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語言積累是語文學習最基本的任務,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也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

如何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

方法/步驟

引導學生多閱讀

重視語言積累就得增加閱讀量。教師應有讓小學生“少做題,多讀書”的觀點,課內應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在讀懂理解的基礎上比較輕鬆愉快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如學完袁枚的《所見》與楊萬里的《小池》後,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齊讀、小組讀、賽讀等各種形式讓學生對短小精悍的古詩牢記於心。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多讀報刊和課外書籍,擴大閱讀面,注意閱讀材料的多樣化。“蜜蜂廣採百花,才能釀得佳蜜”,例如學完四年級上冊的《卡羅納》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讀讀課文後面的資料袋,瞭解《愛的教育》這本書,再激勵全體學生課後閱讀這部影響深遠、廣為流傳的名著。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有一二百萬字的閱讀量,腦子裡裝著上百篇文章,幾十首古詩,有了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寫能力就一定會比較強。

如何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

督促學生勤摘抄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應讓學生意識到要做積累語言的有心人就應當在讀到好詞佳句、優秀詩文時都要熟讀成誦,最好隨手摘抄下來,以加深印象和方便今後運用。

  要讓學生明確讀書做摘抄的好處,採用給他們講名人讀書做摘抄的故事是引導他們做摘抄的方式之一。我經常鼓勵學生以名人為榜樣,養成摘記的習慣,摘抄之後能經常看看,經常用用,對今後的寫文章、出專著肯定能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最有效的還是要讓他們認識到摘抄的作用。批改作文的時候,我會讓他們在自己的作文中把一些引用得精彩的詞句畫出來,讓他們在學習小組中互相比一比誰用的好詞語多,誰把最近讀書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作文當中去了。在評講的時候我經常把他們作文中有些引用得特別精彩的部分當作範例來宣讀、評點,讓小作者講講自己是從哪裡學到的,讓其他學生真切地體驗到讀書摘抄做積累的妙處。

如何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

鼓勵學生常運用

為了使學生將積累的語言牢牢地存於他們的大腦之中,我經常鼓勵學生隨時運用所積累的語言。例如在指導學生寫觀察植物日記時,我讓學生回憶二年級上冊課本中的《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詩並引用其中的詩句,為各自的習作增色不少。

  鼓勵學生靈活運用積累所得的途徑有很多,主要藉助課文內容,設計各種語言訓練的情景,讓學生活學活用,還可以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出示各種有關詞句讓學生選用,並注意對運用好詞佳句的同學給予表揚。例如教學《荷花》一文時,有學生覺得“荷葉挨挨擠擠的,就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句用了擬人、比喻的手法的話寫得生動形象,我趁勢引導他模仿這個句子再造一個句子。結果這個學生不僅記住了文中的句子,還想出了一個好句子:“一大群小雞挨挨擠擠的,就像一個個會動的黃色小絨球。”

如何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

注意事項

多學多練,融會貫通。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