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有關營養攻略的相關信息,希望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您能夠有所收穫
工具/原料
對於脾胃功能尚未完善的寶寶來說,食積是極易出現的情況,多數是由家長勉強孩子進食引起的,其實,人體的脾胃是會隨著節氣的變化自然調節的,寶寶只要吃得不是太少,家長就不需過於擔心。那麼,萬一寶寶出現了食積,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方法/步驟
大寒節氣特點
時值公曆1月20日,位於太陽黃經300度。這時天氣寒冷至極,因此稱為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處於四九和五九之中,常常比小寒氣溫有所回升,此節氣降水較少,常有寒潮天氣。
大寒三候為:“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寓意為一到大寒就可以孵小雞了,而老鷹之類的徵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寒冬。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結凍,此時冰凍最結實,尺寸也最厚。我國古代一般是在小寒與大寒時取冰收藏以備夏天之需。
案例
張太太的寶寶前幾天有點感冒咳嗽,吃了些藥,誰料到連舌苔都變成了藥的顏色,過了好幾天都還沒退,還食積得厲害,張太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預防食積
食積指寶寶父母忽視“食貴有節”以及盲目進補後導致寶寶胃腸運化失調。《大生旨要》雲:“小兒無知,見物即愛,豈能細節?節之者,父母也。父母不知禁忌,畏其啼哭,無所不與,積成痼疾,追悔莫及”,這番話對父母有所啟示。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又均為獨生子女,多備受父母溺愛。面對市場上資源豐富的食品,父母總是順應寶寶的心意,結果忽視了“食貴有節”而造成營養過剩。營養過剩會造成兩種不同的後果:一是養出胖墩兒。肥胖不等於健康,如服了含性激素的小兒“保健品”,結果不僅使小孩子易發胖,還可出現性早熟而引出後患;肥胖兒還會為成年後埋下眾多疾病的禍根。二是攝入過多的食品,孩子不但沒有發胖,反倒越吃越疲弱。這是由於食之過多,多而不化,傷害了嬌嫩的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發生障礙,飲食的營養不能為機體所用,反而形成了營養不良的現象。因此,對寶寶的飲食調養,即要富於營養,又要利於消化,既要滿足機體生長髮育需要,又要防止營養過剩。
食積的另一原因為盲目進補。父母對幼兒的迫切關愛使幼兒虛不受補。往往幼兒在進補後脘腹飽滿,消化不良。父母操之過急,大劑量蠻補以致礙胃所致。解決的關鍵在於進補的方法要合理,宜少量,持久地進補,若進補後脘腹飽滿,可選用適宜的藥物調理。例如:因服人蔘、黃芪之類補氣藥後出現腹脹飽滿,食慾減退者,可選用白蘿蔔或用萊菔子來煎湯茶以消食下氣;如因服阿膠、地黃、麥冬等滋膩藥後出現腹脹腹瀉,食慾不振等反應時,可用生薑加紅塘煎湯代茶以溫中和胃,或谷麥芽、雞內金煎湯服用,以和胃助消化;如出現大便祕結,小腹作脹等徵候時,可用番瀉葉泡茶,以清腸通便。若進補後身體發胖,體重超常增加,是因為進補使人體氣血陰陽得到補充和調整脾胃功能增強,食慾旺盛,熱量增加,活動量又相對減少,就容易發胖。對原來就形體瘦弱者,進補後稍之胖些,也是健康強壯表現。但若過於發胖,體重超過正常標準,可能是營養過剩所致,就應引起注意,所以在進補同時需要適當增加活動量。
注意事項
冬令食積是寶寶父母們需要警惕的重要內容。食無常節和盲目進補在現實生活中時常發生,這嚴重損害了寶寶的脾胃功能,導致運化失調,溼熱內蘊,鬱而發熱。如出現各種症狀,父母們無需驚慌,把寶寶帶去兒科中醫師看診,則可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