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邑與巧克力的精心搭配?

  在餐桌上,巧克力和干邑是最難找到搭配伴侶的兩種食物。這倒不是說他們故意擾亂烹調規則,恰恰相反,昂古穆瓦(Angoumois)、奧尼斯(Aunis)和聖東日(Saintonge)地區的美食家們經常會用它來烹製一些傳統的地方菜,達到增香提味的效果。比如令人垂涎欲滴的干邑燉小雞!巧克力的情況也大抵如此,阿茲特克人甚至發明了用辣椒和芝麻調味的巧克力燴火雞。

  然而要找到一種適合與干邑搭配品嚐的食物可就太難了。巧克力也一樣,有人甚至說最好就佐以涼白開。難道就沒有更好的美味組合了嗎?但讓人欣喜的答案卻就在眼前:巧克力和干邑這兩種擁有眾多共同點的風土產物配在一起就是天作之合。巧克力的原料是可可豆,3500年前誕生於危地馬拉海岸。干邑的原料是葡萄,必須在夏朗德陽光明媚的天空下才能被釀製出來。

  兩者連綽號都幾乎一樣:古老的墨西哥人將液體狀的巧克力稱為“神仙的飲料”,而雨果 (Hugo) 曾將干邑譽為“神仙的甘露”。在各種相似性中,還包括鮮明的產地和風土特徵。干邑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恩賜”,全世界只有干邑地區的六個產區能生產干邑,這一切歸功於當地獨特的風土。巧克力也是如此,巧克力的天堂是位於委內瑞拉山脈中的初奧(Chuao),此外還有幾個大型的種植園分佈在南美、非洲和加勒比群島。

  干邑和巧克力最美的邂逅是在甜點時光。大香檳地區的弗拉潘酒莊(Maison Frapin)生產著當地最好的干邑,十幾年來它與法國最頂級的大廚一起對此進行了證明。幾乎每次午餐都以這兩位食物明星的聯袂登場宣告結束。為了挑戰Extra Réserve Patrimoniale,雷堡(Baux-de-Provence)地區伯曼尼爾烏斯陶酒店(Oustau de Baumanière)的大廚讓-安德烈•沙裡阿勒(Jean-André Charial)發明了帶有干邑香味的用圭亞那巧克力製作的馬卡龍甜點,而在巴黎的喬治五世酒店(George V),大廚重新演繹了摩卡杏仁奶油蛋糕。

  在凡爾賽的Les Trois Marches酒店,裝在16世紀復古酒瓶裡的弗拉潘頂級大香檳XO(V.I.P. XO)被裹入冰凍的巧克力外殼內,並配以一杯熱騰騰的辛香熱巧克力,這一創意取得了極大成功。巴黎Meurice酒店的Yannick Alléno則用點綴著檸檬和金葉的巧克力熔岩蛋糕來配同款干邑。在古塞香檳(Champagne Gosset)誕生425週年的慶典儀式上,Pavilion Gabriel會館製作了一種箭葉橙巧克力刨冰來搭配弗拉潘第一款混合年份酒(1979-1983-1985)。巴黎阿比修斯餐廳(Apicius,米其林2星)的Jean-Pierre Vigato則將古老的貢塞扎克酒莊(Segonzac)最有名的佳釀(用多種產自1888年天堂酒窖的基酒混合而成)與一大塊點綴著金葉黑巧克力和散滿香豆粉的巧克力冰淇淋結合在一起。不可否認,還有其他幾款酒可以與可可搭配(比如來自法國南部露喜龍的天然甜葡萄酒:班努Banyuls、莫里Maury、裡韋薩爾特Rivesalte,或者波特酒),但干邑絕對是用巧克力製作的甜點最不可或缺的搭檔。

  不過,這裡所說的巧克力只指黑巧克力,因為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和果仁巧克力都不適合此類搭配。這種的渾然天成的搭配也只有像干邑一樣在酒桶中經過長時間耐心陳化,並生成複雜香味的生命之水才能勝任。陳化處理賦予它們溫暖的色調和馥郁的香味,與巧克力一起吃能品嚐到灌木香。夏朗德出產的生命之水擁有某些相同的香氣和口感:陳舊感,香草味,有時還有乾花的味道。一些15-25年的陳年干邑(巧克力的最佳拍檔)甚至擁有可可的香味。味覺完整主義者們和將可可豆作為貨幣使用的瑪雅王烏納普(Hunahpu)一樣推崇可可豆巧克力,然而作為搭檔,干邑自然強於他們推薦的涼白開:

  溫馨提式:為了不偏不倚地對待這兩種美味,請不要大口喝酒,改用小口啜飲,細細品嚐。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