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高校進行產品推廣
摘要:很多企業沒有設置高校營銷的專門崗位,但是又有這樣需求,於是只能臨時將這類工作交給一般的市場人員,而不瞭解高校特點,甚至每個學校特性的情況下,這樣的高校推廣往往都是事倍功半的
很多企業沒有設置高校營銷的專門崗位,但是又有這樣需求,於是只能;臨時將這類工作交給一般的市場人員去執行
而不瞭解高校特點,甚至每個學校特性的情況下,這樣的高校推廣往往都是事倍功半的
高校媒體總體來說有如下特點:
1.受眾集中
高校廣告的目標受眾主要是學生和教師。其中大學生(包括碩士生、博士生)無論從人數還是從其信息來源的側重點來看,毫無疑問是這群人中絕對的主體。他們有相近的年齡,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的經歷。他們樂於接受信息和追求新奇事物,是社會中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同時,他們的消費意識也處在同齡人的前端。這種高同質性能使企業的廣告更具針對性,能更有效地鎖定目標受眾。
2.教育水平高
高校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他們都受過很系統的高等教育,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所以,他們能理解廣告存在的合理性和其對於社會的價值。因此,他們對廣告的抵觸情緒較少,能夠善意地對待廣告傳遞信息的形式和手法。同時,他們對廣告內容的理解能力是一般社會公眾所無法比擬的。對於高品味的廣告,高校絕對是一個好的“用武之地”。但如果廣告太膚淺,創意太過平庸,則無法期望在這群人的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
3.一致性
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種群體意識,有較強的歸屬感,在消費上尤為如此。一方面是同學間有意識的互相模仿,在消費上互相影響;另一方面則是信息的高度共享――同學間的互相傳播的連鎖效應能極大地強化企業的廣告效果,但負面傳播的影響也將變得廣泛而難以控制。
4.低成本
相對於社會上的大眾媒體,高校中廣告的投入成本是很低的,特別在開發的初期更是如此,而廣告效果不一定會遜於大眾媒體。
主要形式有:
3.網絡
隨著全國高校校園網的建立,上網對於學生已如看書一樣普遍。一些著名的高校BBS,如清華、北大和華中理工等,其每天的訪問人數甚至可以和某些商業網站相媲美,BBS也是辦得有聲有色。在網絡廣告日益崛起的今天,這些網站的商業價值同樣是不可限量的。如果說校園中的其它媒體是地方性的、局部性的話,這些網站便是面向全國甚至世界的宣傳欄。它們擔負宣傳學校的形象重任,同樣也可順帶宣傳願意出錢的企業的形象及其產品。而借高等學府的無形資產,企業形象廣告和產品廣告所具的說服性和可信度是專業媒體沒有的。
4.路牌
學校中美麗的林蔭大道或小路象公園一樣寧靜恬人。校方完全不必為這些或大或小的道路花錢安路燈和付電費。採用能和校園環境相融合的路牌廣告,不但能照明,還能為校方帶來經濟效益。
5.其它
校園中還有其它一些廣告載體。如飯卡、上機卡、借書卡、澡票、宣傳欄以及學校的信封、信箋等。
其實很多商家早已看好高校的廣告潛力。如肛泰製藥的小紅人系列廣告在高校的衛生間中很是常見。“來也匆匆,去也沖沖”,還有許多企業自制的留言袋,方便學子們的同時推銷了自己。而直郵廣告在高校中更是鋪天蓋地。
無論從經濟收益的角度,還是從加強管理的角度,學校都應該管理和利用好這部分資源。
在注意力經濟的時代,注意力便是一種能創造價值的資源。只要思維放開了,就會發現能吸引注意力的地方都可以作為廣告媒體來開發,甚至於球場上的籃球板、樓梯的轉角處、黑板上的空牆,都可打上企業或產品的廣告。關鍵是要敢想、敢做,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的。正如長城公司拍賣其電腦上的上網快捷按鈕一樣,敢為人先。讓後來人感嘆:“哦,原來這方寸之間也是可以拿來賣的!”
我們知道球隊可以拍賣冠名權,企業可以出賣商標權,那麼學校是否可以有“什麼權”可以賣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實,莘莘學子們早已懂得如何利用廣告的宣傳效應為開展活動拉贊助,酬集資金。許多學校足球、籃球比賽的冠名權早已是某些企業的囊中之物。
有人也許會說,學校這樣做會不會過於商業化了,會不會影響學校的形象,會不會影響對學生的教育?要知道,整個社會都商業化了,學校豈能偏安於一隅?學校應該溶入社會主流生活中去,包括經濟生活。
而實際上,校企間的合作早已是千絲萬縷。學生的實習就業、校企的研發和企業員工的培訓都從這種合作中受益非淺。啟程校園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