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快3週歲了怎麼開發寶寶的智力?

關於兒童的早期教育
一、您聽說過“胎兒大學”嗎
在娘肚裡的胎兒能上學嗎?這話聽起來挺新鮮,甚至覺得可笑,但是胎兒上“大學”在國外已有20餘年的歷史了。
最早的“胎兒大學”,是70年代初法國里昂衛生研究所和美國精神生理研究所、體斯頓保健中心等優生優育技術諮詢機構創辦的。至今已有許多國家,如英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設有“胎兒大學”或類似的對孕婦與胎兒的培訓場所。
接受胎教與沒有受過胎教的嬰幼兒,其智商差距很大。美國費城一家生理研究所對200多名受過胎教的4-7歲兒童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受過胎教的兒童比沒有接受胎教的對照組智商要高20%-45%。胎教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故而人們把它稱為“胎兒大學”。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一所胎兒大學。擔任教師的有產科醫生、心理學家和家庭教育學家,入學的新生是妊娠5個月的胎兒。大學的課程主要是語言和音樂。
語言課上,媽媽用一個喇叭筒向腹中的學生不斷地重複言語或者藉助一個特殊的麥克風同胎兒講話,同時用手在腹部作各種示範動手,與胎兒做遊戲,如撫摸、拍、推、搖“打嗝”、“笑笑”、“看看”、“尿尿”等,併為每一個胎兒取一個動聽的乳名。音樂課上,媽媽把一個玩具大琴放在肚子上,演奏一連串的音符,並選擇一些優雅動聽的樂曲給孕婦和胎兒聽,有時還讓孕婦唱一些歌曲。
大學裡按時上課,按時休息。經過全程序的一段時間學習,胎兒出生時已懂得大約15個詞彙和其中的含意,並能對這些詞彙作出反應。這些受過胎兒教育的學生一出世,便可獲得一張文憑和一頂學士帽。
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城市裡也出現了一些胎兒大學,這種新鮮的教育方式正越來越被人們接受。胎教的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胎教這門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已引起眾多醫學界人士的興趣與關注,並致力於探索和研究。我們相信,隨著人生的第一教育——胎教的廣泛普及,最終定能達到優生的目的。
二、允許孩子“異想天開”
老師問小朋友:“磚頭可以幹什麼?”大多數孩子回答道:“蓋房子。”教師笑了。顯然,這是她認可的正確答案。然而,偏偏有一個男孩子舉起了小手說:“可以打狗!”孩子們笑著嚷嚷開來,老師的臉色有些不好,他不大喜歡這個淘氣的男孩子,這孩子常有怪點子,還常常愛搗亂。但打狗並沒有錯,老師示意孩子們靜下來,不再提這件事了。
當我聽到這事時,心裡想,多聰明的孩子呀,如果我是老師,我一定要讚揚他,並讓其他上朋友一起再想想,不能能舉出磚的其他用途,使孩子的思維活躍起來。
在我們常採用的教育形式中,死記硬背佔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一個學生在考試時提出了與標準答案不同的看法,儘管事實上學生是對的,但卷面上他的分數往往要被扣掉,反之,背書背得好,卻很少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卻可能會得到高分。這種教育方法,不能不說是束縛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其實,敢於求異思維,富有想象力和創造精神是一個人成材的必備條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礙孩子開闊視野。成人在考慮問題時,常要受到許多潛在的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卻不同,他們可以讓思維插上翅膀盡情馳騁,他們常常會想出出乎人意料的答案,這是很可貴的。
亞洲某地區在訓練大象時,為了防止大象跑散,有時會用繩圍出一個圈。按說,這個“障礙”對於大象是毫無阻攔作用的,但奇怪的是,大象卻將之視為不可逾越的阻隔,從來不設想去跨出樊籬。聽這事時,講述者是笑著當趣聞說的,而我聽後感到一絲悲哀,由大象而聯想到我們人類,在我們生活中,又有多少這種實際上並不具有障礙作用的障礙使我們望而卻步呵。所以,我們不僅自己要設法突破思想的牢籠,就是對孩子,也是少設障礙為好。當我們看到孩子思想的火花閃光之際,一定要及時表揚,而不要視而不見,更不能帶著偏見去壓制。
要鼓勵孩子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意識,就要從小事做起。例如,平時,要支持孩子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進行各種嘗試,玩玩具和做遊戲時,不一定非要孩子照一成不變的模式去做,不妨出點新花樣。有些事情,孩子因“異想天開”而出了差錯,不要急於去責備孩子,而最好幫助孩子分析一下,找到更妥當的方法,並告訴孩子什麼是可行的,給他適當的提示,讓他換個方法再試試。做對了就要給予表揚。這樣,孩子便會從成功中獲得喜悅、獲得自信。在孩子遇到問題時,也就習慣去用腦筋想一想了。
此外,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的知識就是絕對不能更改的。讓孩子具有一些“懷疑”精神,對他擴展思路是有益的。要知道,沒有科學家的大膽想象和艱苦驗證,也許今天我們還會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科學的每一進步都離不開大膽的設想,也離不開對現有模式的“懷疑”,如果我們的孩子只知道老師和家長給的答案去回答問題、思考問題,就不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突破了。
訓練孩子多動腦子,可以常給孩子出些智力題,還可以同孩子一起猜迷語、玩插拼玩具。只要我們注意孩子多動小腦筋,遇事想辦法,他就一定會成為聰明的有所創新的孩子。
三、誘導孩子多提問
當小寶貝離開媽媽的懷抱,開始邁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的時候,往往也開始學說話了。
有意思的是,在寶寶最先使用的“語言”中,就已有了代表探索和表示新奇的詞。比如,他會指著任何對他說是新奇有趣的東西,急切地發出嗯嗯啊啊的聲音,這聲音就好比是不久後他將使用的,並且使用頻率頗多的“這是什麼?”是呵,在孩子的眼中,世界簡直是太奇妙了,隨時隨地都會有“新大陸”被發現。他們的小腦袋中當然要充滿一個又一個問號了。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的提問將會更細,常常要刨根問底,不搞清楚誓不罷休。身邊有一個3歲的孩子,當父母的不知要被“逼迫”著學多少東西。
好奇的是成材的原動力。在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的發明和發現都同科學家小時候好奇心強有關。水開時,將壺蓋頂起來的現象,引起了童年瓦特的好奇,這才有了日後的蒸汽機,才有了工業革命的迅猛進程。
願意思考、喜歡探索是孩子的一種天性。每個健康的寶寶都會這麼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漸漸地對事物探索的興頭減少了,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不愛學習,馬馬虎虎,這又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恐怕同父母對孩子的提問採用錯誤的方式有關。
有些父母由於工作、家務太忙會感到精力疲乏,當孩子不停地向他們問為什麼時,就常用不耐煩的口吻對孩子說:“別煩媽媽(爸爸)了,自己玩一會兒。我忙著吶!”孩子的積極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歡提問了。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小,沒必要告訴他那麼多、那麼細,告訴他他也不懂。於是,往往三言兩語打發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態度支吾過去。孩子雖然尚不懂事,但他們也能從父母的態度上感覺到媽媽和爸爸對他的作法是否贊同。父母總是敷衍,孩子的熱情自會日減。
也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提問不好回答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編一個謊話欺騙孩子。但孩子對於父母的話總是很信服的,他會將答案當成真理。父母要認識到,孩子的大腦好比一張潔白的紙,正確的事物會在上面留下畫痕,錯誤的事物也會在上面染上印跡。我們又怎能不留心呢?
所以說,當孩子提問時,我們首先應持鼓勵的態度,回答時要儘可能地簡明、準確、淺顯易懂。3歲前的寶寶,對事物往往是從具體的、自身的、直觀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的。因此,要想給寶寶講清一個問題,回答時就要從這些範圍進行。比如,寶寶看到一塊冰,放在屋裡,一會兒沒有了,便會產生疑問。我們不妨給他做一個小試驗:從冰盒中取出一塊冰,在爐上加溫,一會兒,冰化成了水,告訴他,從冷到熱,冰就化了。隨著水溫繼續升高,一會兒水開了,讓孩子看水蒸汽,再過一會兒,一小塊冰就蒸發幹了,告訴孩子水變成了蒸汽飛跑了。孩子就會明白為什麼了。
孩子常常會提問的還有表又沒有腿,它怎麼會走呀?於是,有些孩子為了看個究竟,便將表給弄壞了。此時,當父母不可認為孩子是在破壞而打罵斥責他,要讓孩子知道表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同時,告訴孩子,搞壞東西是不對的。
在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時,如果父母真的很忙,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爸爸)現在很忙,等會兒告訴你。如果父母被“考”倒了,最好是翻翻書,尋找答案。對於一時解釋不清的問題,也不要羞於告訴孩子不知道,並可以就這個問題和孩子一起去問別人或查閱書籍。孩子大一些後,自然就會養成查書的好習慣。
提問是孩子求知慾的表現形式。在生活中父母不僅要認真地回答孩子的提問,還要適當地啟發提問,也可對孩子的問題進行深一步的發問,以引導孩子思考,使其掌握學習方法。當孩子在你的誘導下自己得出答案後,他會高興得又叫又蹦,在歡快興奮的同時,他也有了自信心,有了成就感。這自信心將伴他長大成人,伴他一生。
四、教育放在時時處處
我的一位朋友嘆道:“我們鄰居家的王奶奶退休以後,整天在家中教孫子,他那個孫子還不到3歲就已經能讀小畫書了,數數也數得好。我們太忙了,兒子到現在也不認識幾個字。”要說,有專人施教當然好,但是,孩子教育得成功與否,卻並不由此決定。因為,如果父母懂得時時處處地教育孩子,孩子也一樣能進步很快。不少雙職工家庭,孩子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就在於父母將對孩子的教育融入了生活,並體現於父母的言行之中。
的確,教育孩子是一個連貫的、統一的過程,我們不必將之與日常生活割裂來看。從孩子身上,人們不僅能看到父母教育的成果,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品質、素質、情感特徵等等都會從孩子身上反映出來。
時時處處教育孩子,要求父母做教育的有心人。當我們帶孩子去動物園時,買門票,要排隊,這是教育孩子守秩序。看到門旁盛開的鮮花,可以告訴孩子花的名稱,並讓孩子過去聞聞香不香。這是教育孩子學會觀察,培養他對事物的注意力和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如果孩子想摘一朵,我們應擺擺手說:“花兒是給大家看的,摘花不對。”來到熊貓館,讓孩子看看熊貓哪些地方像熊,他喜歡吃什麼東西?見了大象,講一講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的長鼻子有什麼妙用。來到水禽湖畔,讓孩子喂喂小鴨子和天鵝,教孩子數一數有多少隻仙鶴。看到有人投打小動物,問孩子他們對嗎?咱們怎麼辦?喝過飲料的瓶子、剝下的果皮,叫孩子扔進垃圾箱……孩子在玩中就能學到不少知識,同時也接受了品德教育。
在孩子學習數數時,如果父母只是機械地讓孩子數1、2、3,問孩子3多還是2多?孩子可能會答不上來。當父母的不要認為“孩子太笨,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上!”其實,這是我們自己沒掌握好教孩子的方法。如果你拿出5塊糖,一邊放3塊,一邊放2塊,讓孩子說3多還是2多,孩子就會正確地回答。重複幾次,孩子對數目就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每天上下樓也是教孩子數數的好時機。同孩子一邊走一邊數1、2、3、4、5……此外,吃飯時讓孩子數一下有幾個人,看書的時候問孩子有多少本。“教具”是隨時存在的,只看會不會利用了。
有的家長認為,教3歲以內的孩子識別方向很難。其實,當孩子剛會配合穿衣服之時,“寶寶伸左手,寶寶蹬右腳。”就可將左右的概念在穿衣的同時輸入了孩子腦中。那麼,當過了1歲後,你問他:“寶寶,你的左手在哪兒?”他就能伸出小左手。
孩子認識字也往往是先從興趣開始的。玩具上的字,讓孩子知道了字原來代表事物。那麼,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及時地誘導孩子學習認字的興趣,孩子就能饒有興味地學起來。
看到這兒,你一定也認為,教育孩子固然需要時間,但更多的是父母“用心”了。父母要記住,當你和孩子在一起時,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所以,不僅要主動地隨時隨地地教育孩子,也要留神無意中自己的品行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五、好習慣受益終身
在今天,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已成為家長們的共識。但是,早期教育的重點是什麼呢?有的家長,側重於讓孩子識字、數數;有的家長側重於讓孩子在琴、棋、書、畫上發展……我想對家長朋友們說,早期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別小看這一問題,因習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很難,好習慣如此,壞習慣亦如此。例如,一位妻子在新婚之日發現其丈夫刷牙時不用口杯,刷牙後牙刷還隨手亂放。原來,其丈夫家中人多,洗臉池邊放不下那麼多口杯,於是,他從小就喜歡將牙刷放入姐姐或哥哥口杯中,久之形成習慣。如今,夫婦成婚十多年了,任憑妻子天天嘮叨,他的壞毛病總也改不了。俗語所說的“三歲看大”,就強調了習慣的重要性。壞習慣猶如陷阱,而好習慣則會讓人受益終身。
1、 養成衛生習慣
從孩子9個月起,就要告訴他飯前便後要洗手。此時孩子雖然不大懂事,但隨著天天訓練,到1歲之後,一到吃飯時間,就會主動配合洗手的。在孩子游戲時如果需要吃些水果或其他“零食”,即使是家長喂,也應先用毛巾為孩子擦一下手。平時要教育孩子不揉眼,不摳鼻,不隨地吐痰。孩子的衣服髒了,應該及時換,使孩子明白,漂亮的招人喜愛的寶寶應該愛整潔。3歲前的寶寶在飯後還應該漱漱口,在晚上入睡前就不要再吃東西了。做到這些有助於防止齲齒。
要讓孩子養成好的作息習慣。到睡覺時間就要上床,該起來了也不要躺在床上玩。孩子的生活要有規律,包括大便也最好安排在一定時間內(如清晨)。
家中的東西應該擺放有序,玩過的玩具應讓孩子“自己收拾”,大人給予“協助”。讓孩子養成從哪兒拿了東西放回哪兒去的習慣,要使孩子習慣於先了解陌生的物品是什麼,不要冒冒失失的,見到就拿。養成詢問加思考的好習慣不僅會使孩子生活中避害,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對3歲孩子來說,進行整潔有序的生活訓練同時,也是對其進行分類歸納訓練的方式,它也是一種對孩子必須進行的智能訓練。
要特別強調的是,好的生活習慣能否養成,與家長的行為有很大關係。如果母親脫了外衣隨手一扔,孩子就不會將衣服疊(掛)好;父親躺在床上,腳卻放到枕頭上,孩子也會地上爬完了床上爬;大人亂彈菸灰,孩子就可能亂扔果皮。家長一定要自律。
2、養成學習習慣
孩子日後是否學業有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小時養成了哪種學習習慣。
首先,要教育孩子不可三心二意。孩子小,注意力不可能長時間集中,為訓練孩子專注,不妨在其2歲後,每日固定一個“學習時間”可掌握在15分鐘左右(隨年齡延長)。上課之前,要讓孩子上好廁所或喝些水,總之,這15分鐘就是學習,讓孩子知道,學習時間是雷打不動的。當然,學習內容要有趣,要適合孩子特點,學習中還要給予適當鼓勵。
讓孩子愛惜書,喜歡書。閱讀的習慣可助於使孩子逐漸掌握“自學”的本領。
要培養孩子勤動腦。在生活中,遊戲時,孩子會遇到許多問題,家長不必馬上給予現成答案,而是誘導其思考,然後再告訴答案,使孩子從動腦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而不是死記現成答案。
3、 養成文明習慣
要教育孩子懂禮貌講文明。例如,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遊戲時要顧及是否會影響他人,如孩子在屋裡跳,應提醒他這會吵了樓下的鄰居。孩子應知道父母做重要的事時不能打擾。要教育孩子愛惜東西,遵守秩序。
教育寶寶熱愛自然。如不踏草坪,不折花木,保護小動物,節約能源(水、電),不亂棄垃圾等。
要讓孩子知道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比如,讓孩子幫鄰居拿拿牛奶,取取報紙;在遊戲中讓孩子進行角色體驗,明白自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文明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父母的表率,大道理講得再好,父母如背道而馳,孩子也不會成為一個講文明的人。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