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食物是否染色?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市面上賣的很多食品都是經過染色而成的,那麼該如何鑑別食物是否染色呢?下面就跟著中國品牌...
如何鑑別食物是否染色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市面上賣的很多食品都是經過染色而成的,那麼該如何鑑別食物是否染色呢?下面就跟著中國品牌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www.chinapp.com中國品牌網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朱張金因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成為接受媒體採訪最多的代表之一。這位來自浙江省海寧市斜橋鎮華豐村的黨委書記,花了6年時間,蒐集了300多種“化妝”食品。朱張金在兩會期間揭開了一些食品的“化妝術”,其中有一項實驗讓人印象深刻:他將10粒黑色花生放入一杯清水中,只見一縷縷深紫的顏色不斷從花生中漂散開來,不到3分鐘,整杯水變成黑色。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比如洗草莓時水呈紅色,洗黑米時水變黑,人們不禁懷疑,食物掉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為此,記者專訪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
朱毅告訴記者,食物掉色其實是種很常見的現象,它主要是由食物中色素溶解引起的。食品色素按其溶解性可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色素很容易遇水溶解,發生掉色。第一,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黑大豆、桑葚、紫薯、紫甘藍、草莓、藍莓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素。因此,這些紫黑色食物遇水掉色,並不一定說明是被染色,很可能是其天然的顏色。第二,食物的完整程度也會影響其掉色程度,比如完好的草莓基本不掉色,而破損的草莓則掉色嚴重。第三,水溫越高色素溶出越快,比如黑花生泡在冷水裡,大約1分鐘就會溶解出色素,放入60℃的熱水中只需要幾秒鐘就能把一杯水染成紫黑色。花青素除了能給食物提供美麗的顏色外,還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人體更好地對付氧化給健康帶來的威脅。
但有些食物掉色需要謹慎對待。幹海帶等乾菜呈幹褐色才正常,過分翠綠則要小心,如果洗的時候發生掉色,很有可能是被染的,這是因為各種綠色蔬菜的顏色主要來自於葉綠素,而葉綠素是脂溶性色素。此外,富含番茄紅素的西紅柿、富含辣椒紅素的紅辣椒等如果在水中發生掉色,則說明含有人工色素,因為黃色、橙色、紅色食物的顏色都源於類胡蘿蔔素家族,這類色素也屬於脂溶性色素,不會遇水發生掉色。
如何鑑別染沒染色
消費者該如何鑑別食物染沒染色呢?朱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鑑別。
看外觀。黑米、黑芝麻、黑花生等天然食物的黑色籽粒顏色深淺不很均勻,有的顆粒深一些、有的顆粒淺一些。擦去浮塵,種子表面應有光澤,不發烏髮暗。而染出來的黑色深淺一致,表面沒有自然的光澤。
剝掉外皮看顏色。黑色糧食類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花生除去種皮,裡面應該是淺色的,如果剝皮後發現,內側也有顏色,可以推斷是經過了染色。
在白紙上劃線。用黑芝麻、黑豆等在紙上劃一道,如果顏色很淺或者沒有,就說明是沒有染過色,如果顏色很深像鉛筆印一樣,十有八九是有問題的。
泡水。正常的黑芝麻經冷水浸泡不會馬上就變色,慢慢才會有顏色滲出,這種顏色不是純黑色,而是略帶紅色,且是透明的。染出來的黑芝麻等會很快掉色,而且水溶液是純黑色、不透明。
水裡加點醋或鹼。黑色食品所含的花青素類色素有一個特殊的性質:遇酸變紅,遇鹼變藍。比如,在浸泡黑米的水中加入適量的醋,顏色就會變成深粉紅色,如果新增一定量的鹼或者泡打粉,顏色又會變成藍紫色。葉綠素遇酸會褪色變成淺橄欖綠。買到翠綠色海帶、裙帶菜等乾菜,只要加醋煮一下,如果不變色,就可判斷綠色是染出來的了。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