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江蘇民間舞蹈“跳馬伕”的舞蹈風格?

一、“跳馬伕”的歷史概述

  江蘇民間舞蹈“跳馬伕”最初為迎神賽會中的祭祀舞,主要流傳在江蘇南通的如東縣,其中尤以豐利、掘港、潮橋為盛。每逢農曆五月十八日的都天誕辰(亦有定為農曆三月十五、三月十六),當地人都會舉行“都天王爺出轅活動”,俗稱“行會”。

  這樣的行會在當地往往非常隆重,例如潮橋(如東一古鎮)的都天行會:神橋前有“龍燈”“蕩湖船”“站肩”“高蹺”“河蚌”“雜耍”的歌舞彩燈;有“燒馬伕香”(即“跳馬伕”)和燒香還願的善男信女、僧道尼姑等;還有旗、雙棒羅及拿金瓜、鉞、斧、刀、搶、劍、戟的儀仗隊,前後綿延三裡有餘。整個隊伍以燒馬伕香為前導,多至三五百人。舞者往往“頭扎彩色布巾,上戴黃元紙帽,身著馬伕服裝,腳蹬草鞋,腰圍一圈銅鈴,手持鐵釺,嘴銜銀針……跳躍著前進,鈴聲叮噹響幾裡許”。舞蹈常模擬傳說中眾將士嚇退敵人的情景,粗獷剽悍、威武雄壯,充滿了強烈的戰鬥氣息。這種勞動人民以民間傳說為依據,以崇敬都天王爺為願望的形式,在迎神賽會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並逐漸形成了一種民間舞蹈,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可謂影響深遠。

  關於“跳馬伕”的來源,當地還流傳著很多說法。其中有一則記載:相傳自宋以來,掘港、豐利就是個鹽場,有位名叫張士誠的鹽商曾多次來此販賣私鹽。因為不堪鹽警的重負和欺壓,反對當地官府的統治,張士誠曾在掘港附近的楊家阪一帶率領鹽民跟官府作頑強鬥爭,最後機智地用鰳魚(此魚為中國漁業史上最早的捕撈對象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當大刀嚇退官兵,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後來,鹽商張士誠在蘇州當上了吳王,如東一帶是他的管轄屬地,他下令廢除元朝施加在農民和鹽民頭上的苛捐雜稅,減輕人民的經濟負擔,推行經濟和文教改革,對這裡的人民群眾關愛有加,受到了廣大勞苦人民的熱烈擁戴。但自從他與朱元璋對峙、戰鬥敗下來後,蘇州地區不少與他有“牽連”的人都被逐放至此。所以,這一帶的老百姓迫於無奈和官府的重壓,不方便公開紀念他,只能以祭都天王爺為藉口,寄託他們對英烈的無限追念和對不屈鬥爭精神的崇敬。

  如此,“跳馬伕”自形成以來,通過一代代的傳播和發展,在後來城隍、華王和其他菩薩的迎神賽會等一系列祭祀活動中也有了“跳馬伕”的舞蹈表演,成為了當地群眾一種表示虔誠的敬神活動。“有的馬伕競相打扮,看誰最英武、最漂亮;有的馬伕競相作舞,看誰跳得最起勁;還有些地方的群眾甚至結伴相約去數十里或上百里以外參加都天王爺的出轅活動”,這種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在傳承過程中逐漸傳播擴散開來,並慢慢趨向單純的表演娛樂,更加註重“跳馬伕”的舞蹈性。由此不難看出,《跳馬伕》從最初群眾敬神和娛神的宗教祭祀活動已逐漸演變成了現在“娛人”和自娛的民間舞蹈,既包含著濃郁的宗教祭祀色彩,又寄託著當地百姓追思英烈、祈福消災的美好祝願,成為了當地人們每年民俗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跳馬伕”的風格特徵

  一直以來,不論是祭神還是懷念烈士,“跳馬伕”都有一套傳統的表演形式和特定的表現內容,筆者通過相關的文獻資料和影像資料,從基本體態、基本動律和舞姿造型等方面對其進行風格的歸納與分析。

1.基本體態

  馬伕腳站八字、上身挺直,手臂屈伸,有“挺胸收腹要沉穩,氣貫丹田身如鬆”之口訣,呈現出梗而不僵、沉而不懈的身體體態。由此可見,這種基本體態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跳馬伕”威武穩健的基本風格。

2.基本動律

“跳馬伕”顧名思義就少不了“跳”,而所謂的“跳”,實際就是其基本動律的一個泛指,其中包含了許多的“跳法”。如“跺”:通過下肢有節奏的跺地動作,如“一跺一顫”“一跺兩顫”,既表現馬伕的剛勁有力,又保持著祭神舞蹈的莊嚴肅穆,是基本步法中的一個主要動律;“顫”:基本步法“一跺兩顫”中的顫,著重強調了下肢動律的沉。演員通過膝蓋的顫,繼而帶動馬鈴發出響聲,既模仿馬在奔跑時的動態形象,又展現出“馬伕”穩健、威武的男子氣概;“振”:主要是上肢手臂的振顫動律。舞者手持馬扦,通過高頻率、快節奏的雙臂振顫,一方面控制馬鈴的聲響,一方面又展現戰馬奔跑的景象。

3.舞姿造型

  傳說“跳馬伕”的人多為平時逢災遭難時對神靈許下燒“馬伕香”的誓願者,他們願意當牛做馬在都天王爺的鑾前駕後,祈禱神靈、追悼英雄。因此,對於“跳馬伕”的舞者而言,他們既是“馬”又是“馬伕”,可謂“人馬合一”。在舞蹈造型方面,既有“戰馬奔騰”的壯觀景象,也有“戰馬嘶鳴”的仰天雄姿,時而威武雄壯,時而莊嚴肅穆,不僅模仿馬的動態動作和靜態造型,也有馬伕特有的馴馬動作和馬伕造型。如馬伕快節奏的揮鞭馭馬、俯身起馬、蕩步跨馬等動作,一方面表現了“跳馬伕”所“跳”的內容,另一方面又不斷地通過馬伕下跪低頭、持扦拱手等動作表現其虔誠與敬仰的心理,達到祭祀神靈、祈福消災之目的。

4.表演特色

“跳馬伕”作為男子群舞,表演者少則十幾人,多至幾千人。據豐利鎮的王昌文(1901年生)等老人回憶,豐利都天王爺出壇規模最大,其中僅跳馬伕就達3600人。在舞蹈隊形方面,“跳馬伕”既有單、雙排,也有三四人為伍的方陣,排列整齊,氣勢威武。他們有時挺直前進,有時倒退向前,或相互穿插,或獨自轉圈,變化豐富。

  在舞蹈音樂方面,“跳馬伕”也獨具特色。整個舞蹈無音樂伴奏,而是巧妙地運用馬伕身上佩戴的馬鈴、馬伕的吼聲以及鑼等樂器聲進行伴奏和渲染。在舞蹈過程中,幾百只甚至上千只鈴鐺同時發出響聲,和著馬伕不時發出“呵呵,哈嘿”的雄壯吼聲,形成一種特殊的音響效果,充滿了尚武精神,洋溢著戰鬥氣息,彷彿縱身於古代縱馬廝殺的戰場,渲染出一種壯烈的氣氛。

  除此之外,馬伕身上的3件特殊飾物——銀針、馬鈴和馬扦也是“跳馬伕”的一大特色。口銜銀針表示甘做牛馬,“結草銜環”相報,執轡效勞之意,在宗教文化中也象徵著野獸的尖嘴獠牙,以此嚇退敵人。馬伕身佩馬鈴,不僅是為了模仿戰馬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在“一跺一顫”“一跺兩顫”的過程中,使馬鈴有規律地發出響聲。十數只馬鈴有斜背在身的,有纏在手腕腳腕處的,也有圍在腰身周圍的,既進行了音樂伴奏,又渲染了氣氛。另外,馬伕手中還有一根銀扦,謂之“馬扦”。有人認為馬扦主要用於探路,但也有人認為馬扦象徵用於拴馬的馬樁,手執馬扦就像本人是神靈的馬牢系在馬樁上,做神的馴服工具。在舞蹈中,馬扦的運用不僅豐富了舞蹈的表達,更增添了馬伕威武剛健的英勇氣概。

  結語

  通過以上對“跳馬伕”歷史的概述,我們看到了“跳馬伕”從單純的宗教祭祀活動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民間舞蹈,充滿了濃郁的宗教色彩和深厚的民俗文化,是當地百姓祭神娛人的一種表演形式。同時在對其風格特徵進行分析後,可以初步歸納出其威武剛健、莊嚴肅穆的舞蹈風格。“跳馬伕”不僅是江蘇民間舞蹈男子舞蹈的一個典型代表,更是我們進一步瞭解、研究江蘇民間舞蹈男子舞蹈形態的一個主要切入口。作為舞蹈工作者,我們應該繼續關注和研究“跳馬伕”的舞蹈文化內涵與舞蹈審美特徵,更深入地挖掘、提煉江蘇民間舞蹈的男子形態,從而不斷推動江蘇民間舞蹈的前進與發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