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荊皮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土槿皮(《中藥通報》3(4):156,1957),荊樹皮(《中國藥植志》),金錢松皮(《藥材學》)。

  【來源】為松科植物金錢松的樹皮或根皮。

  【植物形態】金錢松,又名:金鬆、水樹、金葉鬆。

  落葉喬木,高20~40米。莖幹直立,枝輪生平展;長枝有縱紋細裂,葉散生其上,短枝有輪紋密生,葉簇生其上,作輻射狀.葉線形,長約3~7釐米,寬1~2毫米,先端尖,基部漸狹,至秋後葉變金黃色。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榮荑狀,下垂,黃色,數個或數十個聚生在小枝頂端,基部包有無數倒卵狀楔形之膜質鱗片;雌花單生於有葉之短枝頂端,由多數螺旋狀排列的鱗片組成。球果卵形,直立,長約5~7.5釐米,徑約3~6釐米,鱗片木質,廣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微凹或鈍頭,基部心臟形,成熱後脫落,苞片披針形,長6~7毫米,先端長尖,中部突起。種子每鱗2個,長8毫米,富油脂,有膜質長翅,與鱗片等長或梢短。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喜生於多陽光處。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等地多有栽培。

  【採集】秋末剝取樹皮或根皮、晒乾。

  【藥材】

  ①根皮呈不規則的長條塊片狀,長短大小不一,扭曲而稍卷,厚約3~6毫米。外表面粗糙有皺紋及橫向灰白色皮孔。木栓灰黃色,常呈鱗片狀剝落,顯出紅棕色皮部。內表面紅棕色或黃白色,較平坦,有縱向紋理。質脆,易斷,斷面紅褐色,外皮顆粒性,內皮纖維性。氣微弱,味苦而澀。

  ②樹皮大多呈條狀或片狀,厚約1釐米,外表暗棕色,作龜裂狀,外皮甚厚;內表面較根皮為祖糙。以形大、黃褐色、有纖維質而無栓皮者為佳。

  產浙江、安徽、江蘇等地。

  【化學成分】含土槿皮酸、酚性成分、鞣質及色素。

  【性味】《藥材資料彙編》:"辛,溫,有毒。"

  【功用主治】殺蟲,止癢。用於疥癬瘙癢。《藥材資料彙編》:"治癬疥。"

  【用法與用量】外用:浸酒塗擦或研末調敷。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