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為什麼不能吃太多? ?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味精為什麼不能吃太多?

不僅味精不能吃太多,雞精和調味也應該適當

味素,化學成分為穀氨酸鈉。味精是食品增鮮劑,最初是從海藻中提取製備,現均為工業合成品。

毒性: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常規食用量對人體無害。

中毒表現:部分西方人在進食富含味精的食物2小時內,出現頭痛,面紅,多汗,面部壓迫或腫脹,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燒灼感及胸痛等症狀。此現象多出現在中餐用餐後,因此有些西方人將此現象稱為“中國餐館綜合徵”,但此現象和進食味精的關係至今未能證實。

緊急處理:誤服過量味精後勿須特殊處理。出現“中國餐館綜合徵”者也可口服維生素B6,每天50毫克。

中毒預防:可以放心食用味精,但不要使用量過大,一般每天每人食用量不要超過20克。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冷盤、做湯等都可用。 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慾,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還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味精雖能提鮮,但如使用方法不當,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看了一些關於味精的帖子,把它們歸納了一下,這裡包括了味精在烹飪中的使用技巧和如何科學地使用味精。其中的科學原理我也不太懂,尤其是什麼穀氨酸之類的,嘿嘿……

1.對用高湯烹製的菜餚,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味精則只有一種鮮味,而它的鮮味和高湯的鮮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致使菜餚口味不倫不類。

2.對酸性菜餚,如:糖醋、醋熘、醋椒菜類等,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越差。

3.拌冷盤使用晶體味精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後再澆到冷盤上,效果較好(因味精在45℃時才能發揮作用)。如果用晶體直接拌冷盤,不易拌均勻,影響味精的提鮮作用。

4.作菜使用味精,應在起鍋時加入。因為在高溫下,味精會分解為焦穀氨酸鈉,即脫水谷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而且還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危害人體。

5.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並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食品暫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

6.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 70 C~ 90 C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00C時味精就被水蒸氣揮發,超過130C時,即變質為焦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毒性。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7.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有關雞精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助鮮的核苷酸製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不過雞精比味精更鮮。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但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破壞菜餚原有的味道而影響口味。 雞精因含多種調味劑,其味道比較綜合、協調。

味精是一種具有強烈肉類鮮味的穀氨酸的鈦鹽。內含一分於結晶水,分子式為C5H8O4Na·H2O。。我們每天吃的食鹽用水沖淡400倍已感覺不出鹹味,普通蔗糖用水沖淡200倍也感覺不出甜味了,但味精用水稀釋300 倍仍能感覺到鮮味。因此,人們稱之為“味精”。

味精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可你知道嗎?味精不僅能為菜餚增添鮮味,它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呢。穀氨酸鈉被我們食用後,能夠通過胃酸的作用......

徹底不吃味精好嗎?

徹底不吃不會有什麼壞處,只是菜的味道會差一點。

其實味精並沒有人們流傳的那麼大的危害,中國人一談食品安全問題就杯弓蛇影,少量適當的食用味精沒有任何危害。

任何東西吃多了都不好,哪怕是人蔘。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吃味精?

味精吃多克致癌

為什麼多吃味精不好

很多人炒菜時習慣放味精,但據最近臺灣一項調查發現,約有30%的人由於攝取味精過量而出現了嗜睡、焦躁等現象。味精的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穀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症狀;有人還會出現焦躁、心慌意亂;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痠痛、肌肉無力。另外,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味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另外,日本研究人員認為,長期過量食用味精可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那麼,每頓飯攝取多少味精才合適呢?研究人員建議,每道菜不應超過0.5毫克。味精的副作用產生的嚴重程度,會因為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所以,大家在享受美味時,也應注意健康。以下做出對雞精、味精的比較:1、雞精是一種以新鮮雞肉、雞骨、鮮雞蛋為基料,通過蒸煮、減壓、提汁後,配以鹽、糖、味精(穀氨酸鈉)、雞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鳥苷酸、雞味香精等物質複合而成的具有鮮味、雞肉味的複合增鮮、增香調味料。2、雞精可以用於味精應用的所有場合,適量加入菜餚、湯食、麵食中均能達到效果,在湯菜上作用較為明顯。雞精因含多種調味劑,其味道比較綜合、協調。因其含鹽,調味時應注意少加鹽。3、多數廠家不作雞精用量的建議,乾脆讓你“取代味精新增至鮮美可口為止”;至多不過給你一份清湯的配方,“將20克雞精溶於1升沸水中”。所以,雞精的用量是個體化而隨意的。而味精比較純淨,用量比較穩定。4、味精易溶於水,所以在烹飪時一般在起鍋之前加入味精效果好,菜餚的味道會更加鮮美。因為味精若在水溶液中長時間加熱會少部分失水生成焦穀氨酸鈉,焦穀氨酸鈉雖無害,但沒有鮮味。雞精的用法似乎寬鬆得多,至少沒見哪個廠家提醒消費者該在烹飪過程中的哪個環節新增雞精。

為什麼國外不吃味精

味精屬於化學調料,其實並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只不過是能提高菜的鮮度,使人有胃口罷了。過多的食用味精會掉頭髮,對視力也有一定的危害。建議你以後儘量少食味精,炒菜還是用雞精比較好。並且味精不是做什麼菜都可以放的就像是雞蛋:

雞蛋本身含有多量的穀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鈉,若加入味精,加溫後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穀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雞蛋本身的鮮味反而被掩蓋。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味精除了是調味的好助手外,它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穀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症狀;有人還會出現焦躁、心慌意亂;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痠痛、肌肉無力。另外,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

不宜食用味精的N種人群

味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另外,日本研究人員認為,長期過量食用味精可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味精為什麼不能多吃?

【忌食】加入味精後忌高熱久煮。2007年10月7日CCTV-新聞頻道《每週質量報告》,營養專家吳曉鬆說:味精主要成份都是穀氨酸鈉,澄清“味精對人體健康絕對沒有任何損害”。

【按語】味精的化學名稱穀氨酸鈉,又叫麩氨酸鈉,是氨基酸的一種,也是蛋白質的最後分解產物。在強鹼溶液中,能生成穀氨酸二鈉,鮮味就沒有了。如果將水溶液加熱到120℃,能使部分穀氨酸鈉失水而生成焦穀氨酸鈉,就更沒有鮮味了。據研究;味精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慾,提高人體對其他各種食物的吸收能力,對人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因為味精裡含有大量的穀氨酸,是人體所需要的一種氨基酸,96%能被人體吸收,形成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它還能與血氨結合,形成對機體無害的谷氨醯胺,解除組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又能參與腦蛋白質代謝和糖代謝,促進氧化過程,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起良好的作用。正因如此,有報道用以防止肝昏迷,每服味精3克,1日3次;防治癲癇小發作,成人每日2克,小兒每歲每日服1克,1日3次分服;大腦發育不全,每歲每日服 l~1.5克,1日3次分服。味精是一種廣泛應用的調味品,其攝人體內後可分解成穀氨酸、酪氨酸,對人體健康有益。

為什麼外國人不吃味精?

美國:一般不用味精

所選食材:牛肉的烹飪

Sayid: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營養學首席講師

說起牛肉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安格斯牛肉享譽天下,美味無比。其實我們吃牛肉的方法非常簡單,為的就是保住這鮮嫩牛肉的營養。只需要色拉油和黑胡椒即可烹製,這樣做出來的牛排油脂低,品嚐牛肉最過癮的就是邊嚼邊溢位大量的肉汁,而且好的牛排就要品嚐原味。還有我們烹調一般不用味精,因為味精的味道太強烈、太重了,破壞食物最原始的味道。

辛鴻鈞:我們國人吃牛肉常見的方式是炒制或者悶煮,飯店的廚師害怕牛肉炒的時候肉質不夠嫩,就用鹼水打,再加入蘇打中和鹼的味道,最後加入鹽、味精、雞蛋、黑胡椒、澱粉、醬油來保護肉質。國人的做法其實會造成牛肉鋅、鎂的流失,而且鹼水和蘇打對牛肉中的鐵也有很大的破壞性。

土耳其:調味僅用番茄醬

所選食材:茄子

Bursa:廚師

我們土耳其人很愛吃茄子,不僅僅因為它美味,而且茄子的營養價值極高,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維生素P750毫克,這是許多蔬菜水果望塵莫及的。還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因此如何做才能保護好茄子的營養素是土耳其人十分關注的。

其實土耳其人做茄子從傳統的做法來看,就是僅僅配些小西紅柿,再加一些洋蔥和少量的羊肉一起炒,調味的方面基本沒有特別的東西,如果有些人口重,頂多就是再放些番茄醬。

辛鴻鈞:我們中式茄子的做法,最多的就是油炸,為了口感還要裹上厚厚的澱粉或雞蛋,如果在酒店,調味料的使用更是高達11種之多。

油炸茄子已喪失原來低熱量素食的益處。經高溫炸後,茄子中的植物化合物因變性而喪失抗氧化作用,十分可惜。相反土耳其人的做法很簡單,西紅柿的加入增加了這道菜的抗氧化作用。

南非:烤肉用咖哩能防癌

Pamsamy:南非著名廚師南非烤肉串種類很豐富,常見的做法是肉和海鮮類切成塊穿在竹籤子上,配以乾果(如杏和梨)、洋蔥瓣等等。調味我們只會把肉串塊放在清淡的咖哩汁中浸泡一個晚上,再慢慢地烤好。這道菜脂肪不多,口味極佳。蔬菜水果以及肉類營養均衡,蔬菜和水果一起食用,確保不飽和脂肪酸的有效吸收。

辛鴻鈞:我國的烤肉串是單獨的肉在火上烤制,然後再撒鹽、孜然、辣椒粉,然後再淋上很多的油,烤好的肉有一股油煙味而且肉質很老。

蔬菜水果肉類共同烤制,不僅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更易吸收。咖哩粉具有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預防老年痴呆病等功效。而國人的烤肉單獨用一種肉營養較為單一,且烤焦了的肉串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對人體危害更大。

紐西蘭:醃羊肉時放香草

所選食材:羊肉

Simon:現任中國大酒店風味廚師

都知道紐西蘭人喜愛吃羊肉,且羊肉風味多種多樣,我們最喜歡的就是1歲左右的羊羔,羊肉僅僅用香草汁醃漬,再用橄欖油嫩煎一下,佐以簡單的醬汁,主食則搭配香芋泥。香芋泥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無刺激,有解痛或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

辛鴻鈞:我吃羊肉喜歡爆炒,我國最有名的是孜然羊肉,做法就是將切好的羊肉,放入孜然、辣椒粉、大蔥、蒜片、薑片、油、鹽、雞精、芝麻油抓勻醃製。然後爆炒。

香草和羊肉的配合保護了羊肉的各個營養素,香草本身具有消除胃脹氣、增強記憶力、提神醒腦、減輕頭痛症狀的作用。而且香草還可降低血糖,有助於動脈硬化的治療...

徹底不吃味精一定是好的嗎?? 有沒有壞處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調查,尚未發現食物中新增味精對人體有致癌的情況。

過去在雞精推向市場的時候,為了自己的產品能夠獲得市場的認可,打造了一個“味精有害健康”的謊言,結果,在人們普遍認為味精有害轉向使用雞精的同時,卻忽雞了雞精至少含有40%味精的事實;而另一方面,國外(包括美國、英國、日本等先進國家)大多數罐頭食品中普遍使用味精進行調味,也沒有任何“味精有害健康”的宣傳——多麼可悲的中國人!

更可悲的是,由於雞精有其他的新增劑,反而相對於味精還不利於部分特定人群的健康。

非常有意思的是,對於大腦發育不全、智力不足等大腦有毛病的患者,味精反而是一種治病的藥物。

最後回答樓主的問題:穀氨酸鈉是穀氨酸的鈉鹽,而穀氨酸是人體必需的一種氨基酸,只是因為人體可以自行合成,在正常情況下不需特別的補充——有大腦毛病的人除外。

也就是說:正常人可以完全不吃味精——但卻不可能完全杜絕從自然食物中攝取穀氨酸絡合物的可能性,因為其絡合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21334.htm

炒菜到底放不放味精,為什麼味精不能多吃

推薦回答

不僅味精不能吃太多,雞精和調味也應該適當

味素,化學成分為穀氨酸鈉。味精是食品增鮮劑,最初是從海藻中提取製備,現均為工業合成品。

毒性: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常規食用量對人體無害。

中毒表現:部分西方人在進食富含味精的食物2小時內,出現頭痛,面紅,多汗,面部壓迫或腫脹,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燒灼感及胸痛等症狀。此現象多出現在中餐用餐後,因此有些西方人將此現象稱為“中國餐館綜合徵”,但此現象和進食味精的關係至今未能證實。

緊急處理:誤服過量味精後勿須特殊處理。出現“中國餐館綜合徵”者也可口服維生素B6,每天50毫克。

中毒預防:可以放心食用味精,但不要使用量過大,一般每天每人食用量不要超過20克。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冷盤、做湯等都可用。 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慾,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還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味精雖能提鮮,但如使用方法不當,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看了一些關於味精的帖子,把它們歸納了一下,這裡包括了味精在烹飪中的使用技巧和如何科學地使用味精。

1.對用高湯烹製的菜餚,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味精則只有一種鮮味,而它的鮮味和高湯的鮮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致使菜餚口味不倫不類。

2.對酸性菜餚,如:糖醋、醋熘、醋椒菜類等,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越差。

3.拌冷盤使用晶體味精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後再澆到冷盤上,效果較好(因味精在45℃時才能發揮作用)。如果用晶體直接拌冷盤,不易拌均勻,影響味精的提鮮作用。

4.作菜使用味精,應在起鍋時加入。因為在高溫下,味精會分解為焦穀氨酸鈉,即脫水谷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而且還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危害人體。

5.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並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食品暫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

6.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 70 C~ 90 C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00C時味精就被水蒸氣揮發,超過130C時,即變質為焦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毒性。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7.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有關雞精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助鮮的核苷酸製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不過雞精比味精更鮮。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但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破壞菜餚原有的味道而影響口味。 雞精因含多種調味劑,其味道比較綜合、協調。

現在為什麼大家不再使用味精了

味精中含鈉,常吃味精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味精吃多了會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鈉的原因,而這恰恰是對血壓不利的一面,與食鹽的弊端相似。過多攝入可導致高血壓。老年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應該少吃味精。

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甚至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而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 WHO規定1歲以下的兒童食品禁用味精,我國則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食品不得新增味精,所以家長應讓孩子多吃天然的鮮味食品。另外,最近有研究認為,長期過量食用味精可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相關問題答案
味精為什麼不能吃太多? ?
喝酒為什麼不能吃頭孢?
為什麼不能吃豬肉?
清真食品為什麼不能吃?
喝中藥為什麼不能吃魚?
減肥為什麼不能吃鹽?
狗為什麼不能吃雞骨頭?
男人為什麼不能吃絲瓜?
燕子為什麼不能吃?
為什麼不能吃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