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姓的來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劉姓的來源

劉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於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後代稱劉氏。

②源出於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後,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後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③源出於姬姓。春秋時,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於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後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於開劈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你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於建基立業。

贊助廣告

劉姓家族較複雜 組成分子達五群

這個家族,組織情形也比較複雜。據考證,他們的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滯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婁氏之改姓、項礌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關於劉姓的得姓經緯,有一部《泰和劉氏先得錄》的序文,記述得最為清楚:“惟劉姓出自祁,其後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事夏孔甲為御龍氏,子孫在商更為豕韋氏,又更為唐杜氏,至周又更為杜氏,杜氏生士薦為士師,因官命氏,又更為士氏,至晉,士會入秦,雖復歸於晉,而子孫留秦者,遂稽劉累之名別姓劉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聖君唐堯,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嚳之後,乃是黃帝的姬姓子孫。因此,追本溯源,的劉姓家族,很顯然也是最為道地的黃帝子孫。

贊助廣告

另外,在黃帝的其他子孫之中,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也還有一支以劉為姓的。該書指出:“周大夫食採於劉亦為劉氏,康公、獻公,其後也”,而這項文獻所謂“周大夫”,經過歷來許多學者的考據,已知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後裔,在周成王的時候,被封於劉邑,也就是現在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地方。換言之,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劉氏,是發於源河南。

那麼,上述源自帝堯的劉氏,最初又是發源於何處?《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陶唐氏之後,受封於劉,其地今定州唐縣”,就明白指出了這一支劉氏的老家是在現在的河北省唐縣。

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是出身於源自帝堯的那一支。據考證,這一支劉氏,初期是繁衍於現在的陝西、甘肅一帶,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時代,開始向河南及江蘇播遷。其中,輾轉遷移到江蘇豐、沛之地的子孫當中,有一位叫作劉端的人,生了4個兒子,依次為伯、仲、邦、交。老三劉邦,就是後來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寶座的漢朝開國之主劉邦。

劉邦以一介平民東征西討地打下了天下之後,很快地分封同姓於各地。於是,其後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處為劉氏家族札下穩固的基礎,形成了2000多年以來劉氏在每一處地方的盛況。據說,有漢一代,劉氏的皇親國戚是分佈於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到了第16世紀的明、清之際,劉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處,大致就是《中華姓府》一書所詳列的彭城、沛國、弘農、河間、中山、樑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堂、高密、竟陵、長沙、河南等地。

劉姓的歷史

劉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於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後代稱劉氏。

②源出於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後,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後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③源出於姬姓。春秋時,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於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後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於開劈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你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於建基立業。

劉姓資料 10分

劉姓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

起源演變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

中華劉姓始祖苑。

河南魯山。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劉累生於夏朝後期,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3] 。劉累在為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後來,由於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2、源於姬姓的劉氏形成於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3、外族的改姓

(1)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即皇帝位後,接受戍卒

劉邦

婁敬定都關中的建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長安,並因此賜婁敬姓劉。

(2)西漢初年:匈奴族劉姓。當時,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為妻。冒頓姓攣,但按照匈奴貴者皆從母姓的習俗,攣氏子孫皆姓劉。

(3)魏晉十六國時期:匈奴族的一支為爭取中原人民的支援,自稱是漢朝公主與匈奴單于的後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劉。他們先後在今山西、陝西、內蒙地區建立了漢、前趙和夏三個政權,後定居河南。史稱“河南劉氏”。前趙的建立者劉淵即是匈奴貴族。

(4)北魏“勳臣八姓”之一有獨孤氏,孝文帝於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於496年實行漢化改革,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為劉氏。

(5)唐末五代時期,突厥別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稱是劉邦的後裔。五代十國中的後漢政權和北漢政權就是由沙陀劉氏建立的。

從西漢初期的匈奴貴族內附,南北朝的鮮卑族進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滿洲八旗漢化,這期間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劉姓。華北地區,尤其在河南地區的劉姓含有匈奴、鮮卑人的基因;東北地區的劉姓主要摻和了滿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遷徙分佈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

公元前300多年前,劉姓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國時有個叫會的晉大夫,他有子孫留居秦國,稱劉氏。至戰國後期,秦國滅了魏國,劉氏宗族隨秦軍進入魏國都城大梁,即今河南開封。他的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

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皆有劉氏。西漢初累計皇子封王30餘人,封侯者達400餘人。漢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結果使劉姓貴族遍佈於大江南北,他們各據一方,很快成為各地有權有勢的大家族。總之劉姓以皇族為主脈,經歷大漢400多年的繁衍發展,人口急劇增加,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劉姓人口仍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地區,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區。此外,湖北荊襄地區、湖南長沙地區、江西九江地區也有劉姓望族。

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戰亂,中原劉姓與其他姓氏一樣,為避戰亂,向南方、東南和西南遷移,部分遷往日本和朝鮮半島。從東晉到唐朝,中原地區向......餘下全文>>

關於姓劉的研究報告

劉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一個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劉姓在韓國亦有分佈。另外,根據日本可查檔案記載日本第三大姓高橋氏出自中國劉姓,為劉邦後裔。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劉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劉姓來源:   1 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堯(伊祁放勳)之後,受封於劉(今河北省唐縣),建立祁姓劉國,後裔因以為氏。裔孫劉累,能馴化龍,侍奉夏後,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為御龍氏。此為祁姓之劉。史稱劉氏正宗。   2出自祁姓士氏,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公元前1021年),周公輔政,唐國國君(劉累後裔)協同殷國武庚一起作亂,被周公誅.把唐國國君改封到杜原(今陝西西安市南杜陵)建杜國,最後一任國君杜伯周宣王時無罪被殺,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到晉國,隰叔子杜蒍在晉國任士師之職,後以官職為氏,稱士氏。其孫晉國大夫士會因國內動亂出奔到秦國,士會後來又回到國內,但有兒子留在秦國,留在秦國的後裔恢復劉姓。   3出自姬姓。其源頭有二:一說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王季之子(周成王叔祖父)於劉邑(今河南偃師西南劉聚,相傳為劉累故居,因得名),其後裔以邑名為氏,形成姬姓之劉。另說是:東周時期,周匡王姬班封其小兒子到劉邑建立劉國,號稱劉康公。其後代亦以國為氏,是為姬姓劉的又一來源。這兩支姬姓劉氏後代均無顯族。   劉姓,以邑為氏,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在6456萬,稱得上是“遍地流(劉)”。劉漢王朝共歷四百二十六年之久,劉姓人口在西漢年間就有十多萬,在全國五千多萬總人口中佔有相當的比例。當時就已經成了大姓。   從明末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歷史上劉姓起源於哪裡 50分

劉姓的起源是哪裡?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歷史來源 ① 源出於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後代稱劉氏。 ② 源出於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後,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後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③ 源出於姬姓。東周時期,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於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後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於開闢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稱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於建基立業。 [編輯本段]遷徙分佈 劉姓,以邑為氏,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在6000萬以上,稱得上是“遍地流(劉)”。按史書記載,有五處源起: 1、帝堯陶唐氏(伊祁氏、伊氏)之後,受封於劉(今河北省唐縣),後裔因以為氏。裔孫劉累,能馴化龍,侍奉夏後,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為御龍氏。此為祁姓之劉。 2、西周時,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子孫以邑為氏。此為姬姓之劉。 3、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音mo du墨讀)為妻,冒頓姓攣 (音luan di鑾低)。按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姓,所以攣 氏子孫皆姓劉。五胡亂華時漢國建立者劉淵就是匈奴貴族。 4、劉漢王朝曾賜項氏、婁氏為劉氏。 5、劉漢王朝共歷四百二十六年之久,劉姓人口在西漢年間就有十多萬,在全國五千多萬總人口中佔有相當的比例。當時就已經成了大姓。 從明末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求關於劉姓的傳說故事

劉氏的來源主要有三:

1、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3、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

一、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於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

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劉姓是贛南客家的大姓,也是有資料可查最早南遷到贛南的漢姓大姓氏。至於劉姓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晉襄公死後,其兒子夷皋還小,大臣們都主張立晉襄公的弟弟公子雍為晉君。於是執政大臣趙眉派人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晉襄公的夫人繆贏知道此事後,天天抱著太子夷皋去宗廟裡哭鬧。趙眉等人被她鬧得沒辦法,只好立小孩為晉君。這時公子雍已經由秦軍護送來到邊境,趙盾就親率晉軍去阻擋。秦人一見趙盾出爾反爾,非常惱火,雙方在令孤一帶交戰起來。秦軍準備不足,打了敗仗。而由趙盾派去接公子雍的士會也只好留在秦國。其後裔也就成為了劉氏-----意思是有“留”成劉姓。

==================================

劉姓為古帝堯的後裔之姓。堯姓祁,傳說堯的後裔祁劉累為夏養龍,因飼養不善,死了一條母龍,他怕夏帝懲罰,就偷偷逃到河南,他的子孫就以劉為姓,這是中國最早的劉姓。劉累後裔中的一支被周成王封為杜伯,杜伯兒子的曾孫士會因國內動亂逃到秦國,士會後來又回到國內,但有兒子留在秦國,留在秦國的後裔恢復劉姓,居住在今陝西一帶。西漢時,劉邦賜劉姓與一些少數民族和項伯之族,後劉邦與匈奴結親,將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為妻,因匈奴跟母姓的習慣,所以匈奴人有許多均姓劉。由於漢朝的強盛,劉姓人口也隨之極大的發展起來,早期劉姓主要在北方發展繁衍,晉朝開始劉姓遷往福建,約在唐朝時遷往兩廣。在中國歷史上,劉姓稱王稱帝者多達66人,先後建立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後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共歷時650多年,是中國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劉姓掌握政權時間久,享有特權,是人口能夠得到大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劉姓湧現的人才也非常多。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賓客數千人編寫《淮南子》,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劉歆父子,為中國目錄學之祖,還有訓詁學家劉熙;東漢有書法家劉德升;三國時魏有哲學家劉劭;魏晉時有數學家劉徽;西晉有將領、詩人劉琨,及“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東晉勇將劉牢之;南北朝時劉姓多文人,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其著有《文心雕龍》,學者、文學家劉峻;隋代,有經學家劉炫、劉焯,農民起義領袖劉元進;唐代理財家劉晏,史學家劉知幾,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詩人劉長卿,散文家劉蛻;北宋史學家劉恕;南宋有詞人劉過,畫家劉松年;金國有文學家劉迎;元代有學者劉因,紅巾軍首領劉福通;明清時代劉姓有許多人奮起反抗封建壓迫,如劉通、劉六、劉七等等,此外,畫家劉鈺,詩人劉體仁,小說家劉鶚;現代有詩人劉大白,文學家、語言學家劉半農,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志丹,共產黨員劉胡蘭等等。劉姓......餘下全文>>

關於劉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河南魯山。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2、源於姬姓的劉氏形成於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3、外族的改姓。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公元前300多年前,劉姓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

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皆有劉氏。但劉姓人口仍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地區,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區。此外,湖北荊襄地區、湖南長沙地區、江西九江地區也有劉姓望族。

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戰亂,中原劉姓與其他姓氏一樣,為避戰亂,向南方、東南和西南遷移,部分遷往日本和朝鮮半島。從東晉到唐朝,中原地區向南方和東南地區的移民從未間斷,移民越來越大,地域越來越遠。

唐宋時期,劉姓已遍佈大江南北,“遍地劉”已初步形成。劉氏開始遷往兩廣,唐末中原人口大批移民福建,這也包括劉姓人群。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河南宣撫使劉龍第七子劉開七,在廣東潮州任官,子孫遂居於興邑,人丁興旺,支派益繁,後又自興寧分散至許多地方。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江西、山東、河北五省,人口約佔劉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佈於湖南、遼寧、湖北、黑龍江和安徽,這五省的劉姓又集中了26%。四川和河南均居住了劉姓總人口的10%,為劉姓並列第一大省,分別佔省總人口的5.5%和6%。全國形成了華北、四川、華中、東北四大塊劉姓人口聚集地區。

關於劉氏的來歷

一、得姓來由

劉氏為全國第四大姓。據史籍記載,它的源流較多,其中最古老一支源頭,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期。黃帝之玄孫,陶唐氏帝堯(名伊祁放勳),他的第九個兒子源明,受封到劉地山西平陽(今山西臨汾縣),以地為氏,故為劉姓。所以劉姓以帝堯為太始祖,“源明”為大始祖。?

史書又記述,周成王姬誦,封王季兒子於劉邑(河南偃師西南劉聚),其後裔以邑為姓;東周末年,周匡王姬班,把他的小兒子封到劉邑號稱劉康公,兩者均成為源於姬姓之劉。?

同時又有賜姓劉的。項羽在鴻門設宴款待劉邦,范增指示項莊席間舞劍,藉機謀害劉邦,項伯暗使劉邦隨從樊噲入帳對舞,救了劉邦。劉邦登基後封項伯為射陽侯,賜姓劉。另有齊人婁敬勸說劉邦建都長安,被劉邦重用,封他為關內侯,也賜姓劉,改名為劉敬;還有一個東漢舞陽人王常,起兵反王莽,積極支援劉秀,參加了昆陽大戰,立了大功,後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

還有三國蜀將劉封,原姓冠,因為劉備收他為養子,改姓劉。再者少數民族也有改姓劉的,又還有一些冒姓劉的。?

上杭劉氏出於黃帝,陶唐氏帝堯裔孫。劉氏舊譜序記述:昔先王建德以立基,賜土以立國,因生以授姓,俾本支百世相聯,族屬不散,以報祖功而傳子孫者也。俾姓大始祖源明,出於堯,終於虞之世,以陶唐為號。陶唐後有累公,學養龍,為養龍氏。從事夏孔甲,能飲食龍,夏嘉之,賜曰御龍氏。以代豕韋之國,尋遷魯國,至商復承其國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後杜伯之子隰叔去周適晉,為士師,以官為士氏,至士會由晉奔秦,後士會歸晉,惟據秦不歸者,複姓為劉氏。迨後劉清遷沛,至劉執嘉有子四:名伯、仲、季、交。劉季由以平民崛起為天子,漢朝分封劉姓,劉氏支派蔓延天下。?

二、郡望、堂號、家訓

關於郡望堂號,譜序中也有記述。其郡望有彭城、中山、琅琊、沛國、弘農、河間、樑郡、頓紅、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堂、高密、竟陵、長沙、河南計25望。彭城為最著。?

劉姓堂號亦不少,其中最普遍的有:彭城堂、正字堂、藜閣堂、敦睦堂、後繼堂、懷賢堂、繼崇堂。劉氏堂聯(又稱祠聯)也很多,內容大都為姓氏來源,先祖業績勳功等,如:?

藜閣家聲遠;彭城世澤長。?

彭城世澤;鐵漢家聲。?

彭城世德;祿閣家聲。?

祿閣校書,藜焰照十行之簡;?

玄都種樹,桃花賦千植之詩

除泛指劉姓郡望家聲,又有專為表彰先祖——西漢著名學者劉向和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劉禹錫造詣高深的。?

漢景帝劉啟,他的薄、王兩皇后生14子,其名順序為榮、德、闕、非、轍、端、組、勝、法、越、奇、乘、舜、煙,除轍繼位稱帝外,其餘皆封郡王。景帝作有家訓詩,漢亡,皇室各支裔孫紛紛散居各地,他們都把此詩作為教育兒孫的傳家寶。明萬曆二年,舉人劉連城認為皇帝家訓無普遍意義,他為家譜寫了一首家訓詩,後世留傳很廣,有一定影響。其詩曰:??

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

天公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

三、劉、唐、杜、範同出一源

唐詩人杜甫曾作過這樣兩首詩:其一《敬寄族弟唐十八》“與君陶唐後,盛族多其人,聖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開頭一句刻意指明杜姓與唐姓同宗,同是陶唐氏的後裔;其二《重送劉十弟判官》“分源豕韋派,別酒雁賓秋,年事推兄黍,人才覺弟優……。”這是杜甫與劉十弟以宗兄弟相稱,話別的詩。據史載,唐姓的主要來源有四:最早一支是帝堯之子丹朱,舜時封丹為唐侯,今湖北隨州一帶建唐國,裔孫以唐為姓;二支是源明18世孫劉累,後裔商朝時被封到豕韋(河南滑縣)稱豕韋氏,後徒居......餘下全文>>

關於姓劉的來源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

相關問題答案
關於劉姓的來源?
關於郭姓的來源?
關於曾姓的來源?
關於鄒姓的來源?
關於鄭姓的來源?
關於趙姓的來源?
關於許姓的來源?
關於何姓的來源?
關於程姓的來源?
關於黃姓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