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激烈的競爭已經延伸到小孩子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孩子比誰都累,不信你看看。
我小時候背的是斜肩背的書包,低年級時書包裡就語文書、算術書和幾個本子,鉛筆盒,輕鬆的揹著上學了。到我的女兒就發展成雙肩背的書包了,每天書也多了許多。可現在的小孩剛上小學已經用上拉桿書包了拖著上學了。為這麼沉重的學業,許多家長已經把對孩子的培養提前到了孩子學齡前,現在尤其重視0-3歲的早教。
方法/步驟
其實我認為孩子在0-3歲對他的所有教育都屬於啟蒙的性質。0-3歲是智力和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心理學家研究證實,0-3歲是開發兒童智力的關鍵時期,因為0-3歲是人腦發育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嬰兒的腦重增加特別快,剛出生時僅僅370克左右;9個月就增加至660克;3歲可達到1200克,約佔成人腦重的70%-80%。這個時期幼兒的好奇心和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都很強,其記憶力也可達到成人的50%。因此古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我們會教孩子唱兒歌、數數、教孩子認字。一張張帶有中國方塊字的卡片,背面畫著各種相應的美麗圖畫,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信息,孩子把圖畫和方塊字聯繫在一起,再學著我們的發音,把這三者牢牢地聯繫在一起就OK了,當我們碰到實情實景時孩子就會很自然的和學到的文字聯繫起來。中國文字和外文不同,它本身就是一幅圖畫,對孩子來說這就是遊戲,做大人的千萬不要把這些作為將來上學的文字基礎。
在教孩子認字的過程中就可以豐富孩子的潛意識。人的意識有潛顯之分。顯意識是你警醒狀態的知覺活動,而潛意識則在顯意識之下,靜靜等待。如果把人的意識比作海上冰山的話,顯意識僅僅是冰山一角。人類的許多奧妙,就存在於潛意識之中。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 我們在教孩子識字的過程中,就可以開發孩子的右腦和豐富孩子的潛意識,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智商。父母在教孩子認字的過程就是在做親子游戲,和孩子增進感情,親情交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培養健康健全的人格可以促進小兒思維和想象力。
同時父母一定要知道對孩子大腦潛在能力的開發具有實效性,也就是說“過這村沒這店”。生物學家勞倫斯發現關鍵期理論,也就是說在某一特定時期,動物對行為發展十分敏感,錯過這個時期,就會發生困難甚至影響終身。教育家孟泰梭利認為人類感官經驗敏感期在0-3歲,語言發展敏感期在6個月-3歲。人類所有敏感期絕大多數發生在4歲之前。人類智力發展的規律是先快後慢。5歲前智力發展最迅速,4歲前完成50%,4-8歲完成30%,8-17歲完成20% 。
嬰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生長最重要、發育最迅速的時期,所以我們在0-3歲這個黃金時期通過教孩子認字這個手段達到啟蒙的目的,達到培養親子關係,豐富孩子的潛意識,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為以後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