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父母來講,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要跟孩子講道理,要對孩子耐心教育。但是,孩子調皮,好奇的天性,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考驗著父母的耐性。當孩子一次又一次挑戰我們的耐性的時候,我們總會在某個時刻難以避免地暴發,對孩子進行訓斥。當我們情緒失控的時候,當然,我們可以試著離開現場或者深呼吸來平穩自己的情緒。但是,如果這時候我們的另一半也在場,其實不妨讓他或她去處理,有時能起來更好的效果。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周未老公總是很花心思的想做點好吃的菜給女兒囑。有一天,爸爸在做菜,女兒坐在餐桌前玩小汽車等吃飯。當爸爸興高采烈地把一盤香噴噴的番茄蘑菇肉末端上桌,冷不防她把小汽車扔到盤子裡,還沒來得及笑就遭到爸爸的怒斥。米餈餈也氣呼呼起來,拿起別的東西還要扔,我一把奪過來。爸爸吼了,“不許吃飯,下去。”米餈餈哇地一聲哭了,把手伸向我,“媽咪─抱!”爸爸有點失控,“不許抱!”我一把把孩子從飯凳上抱下來,放在time─out 的小凳子上。心平氣和地告訴她,玩具只能拿來玩,扔到食物中,是不對的;在爸爸指正的時候,你還生氣繼續扔,做錯事了不聽,要time-out。然後我起身坐回飯桌。爸爸氣呼呼地怕情緒失控又說出過激的話,沒再開口。米餈餈悽悽慘慘地鬧騰了一會,見我不理她。哭著說,“我錯了,不扔東西了”,並試圖起身。我說,道歉可以接受,但不能免time-out。然後我調好鬧鐘,告訴她,3分鐘後鬧鐘響了才可以起來。接下來的3分鐘,她沒再哭鬧,很痛苦地坐著看鬧鐘一秒一秒地過去。還不時要求,鬧鐘能快點響。當鬧鐘響的那一刻,她如釋重負,興奮地說,“鐘響了,食飯囉。”然後就跑到飯桌前。我讓她先跟著我複述一遍自己的錯誤,她很認真地照做。我想起爸爸說過,“不許吃飯。”我又要求她向爸爸道歉,問爸爸給不給她吃飯。米餈餈屁屁地跑到爸爸身邊道歉,要求給飯吃。這時爸爸雖然心理還有氣,但語氣也緩和下來,叫她去吃飯,下次不能再犯。很多時候,在小孩的調皮挑畔下,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緒很有必要,但也總免不了有生氣或者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和爸爸基本上有了默契,儘量不要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去斥責小孩,如果真生氣了,就坐在一旁不出聲,讓另一半去處理。而處理的人,則心平氣和地跟她分析做錯了什麼,如果她哭鬧就讓她先哭夠,等她平靜下來再講道理,總之不哄她也不罵她。道理講完了,對她所犯的錯誤視情況,該懲罰的還得接受懲罰。最後,要求她道歉。我們覺得這樣,即能夠避免的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對孩子做出偏激的行為,又能讓她逐漸形成是否對錯觀念,而不容易產生“壞人爸爸、好人媽媽”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