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什麼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有哪些?
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傳說較多,於是產生了不同的節名和習俗。那端午節有什麼傳說呢?一起往下閱讀了解吧。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有哪些
1、紀念屈原說: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小說《續齊諧記》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
2、紀念伍子胥說: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
3、紀念孝女曹娥說:紀念東漢(公元23年至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4、紀念介子推說: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5、惡日禁忌說:此說法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6、夏至說: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見於《端午禮俗史》一書。
7、蓄蘭沐浴說:據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禮記》記載,周代已有“蓄蘭沐浴”的習俗,且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的習俗。
8、勾踐操練水軍說:據宋代高承《事物紀源》,端午是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以上是關於“端午節有什麼傳說”的內容介紹,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在眾多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中,“紀念屈原說”是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