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是什麼? ?

General 更新 2024-11-19

策論是什麼?

這兩個字一般情況下都是連用,並無側重。

策論是指古代臣子對當時的時政、議題的品論以及提供意見上達聖聽。

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著有著名的《六國論》就是對北宋軍隊的評論以及作戰的設想,這種策論在士林和朝廷中流傳,顯示了作者的才華,以及忠君忠國之事的誠心。

一般古代文人評論一個人的才華就分為3部分,即詩詞、策論、經辯。

所以策論是一種古代流行化的文體形式。

策是什麼意思

1、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哲經策論》

2、鞭打:策馬。鞭策。

3、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4、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5、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6、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7、杖:策杖。

8、中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與“籌”相似。

9、計謀,主意,辦法:上策。獻策。決策。政策。策劃。束手無策。

10、書法用字名稱,指仰橫。

11、姓。策姓。[1]

12、調侃:能說會策(湘方言詞,以長沙為代表)

政論 策論 申論的區別

顧名思義:政論就是對現在實時政治的一些評論意見。。。

策論是對政策法規的討論意見

申論是對一些政治、經濟等社會事件引申的評論,從各個角度和方面加以敘述。

策什麼什麼什麼

策勉

鞭策勉勵。

策士

善於運用計謀的人;謀士

策論

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

策反

在敵對一方內部祕密進行鼓動,使其成員倒戈

策略

計策;謀略

策應

1.戰鬥中互相配合應敵 2.鬥爭中在輿論或行動上造成聲勢對自己一方進行的支援

策動

1.鞭策驅動 2.謀劃鼓動

策劃

設計規劃;密謀計劃。也作策畫

策勵

督促勉勵。

策畫

亦作“ 策劃 ”。謀劃;計謀。

策選

1.謀劃選取。 2.經策試而中選。

策名

1.“策名委質”之省。《後漢書·蔡邕傳》:“吾策名 漢 室,死歸其正。”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繇韓幼深》詩:“種田不遇歲,策名不遭時。” 明 張煌言 《答唐枚臣書》:“某生也晚,不及見盛 明 之典型,始策名而輒遭國難,故署名削牘之儀,益為闕焉。”《花月痕》第一回:“上既不能策名於朝,下又不獲力於家。”參見“ 策名委質 ”。2.謂科試及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夢》:“ 鍾輻 , 虔州 南康 人也,始建山齋為習業之所,因手植一鬆於庭際,俄夢朱衣吏白雲:‘鬆圍三尺,子當及第。’ 輻 惡之。爾來三十餘年, 輻 方策名,使人驗之,鬆圍果三尺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平日春闈較才藝,策名屢獲科甲。”3.謂報名參加科舉考試。 唐 白行簡 《李娃傳》:“二歲而業大就,海內文籍,莫不該覽,生謂 娃 曰:‘可策名試藝矣。’ 娃 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戰。’”

策進

1.籌劃進行。 2.猶促進。

策援

策應支援。

策告

以簡策相告。

策祝

亦作“筴祝”。古代祭祀或求神時,以簡冊祝告鬼神。

策彗

以帶葉竹帚製作的馬鞭。

策望

策應,守望。

策踵

扶扙接踵而來。

策功

猶策勳。

策使

役使;差遣。

策序

錄用。

策牘

簡策版牘。後指書寫用的紙張。

策括

宋 代稱士人為應付科舉策試,將經史及時務主要內容編成的簡括材料。

策第

策試和選評。

策簡

指薄冊文書。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我待年之媵,例不登諸策簡。”

策罷

猶策免。

策題

科舉策試的試題。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國初舉人對策,皆先寫策題,然策題不過一二十句。其後策題寖多,而寫題如初,舉人甚以為苦。 慶曆 初, 賈文公 為中丞,始奏罷之。”《續資治通鑑·宋哲宗元祐元年》:“ 蘇軾 所撰策題,蓋設此問以觀其答,非謂 仁宗 不如 漢文 , 神考 不如 漢宣 。”

策命

亦作“筴命”。以策書封官授爵。《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氏 及 王子虎 、內史 叔興父 策命 晉侯 為侯伯。” 杜預 注:“以策書命 晉侯 為伯也。” 漢 荀悅 《漢紀·平帝紀》:“大赦天下,乃筴命孺子。” 宋 徐鉉 《稽神錄·拾遺》:“﹝ 楊彥伯 ﹞復見選用,登朝,至戶部侍郎,會臨軒策命 齊王 , 彥伯 攝為門下侍郎行事。” 明 方孝孺 《書漢三王策文後》:“ 武帝 朝立三子為王,策命之文深諄溫雅,卓然可述。”

策籍

亦作“筴籍”。策,簡策;籍,簿籍。記言記事的簿冊文書。

策問

古代以對答形式考試的一種文體,內容以經義、政事為主,與今之論文答辯略有類似之處

策文

1.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 2.策命文書。 3.策問文。

策書

1.指古代常用以記錄史實的簡冊。 2.指古代書寫帝王任免官員等命令的簡策。

策府

帝王藏書之所。

策數

卜筮術數。

策套

指科舉時代,應試者斷章取義,連綴史籍的片言隻語編成的應付策問考試的材料。

策拜

謂帝王以策書命官。

策綏

指駕車馬之具。策,馬鞭;綏,登車拉手之繩索。

策杖

拄杖。也稱杖策。 ......

策 的意思 是 的意思

策(cè ),通常指計謀、計策等。在中國古代科舉中,策指的是“策問”、“對策”。它是殿試考試的主要內容,“策問”與“對策”就成為出題與應試的兩個部分,“策問”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發問的,其內容主要是治國安邦、國計民生的政治大事。而士子們在應試的過程中便針對“策問”的內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謂的“對策”。說的通俗一點,“策”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時事論文。

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竹,朿(cì)聲。“朿”,指帶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聲符,同時兼表字義。

2、竹製的馬鞭(頭上有尖刺)。引申為駕馭馬匹的工具,包括繮繩之類。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記·舟人》

則僕執策立於馬前。——《禮記·曲禮》

繞朝贈之以策。——《左傳·文公十三年》

左師為已短策。——《左傳·襄公十七年》

傷吻敝策。——《漢書·王褒傳》

齊閔王將之魯,夷維子執策而從。——《戰國策·趙策》

執策而臨之。——唐·韓愈《雜說》

振長策而御宇內。——漢·賈誼《過秦論》

3、策略;計謀。

立鹽鐵,始張利官以給之,非長策也。——漢·桓寬《鹽鐵論·本議》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漢·賈誼《過秦論》

予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4、中國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記事著書,成編的叫做策。

單執一札謂之為簡,連編諸簡乃名為策。——《左傳·序》疏

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周禮·春官》

書策稠濁,百姓不足。——《戰國策·秦策一》

5、策書。古代君主對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釋出其他敕令的檔案。引申為策命;策免。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策命(用策書任命);策拜(帝王以策書命官);策文(詔書之類的文告)。

6、古代稱應試者對答的文字為策。也指一種議論文體。

《治安策》——漢·賈誼

《教戰守策》——宋·蘇軾

又如:策套(科舉時代應試者應付策問考試的材料);策學(科舉時代供考生應付考試的短文集);策題(科舉策試的試題);策第(策試和選評)。

7、古代用以計算的籌子(小竹片)。

善數不用籌策。——《老子》

又如:策籌(同“籌策”。古代計算工具)。

8、卜筮用的蓍草。

詹尹乃端策拂龜。——《楚辭·卜居》

錯龜數策。——《戰國策·秦策》

又如:端策(把蓍草擺正)。

【動】1、用鞭棒驅趕騾馬役畜等。引申為駕馭。

將入門,策其馬。——《論語·雍也》

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漢·晁錯《論貴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韓愈《雜說》

2、督促;使進步。如:策厲(督促勉勵);策進(促進)。

3、拄著;拄著棍杖。引申為攙扶;架起。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謀劃;策劃。

越策越開心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孫子·虛實》

又如:策效(謀劃效力);策馭(謀劃掌握);策選(謀劃選取)。[1]

5、調侃,開玩笑。

策神、越策越開心——湖南地區欄目《越策越開心》

申論的策論區別

申論近似於古代科舉考試中的策論,但又有區別:策論是重點考察應試者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申論還兼考察應試者蒐集與處理各種日常資訊的能力。策論主要從經書中出題;申論的內容則更具有現實針對性,形式也更加靈活多變。申論測試既不同於古代選拔賢良的策論,也不同於當今的大學入學的作文考試,它具有自身的特點。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國家公務員,因此十分注重對考生的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測試。為反映這一要求,申論所給定背景資料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涉及範圍極其廣泛,且表述比較準確,一般不會出現偏差。申論的背景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已有定論,也有一些問題尚無定論或存在爭議,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斷,並做出結論。至於一些難以定論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爭議激烈的前沿問題,一般不會成為背景材料。 選拔公務員的申論測試,一開始就借鑑了一些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不僅注重對應試人員能力和素質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對應試人員將要從事行政機關工作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素質的考查。在科目設定、考試形式上都是按國際標準設計的,在內容上體現了中國特色。西方一些實行公務員制度時間比較長的國家的公務員考試,是分類分等、定時定期進行的,人員的選拔錄用與職位緊密結合,採用不同的試卷,以滿足不同崗位、不同職位對人員的不同需求。我國也將逐步在公共科目試卷中,體現中央國家機關和垂直管理系統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類、分等、定期考試。 申論測試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確切、固定、唯一的標準答案。從資料背景來看,都是有關當前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問題,有的已定論;有的尚未定論,完全要考生自己來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提出對策或是對對策進行論證,都不會有一個確切、固定、唯一的標準答案。以對策部分為例,這部分是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辦法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但是針對性和可行性是相對的,在不同地區以及發展中的不同階段,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可能一樣,更何況有的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種更為合理,針對性與可行性更強,要對若干方案比較論證後方能確定。又比如論證部分,抓住什麼問題、從什麼角度論證、採取什麼方法與結構,要適合自己的特長,因而也決不會有一個具體唯一的標準。因此論證(作文)部分的評定,也只能是綜合的、全面的、等級式的,不可能有確切的唯一的標準。正因為申論測試沒有確定的答案,這給了考生以發揮的空間,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有利於選拔者挑選到滿意的人才。隨著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不斷髮展,申論考試主觀試題客觀化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在一定程度上,歸納概括、綜合分析、貫徹執行、提出對策和申發論述五類題型均已經出現了內部標準答案,立意錯誤將直接導致低分現象的出現。 申論與作文考試也不完全相同:作文主要考察寫作能力;申論還兼考察分析概括能力。作文多是直接命題,指向鮮明;申論則通常是給定一組材料,需要提煉加工。

申論與策論的區別

申論與策論的區別?

相關問題答案
策論是什麼? ?
霍桑實驗的結論是什麼?
討論是什麼意思?
教育目的的理論是什麼?
企業策劃是什麼?
馬雲決策權是什麼意思?
熱門評論是什麼意思?
辨論是什麼意思?
無論是什麼關係?
銷售策劃是什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