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冷卻器的結構與清洗?

  空氣冷卻器的作用是冷卻或冷凝,屬於換熱器的一種,冷卻或冷凝的方式是通過管壁或翅片與管外空氣進行換熱,空氣一般由通風機提供,但耗電量大,並且冷卻或冷凝效果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1.空氣冷卻器的結構

  空氣冷卻器主要由管束、通風機和構架3部分組成。管束包括傳熱管、管箱、側樑和橫樑等。它可按臥式、立式和斜頂式3種基本形式佈置。其中,臥式佈置傳熱面積大,空氣分佈均勻,傳熱效果好;斜頂佈置時,通風機安裝在人字中央空間,佔地面積小,結構緊湊。

  為抵消空氣側的給熱係數較低的影響,通常採用光管外壁裝翅片的管子。翅片管作為傳熱管,可以擴大傳熱面積。翅片管分層排列,其兩端用焊接或脹接方法連接在管箱上。排管一般為3—8排。管束系列尺寸最長達12米。光管外徑常為25毫米和38毫米,翅片高度一般取12—15毫米,管束寬為100—3000毫米。翅片管是空氣冷卻器的核心元件,其形式和材料直接影響設備性能。管子可用碳鋼、銅、鋁和不鏽鋼等製成;翅片材料根據使用環境和製造工藝來確定,大多用工業純鋁,在防腐蝕要求很高或在製造工藝條件特殊的情況下也採用銅或不鏽鋼。

  翅片可按橫向或縱向排列。翅片管的基本形式有:繞片式、鑲片式、軋片式、套片式、焊片式、橢圓管式、紊流式(包括輪輻式、開槽形和波紋形等)。管箱的結構主要有法蘭式、管堵式和集合管式。一般前者用於中低壓,後兩者用於高壓。為適應管束的熱膨脹,一端管箱不固定,容許沿管長方向位移。

  2.空氣冷卻器的適用領域

  煉油、石油化工塔頂蒸氣的冷凝;迴流油、塔底油的冷卻;各種反應生成物的冷卻;循環氣體的冷卻和電站汽輪機排氣的冷凝。

  3.空氣冷卻器的清洗

  因冷卻水大多數含有鈣、鎂離子和酸式碳酸鹽。當冷卻水流經金屬表面時,有碳酸鹽的生成。另外,溶解在冷卻水中的氧還會造成金屬腐蝕,形成鐵鏽。由於鏽垢的產生,冷凝器換熱效果下降。嚴重時不得不在殼體外噴淋冷卻水,結垢嚴重時會堵塞管子,使換熱效果失去作用。研究表明水垢沉積物對熱傳輸的損失影響巨大,隨著沉積物的增加會造成能源費用的加大。即使很薄的一層水垢就要增加設備中結垢部分40%以上的運行費用。保持冷卻通道中不含礦物沉積物可以很好的提高功效、節約能源、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節約生產時間和費用。

  長期以來傳統的清洗方式如機械方法、高壓水、化學清洗等在對設備清洗時出現很多問題:不能徹底清除水垢等沉積物,酸液對設備造成腐蝕形成漏洞,殘留的酸對材質產生二次腐蝕或垢下腐蝕,最終導致更換設備,此外,清洗廢液有毒,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廢水處理。

  除非註明,文章為佳隆機電換熱設備空氣冷卻器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本文地址,謝謝。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