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位於華北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是自治區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全市總面積為1.7萬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10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291萬,是一個以蒙古族為自治民族,漢、滿、回、朝鮮等36個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
工具/原料
呼和浩特旅遊景點介紹
(一)大召寺
大召寺位於呼和浩特舊城南部。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教寺院。由於召中供奉銀製釋迦牟尼像,所以當時也稱銀佛寺。呼和浩特的召廟數不勝數。其中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圖召、五塔寺召、烏素圖召、巧爾其召等。大召寺是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南部的一座大藏傳佛教寺院,屬於格魯派(黃教)。蒙語俗稱“伊克召”意為“大寺廟””,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為“無量寺”。因為寺內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黃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區僅晚於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黃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區有大範圍的影響。
(二)昭君墓
昭君墓位於呼和浩特南郊9公里處的大黑河畔。現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築的,佔地面積 3.3公頃,墓高33米,墓身呈臺體狀,墓頂建有一座涼亭,是一座人工夯築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在中國歷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獻身於中華民族友好事業的偉大女性。在民間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數千年來,她的傳說、故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自唐、宋以來,歷代文人詠唱昭君、抒發情感的詩文、歌詞、繪畫、戲曲更是多不勝數,形成了千古流傳的“昭君文化”。
昭君墓,又稱“青冢”,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琥,意為“鐵壘”,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現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鬥,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綠如茵,故有“青冢”之稱。歷史上被文人譽為“青冢擁黛”,成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每年秋季,樹葉枯黃時,昭君墓上依然草木青青,所以人們又稱這為“青冢”。墓地東側是歷代名人為昭君墓題寫的碑文,西側是文物陳列室。登上墓頂,可看到連綿不斷的陰山山脈橫貫東西,也會欣賞到呼和浩特市全景。昭君墓參觀內容有:青泉牌坊、石雕嬙雲、和親銅像、董必武詩碑、昭君出塞陳列、昭君詩碑廊等。
(三)伊斯蘭風情街
向西走出中山西路就是回民區伊斯蘭建築特色景觀街了。它位於回民區通道南路的伊斯蘭建築特色景觀街全長1150米,總投資6500萬元,由美國龍安集團進行規劃、設計,2006年5月開工建設,7月全面完工,是縱貫首府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
這裡回族群眾聚居、伊斯蘭風格建築集中、穆斯林商業繁榮,特別是因有著千百年濃厚的伊斯蘭文化積澱,使這裡形成了濃郁的伊斯蘭氛圍。
走上伊斯蘭建築特色景觀街,街道兩側以疊澀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磚裝飾出來的高樓氣勢宏偉,渾厚飽滿的綠色或黃色的球形殿頂,高聳的柱式塔樓,以沙漠黃為主的色調,讓人領略到濃郁的伊斯蘭風情。
(四)哈素海
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它位於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內,水面面積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雜草叢生,水質肥沃,盛產草、鰱、鯉、鯽、團頭魴、武昌魚等魚類及河蝦蟹。湖面蘆葦蕩內繁衍著各種鳥類,凌空起飛時盤旋在煙波浩渺的湖面上,岸邊涼亭水榭柳綠成蔭,碧水青山相映成輝,組成一幅十分壯觀的圖景。置身哈素海,極目遠眺,只見晴空碧水,蔚藍一色,蒲萍叢叢,輕舟點點,你會覺得哈素海宛如已一副淡雅的水墨畫。如果你停舟湖中,看對對歐鳥翻飛底空,群群野鴨出沒葦叢,聽遠處高亢聊亮的漁歌,近旁魚躍出水波剌剌的 聲響,你會感覺到哈素海像一首詩。湖內有一座水庫和一個漁場,設置遊船供遊客飽覽湖光山色,並可在船上品嚐鮮魚。哈素海度假村依湖而建,設有多種旅遊項目和服務設施。
(五)五塔寺
五塔寺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原名金剛座舍利寶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塔始建於清雍正年間,高約16米,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為磚石結構,通高16.5米,塔頂是由五座舍利玲瓏小塔構成。塔身均以琉璃磚砌成,塔身下層是用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經文,上層則為數以千計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瓏秀麗是一座磚石結構的喇嘛教塔,和首都北京大真覺寺五塔相比,也毫不遜色。塔後嵌有三副石刻畫,分別為“須紗山分佈圖”、“六道輪迴圖”、蒙語“天文圖”。五塔寺中最有價值的當屬緊靠北牆的蒙文天文圖石刻,天文圖直徑144.5釐米,天球圓面以北天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還有五個同心圓,由裡向外為天北極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極圈。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標註的一幅天文圖,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呼和浩特旅遊線路
體驗呼市一日遊 行程亮點: 宗教文化、歷史古蹟
如果您只有短短一天時間,其實也可以親近這個祖國北疆的美麗城市,感受青城的獨特風采。
Day1 昭君墓-大召寺-伊斯蘭風情街
青城經典三日遊 行程亮點: 賞景懷古,體驗民族風情
呼和浩特擁有與眾不同的文化、風俗和氣質,建議您花三天時間好好親近這座城市,體驗別樣的塞外風情。
Day1 哈素海-昭君墓
早晨起床後坐車先到距離呼和浩特70公里的哈素海景區遊覽。哈素海意為“黑水湖”,有“塞外西湖”的美稱,三面環水,背靠大青山。這裡的蘆葦蕩裡時常有各種鳥類飛翔盤旋,十分壯觀。
Day2 伊斯蘭風情街-清真大寺-大召寺-席力圖召
早晨先到位於回民區的伊斯蘭風情街遊覽,這裡街道兩側幾乎全是彩色琉璃磚裝飾的穹窿球形建築,再加上高聳的柱式塔樓,讓人感受到濃郁的伊斯蘭風情。
Day3 五塔寺-內蒙古博物院
吃過早飯後先導位於呼市舊城東南部的五塔寺參觀。它原名金剛座舍利寶塔,遠遠地就可以望見塔座上的五座方形舍利塔。塔身均以琉璃磚砌成,塔身上層有數以千計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瓏秀麗。一定不可錯過五塔寺中最有價值的蒙文天文圖石刻,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人標註的天文圖。
內蒙古風情六日遊 行程亮點: 草原美景、塞上風情、蒙古文化
內蒙古擁有純淨的藍天白雲、一望無盡的草原和成群結隊的牛羊,如果您對這個驍勇的馬背民族感興趣,不妨花六天時間,好好體驗這顆“塞上明珠”的獨特風情。
Day1 格根塔拉草原
第一天首先到位於烏蘭察布市的中國唯一的4A級草原旅遊景區——格根塔拉大草原遊玩,它被譽為“首府的草原”,在這裡你可以深切體會到什麼是濃濃的草原詩情。
Day2 哈素海 大召寺
早晨起床後坐大巴車到距離呼和浩特70公里的哈素海景區遊覽,路程大概4小時。
Day3 伊斯蘭風情街 大召寺
早晨先到位於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的伊斯蘭風情街遊覽,這裡街道兩側幾乎全是彩色琉璃磚裝飾的穹窿球形建築,再加上高聳的柱式塔樓,讓人感受到濃郁的伊斯蘭風情。
下午不妨到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廟——大召寺遊覽。這裡的藏品極為豐富,其中銀佛、龍雕、壁畫被稱為大召“三絕”。寺內大殿的釋迦牟尼像和殿前的空心鐵獅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Day4 五當召
吃過早餐後開始全新的旅程,坐車奔赴包頭,路程大概需要3個多小時。下午先到大青山深處的藏式喇嘛廟——五當召遊覽參觀。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卜楞寺齊名,是我國喇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看到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文物,在下午六點多你還可以看到許多喇嘛手拿法樂、鼓號齊鳴、信徒相隨祈降福運的壯觀場景。
Day5 響沙灣
起床後先坐大概2個小時的車到位於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中部的響沙灣,一路上可以看到漫無邊際的荒地和沙漠。
在這裡,你可以進行一系列緊張刺激的沙漠活動,比如滑沙、騎駱駝、沙漠滑翔傘等。如果您是好靜的性格,不妨乘坐世界上第一條沙漠索道,鳥瞰沙漠的壯觀景象。然而,最簡單的娛樂便是租一對沙襪,從沙坡上滑下,與沙共舞,聽沙子在耳邊呼嘯而過!
Day6 成吉思汗陵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內蒙古位於內陸地區,氣候比較乾燥,陽光在6-9月直射較強。故可帶些防晒霜、潤脣膏、護膚品、太陽鏡等,多飲水。
2、攜帶衣物以輕便為宜。內蒙早晚溫差很大,特別是草原的晚間天氣較涼,需準備長袖外套或者羊毛衫。
3、為防止水土不服,建議準備小藥箱:暈車藥、抗菌素類、腸胃消炎片等。
4、美食雖然好吃,但應時刻保持清醒,有的餐廳烤全羊開價千元。如果吃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所以吃前切記詢問好價格。
5、如果你對內蒙古民間工藝品感興趣的話,不妨到錫林北路的內蒙古文物總店去逛逛,沒準會有點兒意外的收穫。
風俗與禁忌
1、敬獻哈達:
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敬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對賓客表示尊敬和祝福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
在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或讚詞並將哈達的摺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微向前躬身接哈達,集中精力聽祝詞和接受敬酒。獻哈達者將哈達掛於賓客頸上,賓客應雙手合掌於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2、做客:
乘汽車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車上是否拴著馬,不要貿然駛入,汽車行駛中路遇畜群早些避開,否則車輛猛然驚畜,免得馬驚掙斷繮繩跑失同時牲畜急跑會掉膘。
如在草原遇見畜群,汽車與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重。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儘量不坐。入坐時不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進包後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不要坐在門檻上。到牧民家做客,要帶適當的禮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對迎面狂吠的牧羊狗僅可喝斥,不可打。主人端來各種奶食品也要吃一點、不然主人會覺得自己招待不週。
如要解手須至蒙古包南方較遠處,不可到蒙古包東、西側(有羊圈)、北側(氣味會隨風颳入包內)。冬天不要到包北、西側亂踩,因那裡的雪是化水食用的。
離開主人家須道再見並致謝意。
3、敬茶:
客來敬茶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禮節。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遊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這碗茶客人一般是要喝的,如果不喝,主人會覺得你沒有禮貌。
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主人或服務小姐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會明白賓客的用意。
4、敬酒:
蒙古族認為美酒是食品的精華,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穀之結晶,拿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盃或牛角杯中,託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對主人不敬,不願以誠相待。客應隨即接住酒,然後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酒祭天, 再蘸酒祭地, 最後蘸酒祭祖先(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隨後把酒一飲而盡。
蒙古族自古以來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貴賓抵達定會以酒相迎,但不會強迫一飲而盡,但不適飲酒者一定要接過銀碗,可沾脣示意,以表示禮貌,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蒙古族待客的標準就是一定要把客人喝倒才算禮貌。
5、尊老慈幼:
蒙古人長幼有序。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見到老人要問安、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罵、不要當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6、飲食:
內蒙古飲食北方菜系為主,口味相對較重,餐廳會格外注意,此外貴賓們會嚐到當地風味——手扒羊肉,若吃不慣羊肉也不必擔心,當地有全國各地的風味美食滿足遊客的口味。
最佳旅遊時間
呼和浩特最佳旅遊時間呼和浩特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差異較大,其特點: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炎熱,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劇烈。
晝夜溫差極大,夜裡比白天溫度要低20℃,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帶長袖衣服。
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這時的草原景緻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舉行,屆時,逛古召,登古塔,觀賽馬,騎馬馳騁草原,其樂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