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和地支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天干地支的與五行的關係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巳(蛇)屬陰火,南方;午(馬)屬陽火,南方。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辰(龍)、戌(犬)屬陽土,中央;醜(牛)、未(羊)屬陰土,中央。 甲為棟樑之木,乙為花果之木,甲乙東方木。丙為太陽之火,丁為燈燭之火,丙丁南方火。戊為城牆之土,己為田園之土,戊己中央土。庚為斧鉞之金,辛為首飾之金,庚辛西方金。壬為江河之水,癸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鬆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齧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戌時,戌”就是沒有牙齒的意思。狗沒有了尖牙利齒,就沒法磨碎食物,就意味著餓死故戌屬狗。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幹、支的五行屬相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龍 ▪ 06己巳木蛇07庚午土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雞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豬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龍 ▪ 18辛巳金蛇19壬午木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雞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豬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龍 ▪ 30癸巳水蛇31甲午金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雞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豬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龍 ▪ 42乙巳火蛇43丙午水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雞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豬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龍 ▪ 54丁巳土蛇55戊午火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雞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豬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天干地支與五行的關係?

天干 :

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戊陽土,己陰土;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 陰水 ;

地支:

寅陽木,卯陰木;辰陽土,巳陰火;午陽火,未陰土;申陽金,酉陰金;戌陽土撫亥陰水;子陽水 ,醜陰土;

十二生肖跟天干地支的關係是啥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0天干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地支以地支來代之生肖:子(鼠) 醜(牛) 寅(虎) 卯 (兔)辰(龍) 巳 (蛇)午(馬) 未(羊) 申 (猴)酉(雞) 戌(狗) 亥(豬)依次對應。 天干地支紀年: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輪迴。干支紀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開始。公元紀年的一年以立春為界前後分屬不同的干支紀年。

贊助廣告

要是到是什麼年,可以看紀年法倆字後面的地支是什麼字,如是罰子”便是鼠年 以此類推。

干支與時間的關係?

推算年: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干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推算千萬年。

去了這個網站 你什麼都懂了jiangzhanyong.com/2007/01/ganzhi-jinian-156.html

天干地支是指?分別是指什麼時辰?十二天干與地支有什麼關聯?

“天干地支”又稱“乾枝”。前人有云:“天干,猶木之幹,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可見稱為干支的原始用意。天干的數目有十位,它們的依次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目有十二位,它們的依次順序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的干支與時間

干支歷和農曆是兩套不同的歷法。干支歷又稱甲子歷,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曆,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作為曆法已施行了數千年,它完全參照黃道地日關係建立,以立春為元旦,一個迴歸年為一年。在當代農曆借用干支紀年,以正月初一為起點,這是籠統的標註;“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中國古代曆法》一書中指出,干支紀年是從立春起算。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干支歷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干支歷主要由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 干支紀年以天干和地支組成共60個干支紀年(詳見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見下文五行、屬相),以此往復,60年為一個輪迴。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干支紀年一個週期的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週期;一個週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所以每60年為一週期)。如1644年大概為甲申年,60年後的1704年同為甲申年,300年後的1944年仍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對應,因公曆和干支歷是不同的歷法,年份起點不同。 干支紀月是由十二辰紀月發展而來,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由此知干支發明之初就是:幹用於紀日,支用於紀月。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紀月,即為月建。在以鐘表盤面理解日月五星的執行時,我們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會時的辰位。古代曆法選冬至日且日月相會日(月朔日)為對應於“子”刻度,月針繞行一週約27天多,但此時作為太陽視運動的年針已前行了約一個刻度,月針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趕上太陽進行日月相會,這時就相會於“醜”刻度,這樣日月相會日就會逐步發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確定月建。不同朝代年歲開始的月建地支不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這個是夏曆。而商曆是正月建醜,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醜,三月建寅。秦歷是年開始於建亥,但仍稱十月。至漢武帝改歷,才複用夏正,就是正月建寅為歲首(武則天改過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干支紀月自官方到民間一直有使用!以敦煌出土的北宋《雍熙三年(986)丙午歲具注歷日》(伯3403)為例,各月起始點的定義,並非曆法中的朔日,而指的是各月節氣,此故,二月就定義成從驚蟄(二月節)至清明(三月節)前一日,餘類推。敦煌具注歷以節氣為各月之始的規矩,或已有相當久遠的歷史。但從現存各漢簡殘歷中,均可見到以朔日作為各月月建起點的情形。 干支紀月的推算較為容易,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經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有歌訣為證(寅月為正月,寅為虎,又稱“五虎遁元”):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幹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幹從丙上起。乙庚之歲戊為頭,——逢年幹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幹從戊上起。丙辛必定尋庚起,——逢年幹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幹從庚上起。丁壬壬位順行流,——逢年幹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幹從壬上起。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幹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幹從甲上起。 為了便於推算,把他們的關係歸納於此表: 年天干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己 丙寅 丁......餘下全文>>

起名時所說的五行地支天干都是什麼關係?

五行與天干的對應關係:

木→甲乙、火→丙丁、土→戊己、金→庚辛、水→壬癸。

五行與地支的對應關係:

木→寅卯、火→巳午、土→辰醜戌未、金→申酉、水→亥子。

大運是天干還是地支

看大運吉與不吉,關鍵是地支,輔助參考是天干。綜合考慮大運對喜用神是否幫扶,就能看出這個大運好或不好。但這個僅僅是籠統參考。

如要細看,則一運十年,前五年與後五年是分開看的。比如壬戌運,前五年是壬運,再輔助參考地支戌土。明顯的是,壬水是用神,但是戌土剋制了壬水,所以對命主幫扶的力度就小了,但畢竟還是在幫,所以以吉論。而後五年,則主體看戌土,再輔助參考壬水。土畢竟克水,所以以不吉論,只是不吉的程度稍微打了折扣。

地支與時辰的關係

十二地支同時又代表十二時辰。

在古代,並沒有二十四小時的概念,人們只把一天劃分為十二時辰。

當然,為了更加精確,所以還有刻的計時法,一晝夜十二時辰分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

這與現代的一刻為15分鐘是不同的,但有類似。

午時三刻,夜半子時,等等,均是十二地支時辰中的人們經常能接觸到的較為熟悉的說法。

所謂午時,即現代時鐘的11:00—13:00,而以 12:00對應正午時,是古人認為一天中最晝的時間點。

夜半子時,其實就是半夜 24:00,也就是古人認為最夜的時間點,而23:00-1:叮0,就屬於子時。

需要強調說明的是,古代並沒有二十四小時的概念,只有十二時辰的概念,炎黃是在用現在時間的標準,來說明古代十二時辰的分隔點。所以今日的 23:00,在古代認為已經是明日的開始,所以大家不要因為現代的時間23:00屬於今日,而認為還是屬於今日,這種概念屬於以今混古,是不可取的。

十二支對應的十二時辰如下:

子23:00-1:00、醜1:00-300、寅3:00-5:00、卯5:00-7:00、辰7:-9:00、巳9:00-11:00、午 11:00-13:00、未13:00-15:00、申15:00-17:00、酉17:00-19:00、戌19:00-21:00、亥 21:00-23:00

相關問題答案
八字天干和地支的關係?
天干和地支的關係?
天干與地支的關係?
六氣和地支的關係?
亥水和地支的關係?
天干和五行的關係?
五行和地支的關係?
日主天干和地支的區別?
天干和地支的作用?
天干見地支的生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