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最高境界,但做到需要一個過程----如何做到有藝術的“管”?

對孩子能做到“不管”是最高的境界,所謂"無為而治"。孩子有自覺性,能自己計劃安排,是最好的;而且沒有家長的嘮叨煩擾,耳根清淨,也是孩子喜歡的。

但是,如果孩子以前是不自覺的,或沒有好的習慣,從心理髮展的規律來看,轉變成自覺、能計劃安排,或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家長以前為什麼要做監工?其實一般來講,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自覺性,能自覺地學習、寫作業,大人也落得個輕鬆愉快,誰願意花兩三個小時去陪孩子做作業?

但是大部分的孩子是不那麼自覺的,孩子的天性也是好玩的,或者喜歡做些容易的事。如果孩子覺得作業費勁,或者想著玩,他就會磨磨蹭蹭的,或不專心。寒假自然大部分是懶得寫作業,不到最後是不願意動筆的;或者想隨心所欲地玩,睡得太晚。

所以,家長恨其不能,怒其不爭,不得以發火、全陪、做監工,拼了老命,去“管”孩子。但是弊端也很大,孩子培養不了自覺性,一旦放鬆就不可收拾;而且孩子很煩躁,總處於被煩擾的狀態學習,可能真壞了寫作業的胃口,而且對情緒很不好。

所以,尹老師的書中“不管”、不當監工的思想對這些家長可謂當頭棒喝,無異於一場及時雨。但是很多家長改革的步伐邁得太快,又一下子變得較徹底的“不管”了。給家長做諮詢時就遇到了一些這樣的情況:

一位家長說:記得剛看完尹老師的書,在國慶節,我就完全不管孩子作業,他玩得快上學的前一天晚上沒做完作業,我也像尹老師那樣做,後來,兒子很安心寫作業,還在作文時,寫了這件事。但在上一個寒假,他就不會主動的先做完,再玩;而是先玩,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主動寫作業,結果就沒做完作業。而且各科作業,有錯的地方不改正,不會他也不問不管。這該怎麼辦?

另一位家長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弄這個弄那個的,以前都是我給他安排,現在我學著不管他,試著讓她自己安排,我發現她不會自己安排好,每天要完成的任務老是欠賬。

有個初一的孩子,喜歡晚睡。家長也學著不去管他,結果遊戲玩到晚上十一點,可是作業還是不急著寫,喝水,吃東西,家長早上3點發現他和衣躺在屋裡,被子也沒蓋,6點鐘鬧鈴響,把他叫起來,自己就說,太困了,作業也沒寫。

去學習“不管”沒錯,但步伐不要邁得太大!

孩子從一個不自覺的狀態走向自覺,將一個不好的習慣轉變為好的習慣,需要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家長的參與,需要家長的輔助,需要家長開動腦筋怎麼幫助他去轉變。學著“不管”,其實是想辦法怎麼讓孩子逐漸不用管,這是需要智慧的。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不管”能完成的,而是一種“有心而無痕”的“管”。如果只是不管,那大部分孩子就會象上面三個例子那樣,難以達到理想的狀態。

怎麼去“有心無痕”的管?其中之道,奧妙無窮,也要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

一、讓孩子去體驗結果

尹老師的方法也是如此。作業不去催促,到時間如果寫不完,孩子自然會想到老師的批評了。讓孩子在家練習聽寫生字,她不答應,那就按照她的想法來,但是提醒她實驗一下這樣課堂聽寫能錯多少?結果表揚全對的名單裡沒有她,她就知道需要練習了。

如果家長管的太多,什麼都替孩子想到了,其實就失去了讓孩子自己體驗的機會。

但是體驗也要適度。正如那位家長說的,如果一直只讓孩子自己安排,會欠賬太多;也會眼巴巴地看著他在假期最後一天才著急地應付作業。所以,適當體驗之後,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商量,讓他選擇如何做。

二、改變的過程需要家長參與輔助,但要逐漸減少參與

自覺性的養成、習慣的改變是需要一個較長過程的,家長不能“無所作為”地不管,而是要逐漸減少參與,初期還需要家長的輔助,給予適時的提醒。孩子確實不自覺的時候,還是適當地督促他。沒有必要非要等到寒假最後一天才讓他寫作業,早期提醒一下也是必要的。其實即使是大人,也是需要督促和提醒的,何況是孩子。至於怎麼輔助,還是要講究方法。 需要去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然後找出解決的方法。如果孩子有了進步,就要及時退出,放手讓他自己體驗。參考我的博文:

學做自己孩子的心理諮詢師(之一)-----理解孩子,從孩子學會專心寫作業談起

一個家長苦於孩子睡覺太晚,但是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卻沒有進步。我建議她想辦法參與一下,思考一下改變的方法。她後來高興地告訴我:我給孩子看了從網上下載的關於晚睡覺的壞處的資料,他有點動心,我趁機作了要求,雖然他不能準確做到,可是不再睡的那麼晚,而且對我們態度也改變了。方法!

三、輔助要"有心無痕",欲擒故縱,讓孩子欣然接受

孩子不喜歡家長管,其實與家長管的方式有關。

家長其實也很冤枉。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犧牲了大量業餘時間,還著急上火地去管孩子,但就是因為你太“上趕子”了(上趕子買賣,指主動接近或討好。買賣,比喻事情是否辦成。主要是說,過於主動或一廂情願不會辦成事情。這其實是一種普遍的心理規律),所以孩子反而覺得你是求著他,所以為你做作業自然是他不喜歡的。

所以有時要欲擒故縱,比如檢查作業他可能會煩,但你說不給他檢查了,他反而會央求你幫忙檢查一下;他說不想寫作業了,你說同意啊,他就要思量一下了。沒有了你的“上趕子”的幫忙,孩子就明白多了。

另外,家長即使參與、輔助,也不能採用訓斥、懲罰的方式。一位家長糾正孩子寫字姿勢,看到孩子姿勢不對,就很著急,不客氣地把他整一下,這樣孩子能不反感嗎。為什麼不能無聲地、笑著糾正呢,這就是無痕,如此做,孩子怎麼會不欣然接受呢。

不管的道理看似簡單,實則要好好思量!

為了不管,可能需要“管”;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管的目的也是為了不管。

如何管是一門藝術,其中奧妙無窮,其最高境界就是“有心無痕”,好像是“不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