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區別?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區別是居士是受過三皈五戒,在家裡修行的佛教信徒,而皈依弟子是隻受過三皈,沒有受到過五戒的信徒,相當於半個居士,皈依弟子是成為居士的前提。
居士是什麼
居士是舊時出家人對在家通道信佛的人的泛稱,廣義上所有皈依佛門的信徒,包括居士都通稱佛家弟子,沒有出家的佛家弟子稱居士,已經出家的佛家弟子稱僧尼。
居士一詞,最早出現於《禮記·玉藻》:“居士錦帶。” 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稱謂,佛教傳入中原後,被用翻譯入佛經,形容在家修佛的人,後來常用於佛教稱呼。
據說釋迦牟尼成道後廣收僧俗弟子,並根據當時的實際和佛教發展的需要,對僧伽和居士的地位、職責等作了相應的規定,居士具有禮敬、供養三寶,護持佛教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