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政體還是社會主義麼? ?
緬甸的政體還是社會主義麼?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佈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佈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是社會主義嗎
緬甸是資本主義社會,叫做 緬甸聯邦共和國,世界僅存的圖個社會主義是,中國,古巴,朝鮮,越南
緬甸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上只有5個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朝鮮、越南、寮國、古巴
緬甸的社會主義狀況
緬甸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現在世界上社會主義國家就剩下朝鮮、古巴、寮國了。
其他國家,都不再是社會主義國家。
尤其是中國跟越南,比老美的資本主義還資本。
而老美害怕的不是中國的社會主義,而是資本主義的掠奪性。
緬甸是不是
緬甸沒有姓氏,只有名字。。。黏貼一篇文章給你。。。
漫談緬甸“姓氏”: 德欽、貌、哥、吳、瑪、杜
作者: 貌強 Maung Chan (緬甸華族)
讀者:貌強先生,我們是您的忠實讀者。您最近介紹許多緬甸政壇名人名將,如德欽昂山、德欽努、德欽梭、德欽丹吞、德欽巴登頂。。。。名字前面無不帶‘德欽’。‘德欽’是否如釋迦牟尼的王族姓氏‘釋迦’?或像歐陽修那樣的複姓歐陽?。。。。然而,您又說緬甸人無姓,我們糊塗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貌強: 這些緬甸風雲人物本來叫吳昂山、吳努、吳丹吞、吳巴登頂。‘德欽’來自德欽黨,不是姓氏--緬甸人是真的無姓氏的。
眾所周知,英軍1824年佔據了下緬甸西南部與南部,1852年吞下了半個緬甸,1885年佔領了全緬甸。緬甸亡國後,與英國統治者講話、寫信、會面時,緬甸人必須尊稱他們為主人或老爺即德欽(Sir, Master,Majesty)。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緬甸民族意識覺醒,認為緬甸是屬於緬甸人民的, 1930-31年,高度自尊自強的緬甸民族主義者,就組織了‘我緬人協會’(Do Bama Asi Ayon),其鬥爭口號是:‘緬甸是我們的國家,緬甸語言文字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國家,提倡與尊重我們自己的語言文字’。大家一致認為他們本人即緬甸人民,才是緬甸的真正主人即德欽(Thakin),於是,‘我緬人協會’的會員們就一律在自己名字前冠之以‘德欽’,取代了傳統的貌、哥、吳等--大家自稱或互稱‘德欽某某’。‘我緬人協會’創始人就自稱德欽巴當(Thakin Ba Thaung)、德欽巴盛(Thakin Ba Sein),德欽登貌(Thakin Thein Maung),德欽吞瑞(Thakin Tun Swei)。大家也這麼叫他們。‘我緬人協會’因而也稱為‘德欽黨‘。
讀者:二戰前後罷工、罷課領袖,工會、農會、學生會、軍隊領導人,發現都是德欽某某。他們是否都是德欽黨人?
貌強:對!1935年3月,德欽黨舉行首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總部機構,不久該總部成為全國民族運動的領導核心。1938年7月,德欽黨人就領導了震撼國內外的緬甸石油工人大遊行大罷工,後又倡建、領導了全國性的工會、農會、學生聯合會,積極開展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鬥爭。
讀者:緬共、緬甸出路派、緬甸獨立軍、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領導人也好像都是德欽某某,這些組織都發展得不錯嗎?
貌強:說得對!
緬共:1939年8月15日建立緬共的是德欽昂山、德欽丹吞、德欽梭、德欽巴亨(Thakin Ba Hein)等。1946年德欽梭為首的部分中央委員另組紅旗緬共,堅決走蘇聯武裝奪取政權的路線,1970年11月徹底戰敗,德欽梭被政府俘獲。而原緬共則稱為白旗緬共,由德欽丹吞繼續領導,執行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鬥爭路線, 1968年9月24日德欽丹吞被奈溫(獨立前叫德欽秀貌)的特務所殺害,德欽辛(Thakin Zin)繼任其位,把暴力革命堅持下去。1975年5月25日德欽辛陣亡,德欽巴登頂(Thakin Ba Thein Tin)繼任主席,德欽佩丁(Thakin Pei Tin)為副主席,繼續武裝革命。1989年緬共分崩離析。
緬甸出路派:它是1939年德欽黨出面邀請當時各行其是的緬共、貧民黨、議會民主派、緬甸人民革命黨(德欽妙、隨後德欽覺頓領導)等求同存異,在該年10月共同成立的統一戰線,主席是貧民黨領袖巴莫博士,總書記是緬共總書記德欽昂山。德欽努、德欽妙、德欽拉波等則是領導成員。
......
蘇聯古巴 緬甸越南哪個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緬甸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曾經蘇聯、現在的朝鮮、古巴、越南、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緬甸是什麼性質國家
他們並不是不接受國際援助,比如中國、泰國的物資就接受了。緬甸是軍人執政的國家,是違反現代西方的民主原則的,所以美國為耽的西方國家總是對緬採取敵視的態度,甚至有動武的可能,故而緬甸不接受美國的援助
緬甸曾經是中國的屬國嗎?
緬甸只在東籲王朝(1486-1752)末期向清朝朝貢過海次
在英緬戰爭(1824-1852)以前經常和元,明,清各朝就領土問題或泰國北部小國的宗主權問題進行戰爭,但中國各朝仍視緬甸為附屬國
英緬戰爭之後,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直到1948年獨立
緬甸是什麼樣統治的國家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佈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7月,因經濟形勢惡化,緬甸全國爆發遊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1997年改名為“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宣佈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1988年9月23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緬甸於2010年依據新憲法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2011年2月4日,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
緬甸2010年結束了軍政府統治,進行民主改革。根據2008年憲法,緬甸是一個總統制的聯邦制國家,將實行多黨民主制度。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
緬甸是不是資本主義國家?
緬甸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緬甸政府是一個民族主義政府。
緬甸局勢一直比較動盪,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西方國家對緬甸軍政府統治的不滿。而最近是因為風災。
國名
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國旗
緬甸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9:5。旗面為紅色,左上角有一深藍色的小長方形,裡面繪有白色的圖案——14顆五角星環繞著一個14齒的齒輪,齒輪中空,內有一株穀穗。紅色象徵勇敢和果斷,深藍色象徵和平與統一,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14顆五角星代表緬甸聯邦的14個省、邦,齒輪和穀穗象徵工業和農業。
國徽
緬甸國徽中心為一個由穀穗環繞的有14個齒的齒輪,上面繪有緬甸地圖。穀穗兩側各有一個獅子,獅子被譽為緬甸的國獸,稱聖獅,是吉祥的標誌。頂端為一顆五角星,在其兩側和穀穗周圍裝飾著緬甸花卉;底部的飾帶上用緬文寫著“緬甸聯邦”。
國歌
《我們必須熱愛緬甸》Gba Majay Bma
獨立日
1948年1月4日
國慶日
1月4日
建軍節
3月27日
潑水節(緬歷新年)
4月13日
貨幣
緬元,輔幣名稱: 分,1緬元=100分
幣值: 1、5、10、25、50分及1緬元
語言
緬甸語為官方語言,還有民族語言。
國花
東亞蘭花
國樹
柚木
國鳥
烏鴉
首都
內比都(Nay Pyi Taw,曾用名彬馬那 Pyinmana),人口約80萬。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原首都
仰光(Yangon)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仰光自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於2500多年前,高達百米,塔頂鑲著4300多顆寶石。整個高塔用20516張金片貼住,形成了晝夜金碧輝煌的外觀。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緬甸遷都後,擁有500多萬人口的仰光將作為直轄市,繼續發揮它商業之都的經濟中心作用。
國家政要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於1997年11月15日成立,系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由13人組成。三軍總司令丹瑞大將任主席,三軍副總司令兼陸軍司令貌鼎上將(Gen. Maung Aye)任副主席,國防部軍情局局長欽紐中將(Lt Gen. Khin Nyunt)任祕書長。總理登盛(Thein Sein),2007年10月任職。
【政治】1992年4月23日,丹瑞大將出任國家恢委會主席。丹瑞執政後,撤銷宵禁令和兩項軍管法令,陸續釋放1200餘名“政治犯”,各大專院校亦於8月24日復課。1993年1月,緬政府召開制憲國民大會。但政府與國內最大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以下簡稱“民盟”)的矛盾並沒有化解。1995年7月,民盟總書記昂山素季被解除軟禁後,雙方對抗升級。同年11月,民盟退出國民大會;1998年5月,民盟舉行慶祝該黨大選獲勝八週年大會,通過13點決議,要求限期召集議會、進行對話和無條件釋放所有政治犯等;同年9月,民盟宣佈成立由吳昂瑞任主席的10人議會代表委員會,行使議會權力。政府稱此舉違法,採取措施進一步限制昂山素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