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積和丘陵、山地面積幾乎各佔一半。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自古就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因此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土”。
成都是一個非常有特徵的個性化城市。首先表現在氣候上。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溼,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都在5度以上,但由於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其二,成都是古蜀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宮辦學堂——石室學堂。在唐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時期,著名詩人李白、杜甫、李商隱等流寓成都,創作了大量吟誦成都風物的詩詞歌賦,並留下眾多文化遺蹟。
攻略、購物、交通、氣候、美食、注意事項
旅遊最佳時間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6°c,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哮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寫。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溼,因此,夏日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都在5°c以上,但由於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
成都的最佳旅遊時間是3-6月,9-11月。但7、8月最熱的時候,成都附近的青城山、西嶺雪山、九龍溝、九峰山、天台山、龍池森林公園等都是最理想的避暑勝地。冬天上龍池森林公園、西嶺雪山欣賞雪景也是南方省區難得的好時機。
交通指南
成都是四川省乃至大西南最大的交通樞紐,已基本形成以城區幹道為依託、國道公路為幹線、四條鐵路為動脈、國際航空港為支撐的立體交通格局。
外部交通
航空: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第四大國際航空港,有航班飛往北京、上海、廣州、青島、南京、杭州、
張家界、西安、蘭州、烏魯木齊、拉薩、昌都、廈門、桂林、昆明、海口等國內60多個大、中城市,並開闢了香港、曼谷等國際和地區航線。省內航線有:成都-達州,成都-西昌。
雙流國際機場距離成都市中心20公里,機場巴士8-10元,15分鐘一班,停靠民航大廈等,機場大巴開大約35分鐘到達人民南路民航大廈前,機場大巴中途不設站,但可以要求在一環路的跳傘塔下車,在那裡可以乘34路公車到西門汽車站或者火車北站。坐出租車從雙流國際機場到成都的西門汽車車站或火車站要40元左右。從機場到新南門汽車站的話,坐機場大巴到岷山飯店下,沿岷江路一直走便是,打的約5元。坐303路可到五桂橋汽車站。
鐵路:
成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從成都火車站可直通北京、西安、昆明、廣州、重慶、烏魯木齊、廣州、上海、蘭州等10多個大城市;省內有開往廣元(蜀道景區)、宜賓(川南景區)、攀枝花(攀西景區)的旅遊特快列車。
成都市火車票購買點:
東御街火車站市內售票廳
成都市聯運總公司:成都市二環路北二段91號
成都車站運輸營業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6號
四川大學: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
省政府集體經濟辦: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31號
美食小吃
川菜以辣聞名天下,卻不僅僅止於辣味。川菜屬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其強勁的勢力早已滲透到全國各地每個角落。川菜的招牌菜有:麻辣豆腐、八味冷碟、樟茶鴨子、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
川菜中最具革命性的是火鍋,火鍋以其包羅萬象、熱情似火、平易近人的特點迅速的、地毯式轟炸般的征服了全中國人民的脾胃。四川的火鍋花色品種繁多,鍋底就有數十種,原料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凡是可以吃的東西皆能下火鍋涮、煮、燙。
成都的飲食街集中在:羊式街西延線、科華北路、領事館路、望平街等。
特色菜:棒棒雞、碧綠蝦仁、春蠶吐絲、粉蒸排骨、宮保雞丁、鍋巴肉片、紅油耳片、回鍋肉、火爆腰花、辣子肉丁、麻婆豆腐、水煮牛肉、糖醋雞圓、糖醋排骨、蝦鬚牛肉、香辣炒蟹、煙燻排骨、魚香肉絲、原籠玉簪、樟茶鴨、珍珠酥皮雞
小吃:八寶黑米粥、玻璃燒麥、擔擔麵、二姐兔丁、夫妻肺片、韓包子、火鍋牛肉粉、火腿雞絲
卷、雞豆花、雞絲涼麵、雞汁鍋貼、賴湯圓、蓮茸層層酥、龍抄手、玫瑰涼餈粑、青菠面、清湯抄手、三合泥、沙黃蛋角酥、雙味珍珠元子、酥皮雞餃、酸辣豆花、燙麵油糕、甜水麵、五彩波絲花藍、煙薰鴨子、鍾水餃
購物指南到成都購物決不會讓你失望,有許多特產能讓你盡興選購。
“中國四大名錦”之一蜀錦和“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蜀繡都是你的好選擇,花色品種繁多,質量上乘。瓷胎竹編會讓你大開眼界,由它編成的花瓶、咖啡具、花具、飯碗等準讓你愛不釋手。銀絲工藝品美侖美奐;青城絲毯精美絕侖,掛毯、地毯任你挑選。還有赫赫有名的全興大麴,當然別忘了還有烹調正宗川菜必不可少的主要佐料郫縣豆瓣。
成都的購物街集中在春熙路、總府路、騾馬市一帶,從大型百貨、超市到攤販以及旅遊紀念品都有。
購買飾品和工藝品:
武候祠對面那條路是西藏自治區駐成都所在地,也是藏飾一條街,荷花池附近也有個飾品市場。在
紅旗商場對面的工藝品商店可以買到許多蜀地特色鮮明的工藝品。
購買旅遊設備:
成都高山戶外店:成都臨江中路6號(交通飯店門口)
大山探險戶外旅遊用品店:成都陝西街100號(蓉城飯店東50米)
奧索卡:運動學院附近,一環路南三段6號
購買特產:
成都蜀都大道中段的紅旗商場是各種風味食品最集中的地方,可買到蜀繡、瓷胎竹編等工藝品,香辣醬、臘肉、劍南春、全興大麴等特產。
民俗節慶
成都燈會正月十五
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南宋詩人陸游在《丁酉上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繡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從1962年起成都恢復春節燈會,會期一個月。燈會期間,公園內有民間曲藝、雜技、雜耍表演;有各種地方風味小吃;還有鑄糖人的擔子,賣風車的草把子,每屆燈會遊人都在百萬人次以上。
成都花會每年一月
成都花會始於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花會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門外的青羊宮,傳說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農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來,民間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氣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開的季節,故又傳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這裡舉辦花會。
屆時,成都附近的國營、集體花圃及廣大花農,都將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貴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運到青羊宮,搭棚撐帳,擺攤設點,進行展銷。
新津龍舟會端午節
賽龍舟是我國南方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雖在長江以北,但也是水鄉之地,所以賽龍舟的歷史也很久遠。直到本世紀60年代,成都的賽龍舟活動還在望江公園邊的錦江河段進行。但70年代以後,市區的河道已不適宜再舉辦龍舟競渡。因此成都新津縣的南河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將龍舟盛會越辦越紅火。龍舟會除龍舟竟渡等傳統節目,還增加了龍舟造型表演,綵船夜遊。
天彭牡丹會清明前後
位於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稱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歷史上它曾與河南洛陽、山東曹州、安徽毫縣一起並稱為我國四大牡丹生產基地。詩人陸游曾說:“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說明彭州種植牡丹在唐宋時期已頗負盛名。唐宋以來,當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開時節聚會賞花的習俗,並把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日定為勘花節。為發揚這一民俗傳統,彭州市定於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辦一年一度的牡丹盛會。牡丹會期間,除展銷名貴牡丹花卉,遊丹景山,還舉辦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土特產品展銷等。
都江堰放水節清明節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線,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被當地居民視為神聖的節日。
歷史上,每年農曆三月的清明節都要舉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預祝當年農業豐收。屆時,地方官員要親自主持放水儀式,當地群眾也自發地組織到二王廟祭拜李冰父子,舉辦二王廟會,又稱清明會。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將民間傳統的清明會改為政府主辦的放水節,由身著古裝的水利官員、儀仗隊伍表演放水節的全過程。此間有民間歌舞表演,引人人勝。
望叢祠賽歌會五月十五前後
郫縣曾是古蜀國都城,傳說望帝傳位後,歸隱深山,化作杜鵑鳥,每年二月杜鵑花開時飛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農夫趕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鮮血,染紅了山上的杜鵑花,蜀人以為是望帝的魂回來了,這就是民間傳說中“杜鵑啼血”的故事。郫縣城因而被稱為“鵑城”。後人為紀念望帝,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五日前後辦起了鵑城賽歌會,賽歌會場地就選在望叢祠,參加賽歌會的歌手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以唱山歌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編自唱,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新都桂花會中秋節前後
新都桂湖桂花飄香時,又正是滿湖荷花盛開時,值此良辰美景,遊人如織。於是,新都縣政府決定在每年的中秋節前後舉辦桂花會。
桂花會期間,除邀集人們遊園賞桂、瞻仰升庵詞、參觀文物書畫展覽等文化活動外,城內還同時舉辦物資交流會,展銷地方名小吃,舉辦富有方地特色的歌舞、戲劇表演。
龍泉桃花會每年二月
每年農曆二月,是成都居民外出踏青的最好時節。此時的龍泉山桃花盛開,燦若紅雲,山腳下成片的梨花如白雪鋪撒大地。加上其他各種時令花卉,把整個龍泉山打扮得春意盎然,奼紫嫣紅。繽紛的花朵,如織的遊人,使桃花盛會應運而生。桃花會期間,最有特色的項目是花農們開辦的家庭接待站,遊人在花農家中飲茶賞景,娛樂消閒,更有可口的農村家常風味餐,吃的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別有一番情趣。
注意事項
外出活動一定要帶雨具,揹著很重的揹包撐一把傘在林中或山地行走會很不方便,因此雨衣便成為野外用雨具的首選。雨衣可分為分身和斗篷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