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健康的食用柿子和挑選?
眼下正是柿子上市的季節。“秋入小城涼入骨,無人不道柿子熟。紅顏未破饞涎落,油膩香甜世上無。”然而,在飽享口福之時,也要警惕這“紅顏”之下可能...
教你如何健康的食用柿子和挑選
眼下正是柿子上市的季節。“秋入小城涼入骨,無人不道柿子熟。紅顏未破饞涎落,油膩香甜世上無。”然而,在飽享口福之時,也要警惕這“紅顏”之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專業人士介紹,柿子從樹上到嘴裡,食品安全問題最有可能出現在去澀和運輸貯藏環節。
柿子發澀,是因為它含有較多的可溶性丹寧酸。常用的去澀方法,主要有溫水浸泡、石灰水浸泡以及與成熟水果混裝密閉等,其原理是將可溶性丹寧酸轉變為不可溶。但這些方法只適合小量用,當要對大量柿子去澀時,較常使用的方法是將柿子放入注有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密閉空間,或者使用乙烯利。
自然條件下,大部分水果都會生成一種天然植物激素乙烯,它可以促使果實發生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使其成熟。專家介紹,乙烯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時能釋放出乙烯,幫助水果成熟,其原理與水果自身生成的乙烯一樣。這種幫助成熟,通俗地說,就是“催熟”。按國家《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規定,乙烯利的適用範圍僅為番茄、熱帶及亞熱帶水果(皮不可食)、棉籽三類,且最大殘留限量不得超過2毫克/公斤。
有些果農為了讓柿子提早上市賣個好價錢,會在柿子生長期噴灑乙烯利催熟。而商販為延長柿子儲存時間和減少運輸及貯藏損失,經常收購未成熟青澀柿子,等運到市場後再用乙烯利使其變紅變軟去除澀味。這都可能出現乙烯利濫用的情況,而目前對乙烯利等催熟劑的檢測監管也並不完善。
專家建議
健康安全地食用柿子需注意以下幾點:
1.在柿子自然成熟上市期購買。消費者不要貪圖口欲,購買提早上市、看起來紅豔且軟得可疑的柿子,這極有可能被動過手腳。使用過催熟劑的柿子,雖然賣相喜人,但吃起來往往淡而無味,營養成分也沒有得到充分蓄積。
2.不用盡挑軟的買。在催熟劑常被濫用的情況下,不妨購買些澀柿子回家自己加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成熟的蘋果一起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等些日子讓其自然去澀,這樣出來的柿子,口味純正,吃著放心。
3.買回的柿子,食用前一定要用水沖洗乾淨,並去除外皮。一方面可以有效隔絕農藥殘留;另一方面,即使脫澀的柿子,表皮仍含有大量的鞣酸,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發生作用易凝固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梗阻。
此外,專家還提醒,空腹吃柿子,也易生成胃柿石。同時,柿子性寒,應儘量避免與寒性食物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