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古鎮村落品味恬淡中的細美?

大家想象中的古鎮大概都是這樣的:小橋、流水、人家、流船、老屋、青瓦。在這些一草一木皆是景的情致中,有誰能細細體會那恬淡中的細美呢?如果想脫離熱門古鎮的喧囂,那就不妨跟隨小編到武夷山的古鎮村落,去品味其中的自然寧靜及文化韻味。

武夷古鎮村落品味恬淡中的細美

方法/步驟

下梅古民居

  下梅,一座古村的進行時。下梅古村位於武夷山市區東南十二公里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清風格的古民居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為一體,外觀古樸,鄉土氣息濃郁,形成別具特色的建築群,900多米的人工運河穿村而過,沿河兩河建有涼亭闌杆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築、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風淳樸的民情風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那漿聲燈影裡的枕水人家、青石小橋畔的浣衣女、大紅燈籠下的酒旗風,像一幅濃墨淡彩的畫,隨著筆尖暈染開去……

  在清朝初年,這裡是武夷山重要的茶葉集散地,當溪的幾個碼頭裝卸不絕,每日行舟三百餘艘,一片繁忙。茶葉貿易的繁榮帶來地方的富裕。晉商明末清初的“萬里茶路”是與“絲綢之路”齊名的一條重要國際貿易通道,而這古代商路的起點就在武夷山下梅村。

武夷古鎮村落品味恬淡中的細美

朱子故里五夫鎮

  五夫鎮位於武夷山市東南部,這裡不僅是“白蓮之鄉”,還有“鄒魯淵源”之稱,是理學宗師的故鄉,朱子理學的形成地,zhuxi在此從師就學長達40餘年,留下了興賢書院、朱子巷、紫陽樓等歷史遺蹟。

  zhuxi曾在興賢書院講學授徒。之所以名為“興賢”,民間傳說有“興賢育秀”,繼往開來之意。現今在書院內可欣賞到仿zhuxi筆體而寫的“繼往開來”等堂匾和各式楹聯。

  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與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線,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原全長300米,現僅存138米,巷子路面全用鵝卵石鋪成,巷多曲折,兩側皆是古屋高牆,步入其中。

 

武夷古鎮村落品味恬淡中的細美

城村:閩越王城遺址

  古粵城村為閩粵人離去後,中原移民營建的村落。因建在群山環抱、崇溪繞流的古粵人城邑古老的土地上,故名“古粵”,現名城村。它始建於隋唐,興於宋元,榮於明清,衰於民國之際。時至今日,其自然景觀、村莊格局和文化遺存尚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時期古村鎮的風貌。

  城村建於宋代,位於武夷山武夷山南麓,坐北朝南,古樸幽靜,極富魅力。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它見證了閩北乃至福建的歷史文明進程,曾經是“隔溪燈火團相聚,半是漁舟半客船”的閩北通商大埠,在這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曾孕育了幾多興盛和神奇。看盡興亡,繁華已逝,遺風猶在,現今的古村落則多了幾分寧靜、閒適、古樸和凝重。近千年前由趙、林、李三大姓聚族始居於此,形成了文化古蹟眾多的古村鎮,主要古建築有古粵門、趙氏家祠、李氏家祠、華光廟、百歲坊、慈雲閣、藥王廟等。

武夷古鎮村落品味恬淡中的細美

風情曹墩鄉

  曹墩村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九曲溪上游。

  古民居里瀰漫出的茶香,對於曹墩而言,只是宛若平常一段歌,每年的清明前後,才是曹墩製茶的最高潮:連續半個月,這裡的二十幾家大小茶廠及小作坊全部運轉起來,採集、萎凋、做青、炒、揉、烘、撿等茶葉製作程序,幾乎通宵不停歇的。全村家家戶戶的人都輪番上陣了,每個人的分工勞作是那樣默契,而工序又是那樣地有條不紊,此時,燈光明亮的村街道上,茶香的濃度已達到全年的最高峰,四處飄浮的茶香,即便不喝茶,也一樣能神清氣爽。

  讓城裡人有些驚奇的是,路面潔淨的曹墩,在穿村而過的街道上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作坊:打鐵店、彈棉鋪、竹刻店、草藥鋪、豆腐坊、酒坊等。古老的村落,淳樸的鄉民,雞犬相聞,守望相助,在遍長蘭草的鄉野間,在茶香滿溢的農家裡,你可以深切感受到那份久違了的質樸與純真,這裡,是一種舊式情懷,一種似曾相識的童年影像,一份難以割捨的留戀與期盼。

武夷古鎮村落品味恬淡中的細美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