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化瘀為本?

  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婦人下腹疼痛,甚則痛連腹脅,經期加重為主要症狀。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是由於異位內膜在女性激素的週期作用下,增生——分泌——脫落出血所致,異位內膜出血而血無出路,積聚在某一部位,刺激局部組織所形成。

  異位內膜所出之血,即中醫所謂的“離經之血”。其積聚成瘀,成為致病因素,故中醫認為“瘀”是產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關鍵,故活血化瘀是治療的基本原則。

  子宮內膜異位症屬祖國醫學“痛經”、“症瘕”的範疇。《金匱·婦人雜病》早有:“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的記載。《醫學入門》也雲:“血滯瘀積於中,與日生新血相結搏則為疼痛。”清·王清任著《醫林改錯》言少腹逐瘀湯:“此方治少腹積塊疼痛,或有積塊不疼痛,或疼痛而無積塊或少腹脹滿”,其所論述與今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頗相近似。

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

氣滯血瘀型:中醫認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血阻滯致使衝、任、督、帶之氣血不能通暢,不通則痛。本證常見脘腹痞脹且痛,痛連脅肋乳房的下腹痛為主,多痛甚於脹,常伴有面色黧黑或舌有瘀斑,脈弦或澀。

血府逐瘀湯是治療氣滯血瘀的主方,方內柴胡、枳殼、白芍、甘草組成的四逆散,以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另當歸、川芎、赤芍、熟地、桃仁、紅花組成的桃紅四物湯以活血化瘀,有行瘀之功。加桔梗載藥上行,牛膝活血破瘀共起理氣活血止痛作用。臨症腹痛劇烈常合失笑散,瘀血成塊加三稜、莪術,瘀熱便祕適加大黃、芒硝,瘀久入絡則加全蠍、蟅蟲等品。

寒凝瘀阻型:陰寒之邪客於胞宮、胞脈,搏結於內與血結,阻滯脈絡,衝任之氣不利,不通則痛。患者症見少腹冷痛,遇熱則減,治以溫經散寒、活血祛瘀止痛,常用少腹逐瘀湯加減。

方用當歸、川芎、乾薑、肉桂溫經散寒,失笑散元胡祛瘀止痛,小茴香溫經理氣,沒藥定痛。腹痛劇烈可適加烏頭、形寒肢冷加附子,伴噁心嘔吐加吳茱萸。若症見衝任虛寒,瘀血阻滯,可以《金匱》溫經湯養血活血止痛。

氣虛瘀阻型: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氣虛則血行無力,血行不暢,瘀血停滯使新血不生,氣血更弱。此類患者多病程長,腹痛多喜按,常伴有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少腹墜脹,舌質淡胖,邊有齒印,或青紫胖大,六脈細軟無力。

治療當以益氣行氣,活血化瘀,攻補兼施,常選用黃芪建中湯、當歸建中湯、附子理中湯之類,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也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活血祛瘀之品。

熱鬱瘀阻型:瘀血積久,鬱而化熱,邪熱阻塞脈道,熱與瘀互為因果,故此類病人多腹痛劇烈而伴有經期發熱,口渴,便祕,煩躁。臨床可選用小柴胡湯合桂枝湯和解洩熱,祛瘀消積。若腹痛而兼腸胃實熱便祕為主者,可用桃仁承氣湯,破血祛瘀、軟堅消積。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