朝時從西藏傳過來的。笛子可以發出洪亮,明快,而圓滑的音色。笛子有很多種類,其中常用於樂隊的有梆笛,曲笛和新笛。 管子:管子是中國最古老的竹製吹奏樂器。今天,這種雙簧吹奏樂器也有木製的。它能用於描述富於幽默感的曲子並擅長於模仿人聲。 笙:笙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由於構造獨特,它是唯一可以同時演奏不同音調的華樂樂器。笙是以簧片振動發聲。 嗩吶:嗩吶,這種樂器是五百前由回教徒帶到中國。它可以產生即優鬱又明快的活潑音律,也可以在樂隊中模仿鳥鳴。 彈撥樂器 箏:箏,戰國時期已廣泛流行。箏的弦可以從十三條至二十一條、甚至更多。古箏的音色優美,可以奏出流水般的聲音。 揚琴:揚琴起源於西亞地區,在明朝時被引進中國。演奏時需要用兩支竹棒擊打琴絃。揚琴的高音部可以發出高昂,悅耳的音色,中音部可發出柔和,優美的音質,低音部能發出低沉圓潤的聲音。 琵琶:琵琶在華族樂器裡是屬於古老的樂器之一,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琵琶的表現力豐富並有多樣化的演奏技巧,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華族樂器之一。 柳琴:柳琴,又稱柳葉琴。屬唐代以來在民間流行的二絃或三絃梨形音箱彈絃樂器。現改革製成四弦的彈絃樂器。柳葉琴的音質屬於高昂的。 阮:阮,古代稱秦琵琶,阮咸。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阮的品種有大阮,中阮,小阮及低阮。 箜篌:春秋戰國時期已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自五十年代中期,即展開了箜篌複製工作。現用的箜篌綜合了豎箜篌臥箜篌的造型和結構特點,並吸收了豎琴的外形等研製而成。除了可演奏搖指、輪指、撥絃、掃弦等技法,也可運用揉、滑、壓、顫技巧。其音色纖細柔美,並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拉絃樂器 高胡:高胡是演奏廣東音樂和伴奏粵劇的主要樂器。它的琴筒蒙上一層蛇皮,當拉動琴絃時,它會發出精美、纖巧、而優雅的聲音。 二胡:二胡,也稱南胡。因為當時這種樂器首先在中國南部流行起來。它能發出幽雅而結實的音質。 中胡: 中胡的音色比二胡更低沉。中胡音箱的形狀各不同,有環形,也有八邊形。 板胡:音色清脆高亢巨集亮,用於獨奏和合奏。 打擊樂器 鼓:在公元前二零七九年,便出現了鼓。過去在戰役中,人們以擊鼓號召進攻。鼓有許多種,有懸吊鼓架上、用兩個木槌打擊轉鼓、還有架在鼓座上的懸鼓。鼓也可分為金屬類、竹木類、皮革類等。 鑼:鑼是一種民間流行樂器,鑼音是通過木槌打擊金屬表面發出。 鈸: 鈸和鑼一樣,主要用於戲曲和慶祝活動中。 其他打擊樂器:其他的敲擊樂器包括沙槌、碰鈴、木魚、鈴鼓、馬鈴、梆子、手鼓、蓮花板、拍板、板鼓等。 特別效果如:雨聲是把黃豆放在竹篩上滾動而發出聲音;雷聲可通過搖動大而薄的鋅板片而發出聲音。
民樂有哪些
說到民樂這個概念就太大了~ 我們中國的民樂有 民族器樂 和 民族音樂, 民族器樂我想我們都應該知道一些,比如 笛子 二胡 琵琶 中阮 古箏 揚琴 笙 嗩吶等樂器,都是各有各的特色~
民族音樂也有很多,比如我們熟悉的 二胡的《二泉映月》《光明行》 琵琶的《十面埋伏》 笛子的《揚鞭催馬運糧忙》《姑蘇行》《春到湘江》 嗩吶的《百鳥朝鳳》 等等 都是很有特點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中國民族樂器都有哪些
民族樂器即中國的獨特樂器。現一般流行的有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鼓等,是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民族樂器即中國的獨特樂器。
先秦時期
根據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先秦時期的樂器已有鼓、鞀、鼛、賁鼓、應、田、縣鼓、鍾、鏞、南、鉦、磬、缶、編磐、鈴、陶鈴、雅、祝、敔、和、鸞、簧、哨(陶製、骨制等)、壎、籥、龢鼇、言、簫、管、篪、笙、琴、瑟、築等多種。在原始社會裡樂器的出現多與神話傳說、求神祭祀、民間舞蹈、勞動生活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絡。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樂器除用於宗教、禮儀等場合外,主要是供統治者娛樂享受。在樂器製作上精美豪華,規模越來越大,如《呂氏春秋·侈樂》中所載:“夏桀、殷紂作為侈樂,大鼓、鍾、磬、管、簫之音,以鉅為美,以眾為觀;俶詭殊瑰,耳所未嘗聞,目所未嘗見,務以相過,不思度量。”
秦漢至魏晉時期
當時出現的樂器主要有箏、琵琶(有秦漢子和阮咸兩種不同的形制)、笛、方響、箜篌瑟(即臥箜篌)。箏、琵琶、笛均為《相和歌》的伴奏樂器。這一歷史時期,吸收外來樂器數量不少,如隨著鼓吹樂的引入,還使用了笳、角、中鳴、長鳴、羌笛等吹管樂器。由於與西域文化的交往,傳入的樂器主要有豎箜篌、波斯琵琶(即曲項琵琶)、蓽篥等。豎箜篌亦為波斯樂器,魏晉之際傳人我國。曲項琵琶約在公元350年前後通過印度和新疆,傳入甘肅一帶,據《梁書·簡文帝本紀》所載,至少在公元551年(南北朝)已傳入南方。
隋唐時期的樂器
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樂器數量驟增。特別是鼓類樂器,這可能是由於歌舞音樂的發展所致。打擊樂器有銅鈸、拍板、節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棡鼓、桴鼓、齊鼓、擔鼓、羯鼓、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等三十多種;絃樂器有獨絃琴、三絃、匏琴、軋箏、風首箜篌、五絃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種;吹管樂器有幢簫、義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蓽篥等二十多種。這一時期在樂器上的重要變化是出現了拉絃樂器軋箏和奚琴,開闢了樂器演奏的一個新的領域。
宋、元、明、清
這一時期絃樂器有突出的變化和發展,繼奚琴之後,宋代已出現了馬尾胡琴。見於記載的還有胡琴、大阮、五絃阮、月琴、胡蘆琴、渤海琴、火不思、二絃、丹布拉、基他爾、喇巴卜、提琴、哈爾扎克、洋琴等五十多種(實際上存在於民間的絃樂器其類別還遠不止於此)。吹管樂器金、元時期從北方傳入嗩吶(又稱金口角、蘇爾奈、嗩哪),按鼓吹樂的演奏組合形式又一次產生重大的變革,從音色、音量和風格上進一步豐富了鼓吹樂的演奏。嗩吶最初用於軍樂。如明王磐所著《王西樓先生樂府》中之散曲《朝天子·詠喇叭》:“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您擡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辦什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據王圻所著《三才圖會》的記載,明代嗩吶已應用於民間。
體鳴樂器
(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琴、韻板、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鐺鐺、單打、鋩、銅鼓,等等。
(2)互擊體鳴樂器:棒棒、銅鏡、竹梆、竹槓、鈸、布哉、乳鈸、頭鈸、二鈸、小鈸、鐃、大鐃、司涅、鑔、小鑔、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擊體鳴樂器: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等等。
(4)搖擊體鳴樂器: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等等。
(5)綜合奏體鳴樂器: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等等。
膜鳴樂器
(1)棰擊膜鳴樂器:大鼓、壯族的種勞、瑤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鬥、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豬嘴鼓、......
民樂的中國民樂傳統樂器
簡介隨著時代推移新品種更不斷增多,於是有作分類的必要。追溯最早將樂器予以分類的 ,當始於西周時的八音。其分類法是以樂器的製作材料為依據,《周官*春官*大師》載:皆播之八音-金、石、土、革、絲、 木、匏、竹。此分類法雖不盡科學,自周朝至清朝三千多年來,卻始終佔著傳統地位,可見其對中國傳統樂器的分類影響甚巨。 成型於漢晉,如笛:笛在中國以戲曲伴奏為主,但也有發展出少數獨奏曲,如梅花三弄等。現代以來有較多的獨奏曲,著名的有《喜相逢》、《姑蘇行》、《牧民新歌》、《陽明春曉》等。簫:又稱“洞簫”,中國最古老的民族邊稜氣鳴樂器。單管,豎吹。常獨奏,也常與古琴合奏。嗩吶:由波斯傳入,傳統多用於吹打樂,近代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獨奏曲,著名的如百鳥朝鳳。笙,現代的著名曲子有《鳳凰展翅》等。壎:在古代用陶土燒製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孔,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因以陶製最為普遍,亦稱“陶壎”,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巴烏:著名曲子《美麗的鳳尾竹》前段的主奏。葫蘆絲: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於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管子:樂器名稱,一種吹管樂器,其歷史悠久。起源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在中國古代稱為篳篥或蘆管。在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流行於中國新疆一帶,後傳入中原。其構造由管哨、侵子和圓柱形管身三部分組成。可用來獨奏、合奏和伴奏。經過變化發展,管子的演奏技藝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而廣泛流行於中國民間,成為北方人民喜愛的常用樂器。 成型於盛唐,如琴:琴是中國古代士人階層中發展最廣的樂器,長期以來流傳大量的琴曲及各種流派,著名的曲目包括廣陵散、流水、瀟湘水雲、梅花三弄、《憶故人》、《陽關三疊》等。瑟:中國古代的撥絃樂器,瑟和箏的彈奏技巧很是相似。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古時,瑟常常與琴或笙合奏。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體較古箏大,而且都是單絃發音。箏: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被俗稱為“古箏”,又稱“秦箏”。箏在漢、晉以前設十二絃,後增至十三絃、十五絃、十六絃及二十一弦。古箏名曲有:《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鴉戲水》、《漢宮秋月》、《蕉窗夜雨》等。箜篌: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之一,分為雁柱箜篌、轉調箜篌、鳳首箜篌、小箜篌。其中,與豎琴同源的豎箜篌經西域傳入。好多人會把現代箜篌(雁柱箜篌)當成豎琴,可以說現代箜篌是豎琵琶式音箱,雙排弦,弦通過箏碼傳到到音箱,相比豎琴,可以壓顫,演奏滑音顫音,泛音效果出眾,運用了中國技法比如搖指,輪指等。因豎琴的有效弦長比箜篌長,羊腸弦,使得豎琴音色柔軟,而箜篌的音色,十分有力度,音色渾厚,音箱比豎琴大,音色更亮。阮:一種絃樂器,柄長而直,略象月琴,四根民弦,現亦有三根弦的。傳說因中國晉代人阮咸善彈此樂器而得名,故又名“阮咸”。著名曲子:《絲路駝鈴》。琵琶:琵琶自唐朝以後獲得大量的發展,有許多流派及大批古曲,大致可分為文曲和武曲,前者如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夕陽簫鼓)月兒高等,後者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20世紀以後琵琶又出現了大量的新獨奏及協奏曲,如歌舞引、草原小姊妹協奏曲等。柳琴:柳琴主在明清時代主要是戲曲伴奏的樂器,在1950年代,在一批音樂家和樂器改革家的努力之下,開始出現不少獨奏及協奏曲,著名的有劍器、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組曲、春到沂河、畢卡茲歡慶會等。月琴:中國撥奏弦鳴樂器,由古代阮和琵琶演變而來。著名曲子:《數西調》(《敉西調》)、《松花江漁歌》。揚琴:一種兼具打擊樂器及絃樂器特點的樂器,明朝末期由波斯傳入,普遍使用於民......
民樂的主要曲目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種。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純粹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清鑼鼓樂,音色豐富,節奏性強,擅長表現熱烈紅火、活潑輕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東鑼鼓)、《十八六四二》(蘇南吹打)、《鷂子翻身》(陝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由各種絃樂器合奏的絃索樂,以優美、抒情、質樸、文雅見長,適宜於室內演奏。如《十六板》(絃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頭曲)等。用吹管樂器與絃樂器合奏的絲竹樂,演奏風格細緻,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如《三六》、《行街》(江南絲竹),《雨打芭蕉》、《走馬》(廣東音樂),《八駿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絃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說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傳統民族器樂演奏多與民間婚喪喜慶、迎神賽會等風俗生活,以及宮廷典禮、宗教儀式等結合在一起,較少採取純器樂表演的形式。民族器樂的實用性使不少器樂曲牌因用於不同場合而產生變化。傳統民族器樂曲都有標題,分標名和標意兩類。標名性標題只給樂曲取名以示甲與乙之區別,它和音樂內容無直接聯絡,如《工尺上》、《四段錦》、《九連環》、《十景鑼鼓》等。標意性標題以曲名、分段標目和解題等提示樂曲的內容,如《流水》、《霸王卸甲》、《賽龍奪錦》等。
民樂樂器的代表作有那些
僅就獨奏名曲說說
二胡曲 : 江河水、二泉映月、良宵、聽鬆、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賽馬
琵琶 :大浪淘沙、十面埋伏、霸王卸甲、陽春白雪、草原小姐妹、昭君出塞
古箏 :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梅花三弄、魚樵問答
笛子 :百鳥朝鳳、姑蘇行、鷓鴣飛、苗嶺的早晨、茉莉花、水鄉船歌、喜相逢
西洋管院弦,打擊樂,民樂,都是包括哪些樂器
#西洋管絃樂:在中、大型的西洋管絃樂隊中,一般有4個部分組成。
1.木管組:包括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英國管等樂器。
2.銅管組:包括圓號、小號、長號、大號、中音號、次中音號等樂器。
3.打擊樂組:包括定音鼓、交響大鼓、小軍鼓、架子鼓、鈴鼓、三角鐵、木琴、鐘琴、響板、鈸、鑼、管鍾等樂器。
4.絃樂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鋼琴等樂器。
#民樂包括
1.拉絃樂器組:高胡 二胡 中胡 革胡 倍革胡
2.彈撥樂器組:柳琴 揚琴 琵琶 中阮 大阮 三絃 箏
3.吹管樂器組:曲笛 梆笛 新笛 嗩吶(高音、中音、低音) 笙(高音、中音、低音)
4.打擊樂器組:堂鼓 排鼓 碰鈴 鑼 雲鑼 吊鑔 軍鼓 木魚
#打擊樂
包括定音鼓、交響大鼓、小軍鼓、架子鼓、鈴鼓、三角鐵、木琴、鐘琴、響板、鈸、鑼、管鍾、堂鼓 排鼓 碰鈴 鑼 雲鑼 吊鑔 軍鼓 木魚及世界各民族打擊樂器甚至流行打擊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