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民俗 三月三起源於什麼時候?
三月三的民俗活動有很多,例如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對歌談情、打銅鼓、碰彩蛋、鬥牛、鬥馬、對歌、踩堂、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等等。例如搶花炮,三月三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若有小夥伴還想了解更多與“三月三民俗”相關的內容,可繼續跟隨小編往下瀏覽。
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1、對歌談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物件,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
2、打銅鼓:三月三南丹瑤族會舉行葬禮祭祀,通常南丹中堡苗族過春節或遇上喜慶時都要以擊銅鼓的方式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
3、郊外遊春:三月三期間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並以芍藥定情。
4、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夥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如果有意就讓小夥子碰,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三月三起源於什麼時候
三月三起源於中華民族原始社會的原始制度。農曆三月初三,又稱“上巳節”。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人們大多會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等。以上是關於三月三民俗,以及三月三起源於什麼時候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