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準媽媽不但對於營養的需求量很大,還需要補充鈣質,這樣才能滿足胎兒的生長需要,準媽媽補鈣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則,才能讓鈣質充分吸收。
一、準媽媽孕早期應補鈣
孕婦在營養的全面性方面,比未孕時的要求更高,為了保證胎兒各臟器特別是大腦的發育,孕婦需要“全面性營養素”。其中鈣是胎兒發展骨骼的關鍵元素,如母體如鈣攝入不足,胎兒需要的鈣就會從母體的骨骼、牙齒中奪取,以滿足生長的需要。營養專家表示:由於多種因素影響鈣的吸收,孕婦補鈣的最好方法是喝牛奶。
1、牛奶中的鈣容易吸收
牛奶中的鈣最容易被孕婦吸收,而且磷、鉀、鎂等多種礦物質和氨基酸的比例也十分合理。每100克牛奶中含有約120毫克鈣。孕婦每天喝200~400克的牛奶,就能保證鈣等礦物質的攝入。
2、牛奶中的維生素助骨骼發育
牛奶是維生素d的最佳來源,而這種維生素對胎兒的骨骼發育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牛奶攝入量不足,更易生下體重較輕的嬰兒。有關專家建議,懷孕婦女應大量補充除某些乾酪之外的乳製品,以確保她們的寶寶能得到足夠的鈣質供骨骼發育。
二、營養專家推薦的4個補鈣技巧
1、最佳補鈣時間-- 睡覺前、兩餐之間
鈣容易與草酸、植酸等結合,影響鈣的吸收,因此補鈣最佳時間應是在睡覺前、兩餐之間。注意要距離睡覺有一段的時間,最好是晚飯後休息半小時即可,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適合補鈣。
2、少量多次補鈣
少量多次補鈣比一次大量補鈣吸收效果好。在吃鈣片的時候,可以選擇劑量小的鈣片,每天分兩次或三次口服。同樣500毫升牛奶,如果分成2~3次喝,補鈣效果要優於1次全部喝掉。
3、晒太陽補維生素d
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大馬哈魚、鯖魚、沙丁魚等油性魚,都是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此外,每天只要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4、一個“不宜”,四個“不要”
一個“不宜”--不宜盲目孕早期補鈣
孕媽咪盲目地進行高鈣飲食,大量飲用牛奶,加服鈣片、維生素d等,這樣孕早期補鈣過度的後果--會使鈣質沉澱在胎盤血管壁中,引起胎盤老化、鈣化,分泌的羊水減少,胎寶寶頭顱過硬。這樣一來,寶寶無法得到母體提供的充分營養和氧氣,對胎兒造成生命危險。同時,孕婦胎兒有可能得高血鈣症,出世後,患兒會囟門太早關閉、顎骨變寬而突出、邱粱前傾、主動脈窄縮等,既不利健康地發育,又有損後孩子面容。
四個“不要”
1)服用鈣片不要馬上喝茶
茶中的單寧會影響鈣的吸收,不利於孕婦補鈣效果。
2)不要空腹吃鈣片
隨餐服用、飯後、兩餐之間或睡前均可服用,因為充分的食糜可干擾草酸,促進鈣的吸收。另外,夜間血鈣濃度低,所以,睡前服鈣也有利於鈣的吸收。
3) 多維片不要與鈣片一起吃
多維片中一般含有其他無機鹽,並且鈣和鐵、鋅、鎂和磷等都存在相互作用關係,比如鈣可以抑制鐵、鋅等的吸收,因此,最好鈣補充劑不要和其他多維片同時服用。
4)鈣片不要與草酸植酸類食物一起吃
菠菜、油菜以及穀物的麩皮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這些也會影響到食物中鈣的吸收。
含鈣的食品:
乳類與乳製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
豆類與豆製品: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豆腐乳等。
海產品: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蛤蜊、海蔘、田螺等。
肉類與禽蛋: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松花蛋、豬肉鬆等。
蔬菜類:芹菜、油菜、胡蘿蔔、蘿蔔纓、芝麻、香菜、雪裡蕻、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與乾果類:檸檬、枇杷、蘋果、黑棗、杏脯、橘餅、桃脯、杏仁、山楂、葡萄乾、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幹、花生、蓮子等。
特別提示:
食物保鮮貯存可減少鈣耗損,牛奶加熱不要攪拌,炒菜要多加水、時間宜短,切菜不能太碎。菠菜、茭白、韭菜都含草酸較多,宜先用熱水浸泡片刻以溶去草酸,以免與含鈣食品結合成難溶的草酸鈣。乳糖可貯留較多膳食鈣,高粱、蕎麥片、燕麥、玉米等雜糧較稻米、麵粉含鈣多,平時應適當吃些雜糧。
溫馨提示:補鈣時要注意補鈣的技巧和原則,這樣才能在補鈣時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