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天干地支?
易經是否和天干地支有關,或者說後者是否在易經範疇以內
兩者實際不相干,但是如果用易經推算事物就得配合干支來推演。易經不包括干支。
周易六十四卦如何配六十干支數
六十甲子配卦口訣
甲子開蒙「坤」卦起,丙子「頤」卦「屯」戊子,庚子坐臨「風雷益」,
壬子雷聲「震」天地。乙丑「唑嗑」丁丑「隨」,「無妄」配就已醜支,辛丑「明夷」癸丑
「賁」,五牛配卦當須記。甲寅「水火既濟」局,丙寅「家人」戊寅「豐」,庚寅「離」火
上下照,壬寅「同人」又連氣。乙卯逢「臨」丁卯「損」,已卯守「節」不失志,「風澤中
孚」見辛卯,癸卯又合「歸妹」意。火澤「睽」中見甲辰,丙辰澤國「兌」生之,戊辰合「
履」庚辰「泰」,壬辰「大畜」其連理。乙巳「水天需」卦氣,丁巳「小畜」風依依,已巳
「大壯」辛巳「有」,「澤天夬」來合癸巳。甲午南天「乾」卦起,丙午「大過」戊午「鼎
」,庚午卦位「雷風恆」,壬午「巽」風吹微微。「水風井」中藏乙未,丁未宮中「山風蠱
」,已未「升」堂「訟」辛未,癸未又被「澤水困」。甲申「未濟」丙申「解」,戊申「風
水渙」遲遲,庚申「坎一竊聽器
水一片,壬申原來」「地水師」。乙酉「遁」藏丁酉「鹹」
,已酉行「旅」火山地,辛酉「小過」癸「癸漸」,金雞一唱天下知。甲戌「蹇」卦丙戌「
艮」,戊戌「謙」虛亦自微,庚戌是「否」當須辨,壬戌盡「萃」方為美。乙亥泰「晉」丁
亥「豫」,已亥「觀」之辛亥「比」,癸亥配卦「山地剝」.|
這個口訣,用了六十個卦,[澤火革,天風姤,山水蒙,地雷復]四卦不見了,邵子的皇極經世書,將乾坤
坎離四卦抽離,其餘的六十卦配六十干支,雖然言之成理,但個人認為總是美中不足,蓋六十四卦
384爻,均有數理存在,一個六十四卦週期要配一甲子六十干支,如在羅盤圓周上度數由0到360度,
干支由1到60,六十四卦由1到64,一個干支也不能省略,一個卦也不能缺少,才能真正模擬天地日
月的執行,否則人為的取捨,卦序明明有64,甲認為乾坤坎離為四正卦可抽離,乙認為坎震離兌可
省,也有的乾坤坎離四卦不用,而將易經卦序(屯,蒙,需,頌,師,比,小畜,履,...)拿來用的.
干支既然配年月日時,都是連續不斷,卦序六十四,也當連續不斷,例如乾,夬,有,壯何以是1234?
古人有所謂[加一倍法],就是每一卦從上爻往下看,凡陰爻取數,陽爻不取數(為0),上爻
1,五爻2,四爻4,三爻8,二爻16,一爻32,將一(初)到六(上)爻得數加總,最後再加上1,就是邵子圓圖
的六十四卦卦序了,乾0+1=1,
夬1+1=2,有2+1=3,
壯1+2+1=4,革1+16+1=18,
離2+16+1=19,豐1+2+16+1=20,
坎1+4+8+32+1=46,坤1+2+4+8+16+32+1=64,
兌1+8+1=10,震1+2+8+16+1=28,
巽4+32+1=37,艮2+4+16+32+1=55;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八純卦序數如除去九最後都是1.所以
六十四卦不能任意除去四個卦,圖示如下:
---
---1 上六
--- ---2 五
--- ---4 四
--- ---8 三
--- ---16 二
--- ---32
初一
坤 (1+2+4+8+16+32)+1=64 6+4=10. 1+0=1
--- ---1
--------0
---
---4
--- ---8
--------0
--- ---32
坎 (1+4+8+32)+1=46 4+6=10,
1+0=1而卦序代表了方位,陰陽,節氣,日纏,時間等等。...餘下全文>>
易經與干支有什麼聯絡?
干支就是易經中的四柱預測真途這本書中的內容,是這樣說功:太極生兩儀,即是無極變成陰陽太極(我們看到的陰陽魚圖是陰陽太極圖),陰陽變四象,即成五行,五行又分干支。這裡面的每一步劃分都是太極生兩儀的表現,我們必須弄明白每一個步驟的變化含意,所以我建議您可以去看看莫亞著的《四柱預測真途》一些簡單的答案您在此書就可以得到解釋
懂周易的給算下天干地支八字,謝謝
八字是
坤造:壬辰 辛亥 癸酉 丁巳
易經裡面沒有天干地支為啥測八字都說來源易經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017年2月25日按照周易中的天干地支是什麼日子
陰陽曆法換算,儘管有不少專家學者曾經苦於尋找一個固定的程式,但至今仍沒有結果。目前只能參照1993年出版的《中美天文萬年曆》一書,但書中精確的天文日月時間只從1900到2010年,因恐2011後時間誤差超過一分鐘,不夠精確,不敢印出。其中主要的..
天干地支哪個組合最好?
十天干 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已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周易,易經我知道是一個,是誰寫的講那麼多東西八卦什麼天干什麼的,
傳說伏羲建立先天八卦,天干地支誰發明的無法考證,如商朝都用天干為帝王年號,太甲,帝辛是紂王,周文王建立後天八卦,周人起周易,春秋戰國有了易傳。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