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DIY申請全攻略?

雖然出國留學含有一些個人因素,但是對於出國的準備還是值得大家借鑑的。不過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以及能力側重有所不同,我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於所有人。希望大家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我的選校也是一位美國交通在讀博士的推薦,大多都是交通領域非常好的學校,而且考慮到了地理位置以及就業等各個因素,但也有那麼幾個是屬於保底的,所及大家選校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

美國留學DIY申請全攻略

一、本科生申請碩士or博士?

我申請的學校,碩博都有。我的想法很簡單,並且我也希望之後申請美國的每一個同學,都要認認真真地考慮一個問題,是為了去美國能拿到獎學金而申請博士?還是因為自己真正的對這個領域有足夠的興趣且這個興趣能一直讓自己為之奮鬥到離三十而立之年只有幾步之遙時?

我在選校的時候,自己的原則就是,只有在自己感興趣領域內的好學校才值得自己奉獻5+年的青春。但為了保住能一定去美國讀書,我把保底的幾個學校申了碩士。但最後的兩個offer都是碩士的RA(Wisconsin申的是博士但是最後老師給的獎是碩士的),反倒是6個REJ都是名校的博士。

所以我現在就有認真思考,並且希望之後的同學們認真思考,到底是不是博士=全額獎學金?碩士=自費?起碼從我的自身經歷來看,這是一個誤區。希望同學們一定在認真思考過後,作出切合實際的人生規劃,然後再為之努力和奮鬥。

這裡說一下,有一些同學考慮到美國讀博士,然後執教於國內或者國外的大學。這個原則上是可行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容易。就拿同濟來說,如果不是專業前二十學校畢業的博士,並且一定要有自己明確的學術研究方向和該方向的成果(比如SCI論文、專利等),以及很好的人脈關係,回同濟土木當老師是不太可行的。美國的情況其實也是如此,並且競爭同等激烈。如果對於博士生畢業找工作,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很多大的公司更樂於招生碩士畢業生,因為這樣已經能足夠滿足他們的工作需要。請大家不要拍磚,我說的都是學長、在美國的朋友親口告訴我的事實,但是一切都是事在人為。我始終相信,有多好的前途與未來,在於你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二、綜合排名or專業排名?

現在的排名真的很多。不過大家參考最多的還是US Newsweek的排名。2010的排名已經出來了,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個人偏向於專業排名為主,綜合排名為輔,地理環境為指導的原則。對於畢業了想找工作的同學,那一定要去地理位置好,專業排名好,綜合排名不差的地方。這樣不論你在美國州內、州外找工作,還是回國找工作,學校認知度好,專業水平高,加上自己的個人能力,都不會失業。但對於想追求純學術的同學,地理環境和綜合排名就可以不考慮了。而且美國的大學不像中國,教育資源是分散的,很牛的導師和group都不一定在很牛的學校。建議大家在選校的時候根據自身情況,仔細忖度。

三、我可以轉專業或學科方向麼?

答案是肯定的。我只拿我瞭解的幾個專業舉例。我本科是土木學院道路方向的,大三第二學期前的課程與其他方向的同學都是一樣的,只有到了大三下學期才開始接觸到本方向的知識。我申請的是交通規劃方向,但實際上我學過的該方向專業課只有2門,我的專業知識與交運學院交通工程的同學們沒有任何可比性。但是在我申請的時候我發現,申請交通規劃方向的同學來自各個領域,本科有是CS、EE、MATH、CIVIL等的。而在我面試的時候,教授關心的,不是我的本科方向,關心的是我的數學和計算機成績。因為做交通規劃方向,實際就是統計學和編程,偶爾會用到一些經濟學原理。所以有轉專業意向的同學,可以提前瞭解該方向的要求技能,提前做好準備。我的力學類課程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數學和計算機課程基本是全優,有一個良,再加上我有一些研究經歷,雖然不是關於交通本身的,但也運用了數學和計算機的應用,所以申請交通規劃方向的困難就減小了很多。我的力學不好,但成績也都是以良為主,所以同學們還是不要太掉以輕心。而且我認為大學學習的過程,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培養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過程,但無論在哪裡,這個過程的結果是以GPA為體現的,所以GPA也可以說是你學習能力的一個體現,還是很重要的。

四、什麼時候套辭?

我在09年8月份選校的時候進行了第一輪套辭。主要是針對自己感興趣學校的program,給director寫信詢問幾個問題,比如本科能不能直接申請博士,2010年會不會招生國際學生,還有fund的情況,組裡有沒有哪個老師要招學生等等。簡簡單單幾句話,其實對於選校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回信率極高,估計那時候教授都不是很忙,所以回信寫的也挺多。之後根據選校,結合自己的興趣,再有目的的去套個別教授,切記一個學校只能套一個,10個工作日不回信再套第二個。我之前套到了一個教授,一切都說的好好的,但最後還是把我給拒了。最後給的兩個offer,ohio state的老師沒有套過,是直接發信問我願意不願意做他RA的。Wisconsin的老師是我拿到AD以後發信去問的,最後爭取了一個面試,4月15號順利拿到RA OFFER的。所以我覺得套辭的意義重大與否完全取決於人品與運氣。而且本科生的水平,教授們也很清楚,切記不要不懂裝懂,東拼西湊自己不懂的學術概念,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對於本科做過研究的同學,並且研究方向和要套的教授很MATCH,建議多多嘗試,告訴他自己的情況,最好就一兩個關鍵的POINT展開討論,這樣都是很有利的。

第二輪套辭就是申請提交之後,我沒有去做,也不知道意義大不大。

第三輪套辭就是拿到AD之後,我覺得這樣套辭的成功率更高一些。而且一定要有目的性,第一次發信不要直接要RA,TA職位,可以先爭取一個面試。我給Wisconsin老師發的第一封信就是希望她給我一個面試,而不是直接問她有沒有RA職位。什麼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一步登天的例子雖然有,但是不是每一次都會work。

五、面試的準備

我面試過兩次。一個是U Maryland一個教授,代表招生委員會對於promising applicants的一個冠冕堂皇面。問的問題都很general,就是興趣,能力,性格,技能(數學和計算機)等。並沒有針對個人的情況問一些細緻的問題。之後一次就是錄取我的教授,也是我未來的導師。她是代表她個人來面試我,所以她對於面試準備的問題也很充分,涉及了從我的性格到興趣,能力到愛好,家鄉到為什麼去美國讀書等等等……但關鍵的問題只有三個:我的能力,為什麼對她的項目有興趣,我的未來計劃。但在面試最後,她告訴我,我缺乏相關的交通規劃研究經驗,她不確定我是否能一過去就勝任RA職位,現在的經濟不景氣,她招生也非常謹慎,像在賭注一樣。但是她覺得我有很大的潛力,她會認真考慮。她在之後的來信中還提到,我的英語交流能力非常好,這也是她錄取我的關鍵。所以希望同學們還是未雨綢繆,多多增加自己的專業素養。

我要說的也就這麼多了,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飛躍之路上勇往直前!我堅信“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只要努力了,一定會成功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