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如何添加輔食?

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嬰幼兒什麼時候該添加輔食,如何添加,甚至有的都不知道需要添加輔食,感覺寶寶就愛吃母乳,不想改變寶寶的飲食習慣,那麼到底嬰幼兒為什麼要添加輔食,又該如何正確的添加輔食呢?

因為隨著寶寶不斷的成長,適時的添加輔食是很有必要的,一是可以全面滿足寶寶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二是可以有效的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那麼該如何添加輔食呢?

嬰幼兒如何添加輔食

輔食添加原則:

從少到多,如蛋黃從1/4開始,如無不良反應則2—3天加到1/3—1/2個,漸漸吃到一個。

由稀到稠,如,先喝米湯,待寶寶適應後改為稀粥。

從細到粗,由菜水到菜泥再到碎菜。

循序漸進,待寶寶習慣一種後再加另一種。

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若出現反應先暫停兩天,恢復健康後再進行。

輔食添加時間安排:

4個月後先從晚餐開始,先加輔食後餵奶,按上述原則進行,根據孩子情況,一般1個月後,晚餐可完全輔由食代替。

6—7個月,晚餐逐漸由輔食代替同時,從中餐開始,逐漸添加輔食,到第九個月,中餐、晚餐均可由普通食物代替母奶和牛奶,早餐也可增加輔食,孩子可由5次餵奶改為3次餵奶,早晨5—6點一次,晚上9—10點一次,中午1—2點一次即可。

一週歲可基本過渡到以糧食、豆類、肉蛋、蔬菜水果為主的混合飲食。

添加輔食方法:

在愉快的氣氛中進餐,進餐前保持愉快的情緒,不能訓斥、打罵孩子,並先做好準備,如給孩子洗手、圍餐巾、使之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

從一勺開始:每添加一種新食物都從小量開始,用小勺挑一點食物,輕輕放入寶寶嘴裡,待寶寶吞嚥後再取出小勺。

觀察反應:每次添加輔食時,要觀察孩子的大便,有無拉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孩子加輔食後拉稀或有食物原樣排出,應暫停加輔食,過一兩天後,孩子狀況較好又可進行,孩子不吃不要強迫,下次再喂。不吃某種食物,並不等於以後不吃,應多試幾次。儘可能使食物多樣化。

輔食添加順序:

4—5個月:雞蛋黃、稀粥、豆制代乳粉、菜泥、胡蘿蔔、果泥、肉湯。

6—8個月:蛋羹、豆腐、肝泥、魚泥、瘦肉末、稠粥、煮爛的面、餅乾、碎菜、碎水果。

蛋黃的製作與餵食:

將雞蛋煮到十成熟,然後然後去皮並剝去蛋白,取1/4蛋黃放在小碗裡,用小勺將蛋黃壓碎,研磨,再放入少許白開水或奶、慢慢用小勺尾給嬰兒吃。也可以將磨得非常碎的蛋黃放入奶瓶與奶一同餵給孩子。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