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製榨菜如何進行脫水處理 它的方法大全?
榨菜被稱為“天然味精”,它有特殊酸味、鹹鮮味,脆嫩爽口,深受人們歡迎,還含豐富的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豐富,常被用作佐粥小菜。榨菜的醃製步驟有哪些?包括收購青菜頭,剝菜,第一次醃製,第二次醃製,淘洗上榨,拌料裝壇,覆口封口等,以下是有關榨菜的脫水醃製方法和步驟,提供給你參考。
榨菜醃製方法
1、收購青菜頭:選擇體型小,呈團圓形,整齊美觀的新鮮原料。
2、剝菜:將青菜頭基部老皮老筋剝去,不可損傷突起瘤及菜耳朵。
3、第一次醃製榨菜:按每100千克剝好的菜頭用鹽3~3.5千克;撒鹽時邊踩壓緊,每層酌留蓋面鹽4%,最好將所留蓋面鹽全部撒在表面;鋪上竹隔板,加放石塊;石條塊須分次加入,先使較鬆菜塊受壓下陷,菜塊下陷基本穩定,菜塊上水;第一次醃製脫水時間為36~48小時,醃製脫水時間一到,馬上起池上囤;起池時,將菜頭在鹽水中邊起邊淘洗邊上囤;囤基先墊上竹隔板,囤用葦蓆圍周正,上囤時層層踩緊,上囤24小時。
4、第二次醃製:將上述上囤的菜頭如上置於菜池內,按經第一次醃製後的菜頭每100千克加8千克鹽,均勻撒鹽,壓緊菜塊,每層留蓋面鹽1%;在面上鋪上一層塑料蓋嚴蓋實菜塊,塑料上加沙15釐米左右厚,經常檢查,在沙上踩壓,使菜水完全淹沒菜頭;醃製20天左右後,即可起池。
5、淘洗上榨:將菜塊在已澄清過濾的鹹囪水淘洗乾淨,然後上榨以榨乾菜塊上的明水及菜塊內部可能被壓出的水分;上榨時,榨蓋一定要緩慢下壓,不使菜塊變形或破裂;上榨時,應準確掌握出折率,一般62%~64%。
6、拌料裝壇:將上榨後的菜塊拌和食鹽、辣椒粉、混合香料、花椒及苯甲酸鈉防腐劑,然後再裝入壇內。拌料標準:每100千克上述上榨後的菜塊加鹽4.1千克,辣椒粉1.25千克,混合香料0.15千克,花椒0.05千克,苯甲酸鈉0.05千克,花椒不要碾細;裝滿裝緊至距壇口2釐米為止;壇口加放面鹽50克,再塞好乾菜葉,或蓋塑料,塞口應紮緊封嚴。
7、覆口封口:裝壇後15~20天內多次覆口檢查,將塞口菜取出;若壇面菜塊下落變鬆,用木擂棒擂緊,並新增新菜塊擂緊,使其裝緊仍至距壇口2釐米處為止;壇口塞好後,用乾淨抹布揩淨壇口,然後用水泥封口,水泥要封平不高於壇口。
榨菜脫水醃製
在醃製榨菜整個醃製中,容易出現棉花包、燒池、翻水、黴口、爆壇、酸敗等現象,若不嚴格醃製的各個環節,並及時妥善處理,將直接影響醃製榨菜的色澤、口味及加工成敗。
解決方法
1、棉花包
一種情況是,在原料的選擇及收購中,隨著收穫期的後延,菜頭膨大加快. 含水量增多,幹物質的百分率相應減少,組織逐漸疏鬆,肉質衰老,並開始抽苔,消耗大量營養物質;或因內外細胞組織膨大率不一致而形成空心;或因區域性細胞失水而形成白色海綿狀組織,導致成品品質下降,特別是尾期菜。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應根據不同品種特性,掌握適宜的收穫期及時採收加工。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先後收割,以利延長加工期,避免加工生產上太集中、忙亂,使新鮮原料及時加工。
另一種情況是,採用風脫水的方法制作的,在下架時因久雨無風或久睛無風,菜塊在菜架上晾久了表面變硬,組織呈現棉絮狀棉花包或發生腐爛。出現這種情況時. 應作特殊處理,不能等到40% 標準下架率時才下架。為挽救損失,多在50%-60% 下架率時,立即下架人池醃製,進行食鹽脫水補救。可按每50公斤菜塊加鹽l公斤逐層撤鹽,適當壓緊,防止因菜塊生硬增大破碎率。醃製24 小時後. 即池上囤,囤壓12小時以內,再按第一二次醃製辦法加鹽醃製。考慮當地氣候因素. 有條件的可採用機械烘乾,達到標準下架率後下架,以保證質盆。
2、燒池現象
在第一次醃製時因所加食鹽比例少在氣溫逐漸上升的後,在氣溫逐漸上升的後期最易發生燒池現象。為避免這種現應,入池醃製的菜塊,應經常注意檢檢查,切實掌握醃製時限,務必按時起池,以防菜塊變質發酸。若發現發熱或氣泡放出特別旺盛時,應立即起池上囤,壓幹明水。轉人第二次加鹽醃製,即可補救。若修剪看筋工序來不及,可適當延長第二次醃製留池時間,不過早晚均要追踩,並加少量面鹽以防萬一。
3、翻水現象
在存放後熟期,由於裝壇後氣溫逐漸上升,壇內各種發酵生物分解財會的營養物質,產生的氣體越來越多,壇口菜葉逐漸被翻上來的鹽水浸溼,有黃褐色鹽水由壇口溢位壇外,氣體也由此逸出,稱為翻水。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可利用菜壇是否翻水,判斷壇內菜塊是否裝得緊實。凡菜塊裝得緊實必有翻水現象,裝壇後1個月之內尚無翻水現象的菜壇,應開壇檢查,找出原因,及時補救。翻水多在4-6 月,且要進行2-3 次。翻水結束後,壇內允許殘留鹽水為750克. 多於750克為裝壇時菜塊過溼,醃製榨菜質量差。因此,在拌料裝壇前,應儘量瀝乾淘洗後菜塊上附著的水分,不可過溼。裝壇時儘量把菜塊壓緊壓實,少留空隙。
4、黴口現象
翻水之後,壇內內容物減少,壇內醃製榨菜自然下沉,致使壇口採葉鬆馳,並與壇沿離開,露出縫隙。若翻水後長時間不清口檢查,壇口由於空氣役人,壇口榨菜表面先有水溼狀涎狀物產生,繼而發展成各種顏色的母菌群,稱黴口。黴口會產生惡劣氣味,使成品變質,由壇口逐漸蔓延到壇口以下榨菜,嚴重時使整壇榨菜發生黴敗壞。解決辦法是隔離空氣,防止黴菌危害。如果及時清口檢查,把壇口菜葉去掉,觀察壇口榨菜是否下沉,新增少量新榨菜,再用壇口菜紮緊壇頸和壇口,並用乾淨抹布揩乾淨壇口。發現生黴榨菜,應將黴榨菜取出另行處理,並新增新榨菜塞滿賽緊,紮實壇口。
5、爆壇現象
醃製榨菜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未進行殺菌處理,醃製榨菜僅靠高濃度食鹽的高滲透壓來抑制部分有害徽生物活動。但抗鹽性強的徽生物在裝壇時自然帶菌率高,特別是醉母菌等產氣微生物的活動,壇內氣體含量不斷增加。如果醃製榨菜裝得太多太緊,氣溫升高時,壇內氣體產生得又快又多,一時無法從壇口逸出,當內壓不斷超過菜壇抵抗力時,會使菜壇爆破。特別是壇口過早用水泥封口或封口時又不留小孔,更易發生爆壇現象。防止辦法是,裝壇時,每壇裝至距壇口2 釐米為止,且應等壇內發酵作用旺盛期已基本結束時,才開始用水泥封口,並在封口中間留一小孔。
6、酸敗現象
熟後的醃製榨菜,由於下架時菜塊太溼,加鹽量不夠,或者在第一二道菜池中停留時間過久,以致乳酸細菌大量繁殖,使菜塊乳酸含量增多,變成酸味。或由於其他細菌使氨基酸轉化為酸,導致香氣也差,或由於腐敗性細菌危害產生惡臭而有異味物質,使醃製榨菜完全腐爛不堪食用,造成敗壞。防止辦法是,應嚴格按標準下架率下架,或根據實際下架率,確定適宜的下鹽比例,是解決醃製榨菜酸敗的主要途徑。此外,在淘洗時,切忌使用普通水或變質鹽水,影響品質。
榨菜營養價值
醃製榨菜中含有穀氨酸、天門冬氨酸、丙迄酸等17種遊離氨基酸。
1、醃製榨菜能健脾開胃、補氣添精、增食助神。
2、低鹽保健型醃製榨菜,還有保肝減肥的作用。
3、醃製榨菜有“天然暈海寧”之說,暈車暈船者在口中放一片醃製榨菜咀嚼,會使煩悶情緒緩解。
4、飲酒不適或過量時,吃一點榨菜可以緩解酒醉造成的頭昏、胸悶和煩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