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瓊耳:傳承傳統文化不能只靠“元素”?
雖然自己同胞的很多作品中大量運用了龍和偉人的元素,但蔣瓊耳認為地道的中式設計不該追求這種表面文章。 她說,我們想做得更深入。 這位35歲的設計師
蔣瓊耳:傳承傳統文化不能只靠“中國元素”
雖然自己同胞的很多作品中大量運用了龍和偉人的元素,但蔣瓊耳認為地道的中式設計不該追求這種表面文章。
她說,我們想做得更深入。
這位35歲的設計師從小就接受經典薰陶。她的外祖父是一位有名的畫家,父親是建造了上海博物館的建築師。在孩提時代,她就跟程十發和韓天衡等知名藝術家學習畫畫和書法。在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學成歸來後,她就成為了一名畫家和設計師,與“永恆印記”(Forevermark)和愛馬仕(Hermes)等大品牌合作。
與愛馬仕的合作孕育了“上下”,這是2008年蔣瓊耳與愛馬仕合作創立的中國奢侈品牌。雖然“上下”有時被稱為愛馬仕旗下的中國品牌,但蔣瓊耳說她才是“上下”產品的“頂樑柱”,她的管理和設計團隊也完全獨立於愛馬仕,團隊成員大部分是在西方受過教育的中國人。
“上下”也銷售一些服裝,但最著名的產品是手工藝家居用品,包括印度檀香木桌和外加一層竹編的陶瓷茶杯。這些東西在“上下”的上海精品店銷售,今年晚些時候他們還將在巴黎再開一家店。
蔣瓊耳一邊喝著普洱茶,一邊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講述她學習書法的經歷和“上下”的擴張計劃,以及為何中國需要讓文化“驚喜”與經濟增長齊頭並進。以下是經過編輯的訪談摘錄:
《華爾街日報》:生長於藝術世家對你有什麼影響?
蔣瓊耳:孩子就像是白紙,所以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同涓涓細流。我完全沉浸在了藝術中,我畫畫、練書法,看他們創作藝術品。他們都崇尚自由灑脫,一心追求藝術,不看重金錢和名利。
我和哥哥是(程先生和韓先生)最小的學生。六歲的時候我還不懂,但現在回想起來,我意識到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師,不但傳授技巧,而且還教我們人性價值觀的問題,比如“藝術是個性的寫照”。
《華爾街日報》:在巴黎求學的經歷有什麼收穫?
蔣瓊耳:它打開了我的思維。我學到了一加一不等於100,因為和數學不同,藝術並不是客觀的東西。以前我深受中國傳統的影響,因為從小就開始學習國畫。中國教育注重的是重複練習,所以換個體系會給人更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