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老師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以供參考。201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複習指南:(1)理解文章中文言詞語的含義。(2)瞭解句意,能將文言文語句譯成現代漢語。(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中考文言文考什麼?
(1)理解文章中文言詞語的含義。
(2)瞭解句意,能將文言文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1、2識記能力3、理解概括能力
文言文篇目
偏重寫人:
1.《曹劌論戰》
2.《扁鵲見蔡桓公》
3.《鄒忌諷齊王納諫》
4.《陳涉世家》(10年)
偏重寫事:
5.《桃花源記》(07年)
6.《記承天寺夜遊》
7.《送東陽馬生序》
偏重寫景:
8.《岳陽樓記》(08年)
9.《小石潭記》
10.《醉翁亭記》
11.《三峽》
偏重議論:
1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09年)
13.《魚我所欲也》
14.《讀〈孟嘗君傳〉》
15.《陋室銘》
16.《出師表》(寫事議論)
識記—詞語、句子翻譯
1.準確掌握《中考說明》規定的16篇文言文的翻譯,尤其是一些重點實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重點的句子(倒裝、被動、省略、判斷句等)
2.重點詞語分類總結,藉助類型、用法的理解,記憶正確釋義。
識記能力
準確翻譯詞語句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詞語翻譯
(一)通假字:
孰視之:孰,同“熟”,仔細。
(二)古今異義詞:
1.今齊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近侍,近臣。
3.明日,徐公來明日古:第二天。
4.能謗譏於市朝謗譏古:批評議論。
(三)詞類活用
1.鄒忌修八尺有餘——修:長,這裡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在早晨。服:穿戴。
3.私我也——私:偏愛。
4.王之蔽甚矣——蔽:受矇蔽,
5.聞寡人之耳者——聞:使……聽到。
6.吾妻之美我者——美:以……為美,認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當面。
(四)其他重要實詞
1.鄒忌諷齊王納諫:諷,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勸。納諫,接受規勸。
2.而形貌昳麗:光豔美麗。
3.窺鏡:照鏡子。
4.旦日:明天。這裡指第二天。
5.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遠遠地不如。
6.四境之內:全國範圍內(的人)。
7.謗譏於市朝:謗,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刺。市朝,公共場合。
8.時時:不時,有時候。
9.間進:偶爾進諫。間,間或、偶爾。
10.期年:滿一年。
句子翻譯
(一)特殊句式: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判斷句
譯文: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2.忌不自信——賓語前置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
3.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省略句
譯文: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邊來,鄒忌同他坐著閒聊。
(二)其他重要語句翻譯。
1.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個美?孰與,用於比較。孰,誰,哪一個
3.又弗如遠甚:又遠遠地不如。
4.皆以美於徐公:都認為(我)比徐公美。以,以為,認為。
5.謗譏於市朝: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缺點)。
6.皆朝於齊: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7.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理解概括能力
在翻譯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容。
理解、概括的各種方法與現代文閱讀相同。
寫了什麼:內容概括(人事景物情)
為什麼寫:中心理解(情思理)
怎樣寫的:寫法特色(各種寫作方法)
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
寫了什麼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鄒忌從妻、妾、客的謬讚自己比徐公還美這件事中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進諫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段)寫鄒忌以自己受矇蔽的事為例,諷諫齊王除蔽納諫——進諫的內容。
第三部分(第3、4段)寫齊威王虛心納諫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類比推理,由己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來諷諫齊王,收到很好效果。
1.鄒忌比美臣之妻→私我臣之妾→畏我臣之客→求我
2.威王受蔽宮婦左右→私王朝廷大臣→畏王四境之內→求王威王除蔽及效果→國際效果四國朝齊→戰勝於朝廷
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問:“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了什麼?
“門庭若市”描寫了進諫人多的場面,說明在此之前,齊國的朝政等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時時而間進”一方面說明進諫者逐漸稀少,另一方面說明最初的進諫已經取得預期的效果,齊威王已根據人們的意見,改革了弊政。
“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齊威王已經完全糾正了缺點和錯誤,齊國政治清明。納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請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鄒忌:精細、善於反思、聰明,善於進諫,有自知之明,重客觀實際
齊威王:賢明,從善如流、果斷
為什麼寫
本文中鄒忌以自己家庭親友間的事情和切身感受,運用類比推理諷勸齊王納諫除蔽,從而說明國君必須廣開言路,採納各方面的批評建議,興利除弊,才可以興國。
怎樣寫的
1.情節完整,人物生動。
如對鄒忌,著重用細節和對話,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又如,齊王只有兩個舉動,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個賢明的君主形象表現得生動傳神。
2.敘事簡潔,剪裁巧妙。
對鄒忌與徐公比美的情節,作者作了繪聲繪色的描繪,對他的進諫,卻只作概括的敘述。對臣民的進諫,也突出重點,記敘“令初下”“數月之後”“期年之後”三個時期的不同情況,使讀者從中體會齊王納諫後的巨大變化,而對齊王最初受蔽之深,齊國積弊之多,以及具體如何改革等,都只從側面暗示,略而不寫,使文章的中心更為突出。
3.結構層次別緻奇異。
文章從頭至尾一直用三層排比的手法來寫,呈現出一種別緻、奇異的對稱美。
①妻、妾、客是三層;
②“私我”“畏我”“有求於我”是三層;
③“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百姓,又是三層。
④上、中、下賞,是三層:“令初下”“數月之後”“期年之後”,又是三層。
⑤鄒忌自以為美於徐公這一事件的發展在時間上“朝”“旦日”“明日”是三層。
⑥鄒忌的思想轉變過程也是三層:“孰視之,自以為不如”是第一層,“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是第二層,然後到“暮寢而思之”是第三層,找出了矛盾的焦點。
⑦全部事態的發展也是三層:鄒忌現身說法進行諷諫是第一層;齊威王“下令”廣泛徵求意見是第二層,最後使鄰近的諸侯國都來入朝,“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是第三層。
拓展閱讀
《鄒忌諷齊王納諫》與《扁鵲見蔡桓公》比較閱讀
上述兩篇中鄒忌與扁鵲晉見的方式有何不同?結果有何差別?可以看出齊王與蔡桓公分別是怎樣的人?
《曹劌論戰》與《扁鵲見蔡桓公》比較閱讀
上述兩篇中曹劌與扁鵲晉見的方式有何不同?結果有何差別?可以看出魯莊公與蔡桓公分別是怎樣的人?
原作者: 卓越教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