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碼判定進口嬰兒奶粉產地 此法不準確?
近日,一則被無數次轉載的網帖稱:“通過條形碼字首可辨識進口奶粉原產地:45—49代表日本,940—949代表紐西蘭,87代表荷蘭,690—694代表中國大陸……”很多媽媽信以為真,將其視作辨識進口奶粉原產地.....
條形碼判定進口嬰兒奶粉產地 此法不準確
奶粉條形碼亂象
●網傳看條形碼字首可知奶粉原產地,部分媽媽以此方法購買奶粉
●廣州質監部門稱條形碼只代表註冊地,不能判定奶粉進口或國產
■新快報記者張曉丹見習記者馮豔丹
近日,一則被無數次轉載的網帖稱:“通過條形碼字首可辨識進口奶粉原產地:45—49代表日本,940—949代表紐西蘭,87代表荷蘭,690—694代表中國大陸……”很多媽媽信以為真,將其視作辨識進口奶粉
網傳看條形碼判定進口嬰兒奶粉產地
網傳的“進口奶粉原產地識別方法”,是指看進口奶粉外包裝的條形碼字首,“00—09代表美國與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0—694代表中國大陸;489代表中國香港;760—769代表瑞士;940—949代表紐西蘭;87代表荷蘭,93代表澳大利亞……”。不少媽媽紛紛跟帖稱,會按此識別方法替寶寶選擇進口奶粉
“聽到這個小竅門後,我趕緊去看進口奶粉罐上的條形碼,結果發現,號稱‘原裝進口’的進口奶粉,條形碼字首竟是693,不就是國內分裝嗎?”張女士說道,她寶寶長期食用的某品牌“金裝”奶粉在其罐裝上清晰註明了“原裝進口”和“原產地:紐西蘭”字樣,但是,條形碼字首卻是“693”,“‘69’開頭的商品應該屬於國內生產,進口貨對應的條碼字首就不應該是“69”,這個識別原產地的方法到底靠不靠譜?我買的到底是國產奶粉貨還是進口奶粉啊?”張女士顯得有些著急和煩惱。
部分國家和地區條形碼字首
00-13美國
30-37法國
539愛爾蘭
958中國澳門
400-440德國
45-49日本
471中國臺灣
489中國香港
50英國
54比利時
57丹麥
690-695中國
73瑞典
76瑞士
80-83義大利
84西班牙
87荷蘭
880韓國
93澳大利亞
94紐西蘭
為求證張女士所述的情況是否普遍存在,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內多家奶粉銷售店和超市,發現有的品牌適用於“原產地識別法”,有的品牌則不適用。部分品牌奶粉的條形碼存在“生產國相同,條形碼開頭不同”、“生產國不同,條形碼相同”、“原裝進口,條碼顯示國產”等現象。
“亂象”1
生產國相同,條形碼不同
太古匯Ole'超市“明治”嬰幼兒配方進口奶粉和“澳優能力多”嬰幼兒配方進口奶粉均標明“原裝進口”,且標籤上的“生產國”一欄標示:澳大利亞,但“明治”的條形碼卻以490開頭,“澳優能力多”則以933開頭。
為何同一生產國,條形碼字首各不同呢?該超市店員表示,澳大利亞進口的進口奶粉都是933開頭的,“至於明治奶粉為何是490開頭,我就不太清楚了。”
“亂象”2
生產國不同,條形碼相同
在樂購超市銷售的惠氏“啟賦系列”奶粉,外包裝標稱“原裝進口”,原產國為愛爾蘭;惠氏金裝S-26同樣標稱“原裝進口”,原產國為新加坡。兩種奶粉的原產國並不一樣,而條形碼字首卻均為“300”。
另外,太古匯Ole'超市銷售的百立樂金裝嬰兒配方奶粉標稱“瑞士製造”,條形碼以“942”開頭。而記者在某嬰幼兒用品店發現,同樣以“942”開頭的新怡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卻稱“100%原裝原罐紐西蘭進口”。
“亂象”3
標原裝進口,條碼顯示“69x”
新快報記者在暗訪中還發現,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雅培嬰幼兒奶粉均在外罐顯著標明“原裝進口”。其中“雅培金裝小安素”系列為“新加坡原裝進口”,“喜康力”系列為“紐西蘭進口”,但條形碼均以“693”開頭。還有,安嬰兒無乳糖嬰兒配方奶粉標稱“原裝進口”,條形碼前三位數卻是“691”。
廣州市婦嬰醫院附近的“愛嬰島”超市的導購員告訴記者,雅培申請了國際地區條碼,從2007年開始允許原裝進口的以‘69’開頭標碼。她還承諾,包裝上明確寫著“原裝進口”,可以保證百分百是進口的。
迴應
相關奶企:條形碼以銷售國為準
新快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打了雅培奶粉的客戶熱線,客服人員解釋稱:“根據國際編碼組織相關規定,為了方便管理,條形碼最好以所在銷售國為準,所以以“69”開頭,但是是原裝進口的”。
記者又撥通了明治奶粉的客服電話,詢問明治奶粉原產地。客服人員解釋稱:“在澳大利亞生產的,罐裝已經標明‘澳大利亞原裝進口’。但是日本明治乳業投資在澳大利亞生產的,所有的配方、人員、技術都是日本的,奶源是澳大利亞。”記者一再追問,“那你們的條形碼是怎麼規定的?”她無奈地表示,“我們只是標籤執行者,都是按照規定的,《標籤法》怎麼規定我們怎麼做,具體你要問國家相關部門”,隨即結束通話電話。
質監部門:條形碼不能判定國產或進口
“凡是‘69’開頭的條碼均是國內產品專用”這一說法是否準確?通過條形碼就能直接判斷商品是國產還是進口嗎?對此廣州市質監局有關人士及編碼專家均明確表示:條形碼不能說明國產還是進口。
“條形碼字首數字對應的是產品註冊國,而不是原產國,不能拿這個去比對”,廣州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字首碼是指分配和管理有關廠商識別程式碼的國家(或地區)和編碼組織。”
據瞭解,為了保證每一家企業生產的每一類商品專案的編碼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唯一的,且全球通用,字首碼必須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統一分配給各國(或地區)成員組織(在中國大陸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然後在字首碼的基礎上再由各國(或地區)成員組織分配給申請註冊的企業。
目前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已將690至695之間的字首碼分配給中國大陸物品編碼中心使用,即開頭部分是“690”至“695”之間的條碼是某商品的生產商(或經銷商)在中國大陸地區申請的商品條碼。另外,按照我國《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的規定,商品的產地在外國而使用中國的商品條碼或者產品在銷售國使用原生產國條形碼也是合法的。“所以條形碼是否‘69’開頭並不代表產地是否在中國,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還需注意產地的說明,以及結合其它標註。”編碼中心專家表示。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