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說的就是父母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偏心總是有的,要麼重男輕女,要麼更愛小的。遇到父母偏心另一個,自己應該怎麼辦?以小編的經驗,我們不可能去責怪父母,更應該去想如何與被偏愛的或者被冷落的那一個相處,不要給雙方心理留下陰影,從此親情淡薄。
工具/原料
父母偏心偏愛自己或者冷落自己
希望避免因為偏心帶來的傷害
被冷落的一方
有委屈要說。
有的人被冷落了以後,害怕被批評或者忽略帶來的再次傷害,於是學會什麼事情都放在心裡,什麼委屈都自己忍著,這是非常不好的做法。有委屈要說出來,讓對方理解你的難處,讓對方感覺到你把他當家人,而不是因為他被偏愛而記恨他,從而讓誤會使彼此的距離越來越遠。
有愛要表達。
其實中國人相對還是含蓄的,尤其是親人之間,但愛的距離往往因為表達而拉近。雖然對方被偏愛,但是親人之間的感情肯定還是有的。可以向他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從而直接戳破他對你的猜疑。表達方式可以是口頭的或者字面的。
有事要擔當。
當被偏愛的一方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應該主動擔當,而非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比如對方受困於感情、金錢或者事業,自己能提供一臂之力就毫不吝嗇,如果沒有實在性的幫助,精神上的安慰或者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傾情奉獻,讓雙方感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從而消除隔閡。
有脾氣要發。
常常聽說被偏愛的一方肆無忌憚,仗著有父母偏愛而無理取鬧,被偏愛的一方就忍著,敢怒不敢言。或者被偏愛的一方對對方說,求求你了,對我發一下脾氣,說一下你的不滿。其實這都是因為有脾氣不發導致的距離,所以,被冷落的一方,有委屈有憤怒的地方就要直接表達,讓雙方在爭取自己的權益中靠近,而非一直在沉默中各自猜疑較量。
有些道理要想通。
要告訴自己,父母畢竟給予自己生命,甚至有的父母收傳統影響,他們偏愛本身是不對,但我們作為晚輩要理解。另一方面,被偏愛不見得是好事,被冷落也不一定是壞事,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與獨立性,之於將來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被偏愛的一方
要學會理解。
就算作為是被偏愛的一方,心裡最深處是看的清楚地事實的。為了親情,為了家庭和諧,應該學會理解,理解父母的偏愛,理解對方的痛楚,然後嘗試去改變。比如說服父母,比如拒絕父母,比如關愛對方,讓對方感覺至少你是在乎的。
要學會分享。
如果多得到某一樣東西甚至單獨得到一樣東西,要學會想起另一半,要學會分享,包括零食、玩具衣物等等。要想不被記恨不被遠離,就要學會分享,共同體驗。
注意事項
無論是被偏愛或者被冷落的一方都要理解父母,理解對方,家和萬事興。
有話要說出來,有事情一起面對,成為真正的家人,而非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