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的來歷?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關於拖鞋,清人徐珂認為:“拖,曳也。拖鞋,鞋之無後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輕便也。”這種“任意曳之”的定義,正反映出拖鞋無拘無束極其休閒的精神

拖鞋的來歷

關於拖鞋,清人徐珂認為:“拖,曳也。拖鞋,鞋之無後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輕便也。”這種“任意曳之”的定義,正反映出拖鞋無拘無束極其休閒的精神。就拖鞋本身來說,無遮無攔的,往腳上一套就行了,無疑是對腳的解放;鞋再怎麼合腳,對腳都是一種壓迫、一種限制,一不小心還會逼出“腳臭”來。在現實生活中,拖鞋不光能使人的腳擺脫桎梏,似乎更能將人們的精神從極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中解放出來。

    最初的拖鞋,木製的多,木製拖鞋也稱為“木屐”、“趿拉板兒”或“呱噠板兒”。“呱噠板兒”一般以質地堅硬的木板做成,多用帆布帶、革帶或塑料帶做腳襻。穿著走路時會發出“呱噠、呱噠”的聲響。隨著時代的發展,再加上穿著不太舒適,故現在市區的家庭中這種木屐已經見不到了。據東方朔《瑣語》載:“春秋時介之推逃祿自隱,抱樹而死,文公撫木哀嘆,遂以為屐。”可見,當初載入史書的“拖鞋”,只是出於對死者的悼念,與休閒無關。“呱噠板兒”最早盛行於我國南北朝時期,謝靈運曾經對其進行過改造,故也稱“謝公屐”。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有一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說的就是這種木屐。《紅樓夢》裡的多情公子賈寶玉經常穿的也是這種木質拖鞋。至於木屐如何流落民間又漂洋過海到了日本,則不得其詳。有野史從平民角度出發,說木屐“各處皆雨時所用,閩人亦然。粵人則不論晴雨,不論男女,皆躡之”,到了清“光緒、宣統年間,滬之男女,夏日輒喜曳之”,已經是近現代的事情了。

   20世紀50年代,第一雙塑料拖鞋在法國問世,是拖鞋史上的一次革命運動。我國在1960年也生產出塑料拖鞋。時至今日,塑料泡沫乃是製造拖鞋的主要材料。泡沫拖鞋,廉價而且耐用,讓拖鞋更加“平易近人”。

   近年來,在崇尚自然和環保風氣推動下,以皮、木、竹、麥稈等天然材料製造的拖鞋,開始在我國大行其道。眼下的拖鞋更以涼爽、保健、安全、時髦為特點,湧現出空調拖鞋、沐浴拖鞋、沙灘拖鞋、保健拖鞋、時裝拖鞋、居室拖鞋等概念。這些形形色色、五彩紛呈的拖鞋,如一道道閒暇自如、優雅瀟灑的休閒風景,營造出浪漫多情的夏日情趣。

   或許正是廉價和輕便造成了拖鞋無法出席正規場合、無法走上臺面的不良印象。如今,拖鞋已開始“進軍”寫字樓,只是不知道,我們能不能打破拖鞋與散漫作風的聯想,大家都能自由自在、輕輕鬆鬆地穿拖鞋上班。如果大家都在辦公室門口備好拖鞋,進門時換上,不是更加輕鬆時尚嗎?

相關問題答案
過年的來歷主人公是誰?
怎麼去除拖鞋的臭味?
端午節的來歷有哪?
諾貝爾獎的來歷是什麼?
男生送女生拖鞋的含義?
五星紅旗的來歷及含義?
國徽的來歷和含義?
中秋拜月的來歷是什麼?
兒童節的來歷是什麼?
名字的來歷作文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