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的意思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24

南轅北轍的意思是什麼

行動方向不準確,正好往反方向

南轅北轍的意思

南轅北轍

釋義:   想到達南方,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有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近義詞:背道而馳   反義詞:有的放矢編輯本段成語出處

《戰國策》:“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戰國策》,國別體史書,是由西漢末年劉向編輯的)。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編輯本段成語示例

你想這六條要求,與中央開出的六條款約,簡直是~,相差甚遠,有什麼和議可言。(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八回)編輯本段成語寓意

成語故事(7張)“南轅北轍”這則成語的“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寓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有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有利條件越多,離原先的目標就越遠。以上史事,形成成語“北轅適楚”,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習慣說作“南轅北轍”,並引申出另一個成語“背道而馳”,意義和“南轅北轍”相同。   南轅北轍說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馳,要切合實際情況。如果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會離目標越來越遠。所以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樹立正確的目標。編輯本段成語相關

背景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釐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樑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釐王,勸阻伐趙。   季樑為了打動魏王,來了個現身說法,以自己的經歷,帶出了南轅北轍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魏王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的道理。其實這個故事並不一定就發生在季樑身上,他之所以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相聯繫,是為了讓故事顯得生動和真實,從而更具有說服力。我們在說服他人時不妨也用這種說法,將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就更容易打動人。

原文

魏王欲攻邯鄲。季樑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魏策四》,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譯文

魏王想攻打邯鄲,季樑聽到這件事,(立刻)半路折回,來不及舒展衣服的皺摺,顧不得彈去頭上的塵土,就忙著去拜見魏王,說:“今天我回來的時候,在太行山上遇見一個人,正駕著他的車往北面趕,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我說:‘你既然要到楚國去,為什麼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說:‘我的路費多。’我說:‘路費即使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方向啊......

南轅北轍的寓意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首先看準憨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
南轅北轍的意思是什麼?
南轅北轍的啟發是什麼?
南城雨落的意思是什麼?
合轍押韻的意思是什麼?
北極圈的意思是什麼?
古詩江南的意思是什麼?
北京同仁的意思是什麼?
陝北的意思是什麼?
害羞的意思是什麼原因?
難以忘懷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