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無公害栽培技術
方法/步驟
黃花菜無公害栽培技術
黃花菜又叫金針菜,屬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花菜以花蕾食用,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健腦通乳、利尿、美容、補腎養血、防癌、降壓等作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容保健食品。為了提高黃花菜的品質和產量,使之達到綠色蔬菜的標準,做到無公害栽培,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品種
選用優良品種是實現黃花菜高產、優質的重要保證。良種應具備的條件除品質好、產量高以外,栽植後還要分櫱快、抗逆性強。主要品種有:
1.嵐峰黃花菜。產自重慶市銅梁縣嵐峰鄉。中熟,全生育期196天,葉平直、淡綠色,長91~110釐米、寬19~20毫米,花蓬高150釐米,每蓬著花60~100朵,6月上旬開始採收,至9月初結束,採收期約90天。花蕾長10~11釐米、粗6~8毫米,乾花淺黃色,花嘴麻紅色,乾製率22%。抗病力強,耐旱,分櫱快,落蕾少,花蕾再生力強,每667平方米(1畝)產乾花可達250公斤。
2.通川早黃花菜。是產自四川通川的優良品種。早熟,全生育期155天,葉淡綠色,長76~80釐米、寬11毫米,花蓬高115釐米、粗7毫米,5月下旬至7月下旬採收。花蕾黃色,長11.5~13釐米,乾製後金黃色,乾製率為18%,每667平方米產乾花170公斤。
二、種苗
在採收花蕾時,對種苗進行實地考察,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品種純度高的田塊作為分株繁殖的對象。挖出分株種苗時,應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開或每2~4個芽片為一叢,從母株上掰下,將根莖下部2~3年前生長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個新根,並把根剪短,約留10釐米長即可。
三、整地施基肥
黃花菜地要求移栽前深耕35釐米以上,將土敲碎、整平,稻田種植黃花菜的要按要求開好利於排灌的“三溝”。黃花菜是多年生植物,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最好在栽植前先開30釐米深的定植溝,順溝施入畜禽肥,再鋪放表層熟土,栽植時再施優質肥。
四、合理密植
從花蕾採收完畢至下年發春苗前均可移栽,以花蕾採收完畢分株移栽最好,當年可發出冬苗,抽生新根,積累養分,翌年可抽薹投產。土壤肥力高的稻田、菜園每667平方米種植1.6萬穴,坡地、貧瘠地每667平方米種植2萬穴。種植方式以寬窄行交替為好,要求寬行100釐米,窄行60釐米。穴距40~50釐米,每穴栽2~4個分株單株,穴內單株距離10~15釐米,栽種深度10~15釐米。移栽後及時澆定根水,並用草木灰蓋蔸,成活後每667平方米用100~200公斤人糞尿兌水淋蔸作定根肥。
五、科學管理
1.合理排灌。春季多雨,應及時做好黃花菜地的清溝排水工作,防止漬澇,7~8月份高溫乾旱季節,要及時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溼潤,延長採收時間,以提高產量。引水抗旱宜早晚進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
2.施肥。黃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對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多。施肥應於春苗發芽前、抽蓬開花期和冬苗發育期分次進行。苗肥:春苗萌發時(苗高10釐米左右),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人糞尿200~300公斤、鉀肥8~10公斤混合兌水淋施,促使青苗健壯生長。芽肥:在抽薹前7~10天結合中耕,每667平方米用生物有機肥40公斤或45%複合肥30公斤,在土壤溼潤條件下開穴深施後覆土,以促進抽薹整齊、粗壯。保蕾肥:在抽薹初期,為增強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長葉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壯,減少幼蕾脫落,提高產量,應進行葉面追肥,如使用霸功力時,每40~50克加綠芬威1支(5毫升)兌水15公斤進行葉面噴霧。每667平方米用藥液40~60公斤,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冬肥:在秋冬挖鬆土後,每667平方米用人糞尿100公斤,加生物有機複合肥40公斤,在蔸邊開穴埋施並澆足水。或每667平方米施豬、牛糞2000公斤左右,於株叢間或行間距株叢13釐米處,開寬18釐米、深15釐米的溝深施,以便為翌年春苗生長和抽蓬儲備充足的營養。
3.收穫。收穫時間要求很嚴,一般在中午12時至下午14時進行,過早影響產量,產品色澤差;過遲花瓣開裂,花粉散出,品質變差,失去商品價值。採收時不能損傷花蕾、花薹,要求帶蒂不帶枝梗,同時盛裝花蕾的容器要保持清潔衛生,做到輕放輕倒,不能搓傷。
六、防治病蟲
1.黃花菜的病蟲害:病害有葉斑病、鏽病、葉枯病。蟲害有紅蜘蛛、蚜蟲、金龜子等。
2.防治方法:防治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藥物防治為輔”的原則。化學藥劑防治葉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2次;鏽病可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2次;葉枯病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2次。紅蜘蛛、蚜蟲可用生物農藥蟲蟎克2000倍液進行噴霧,每週1次;金龜子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進行噴霧(化學藥劑在採收前15天應停止使用)。
黃花菜高產栽培技術
l、黃花菜的種植 一般多為分株移栽,以春季或秋季進行移栽為好,春季分株移栽的當年即可抽薹開花,秋季分株移栽的翌年才能抽薹開花,種植時應選用株型健壯,留茬3年以上的宿根直接分株,移栽時應保留2/3的分株,1/3的分株連根帶土移出作為種苗,然後按照行距50-60 cm,穴距30-40 cm,每次移栽3—5株,移栽後覆土壓實,每畝用500—600kg加水人糞尿點施定苗,確保成活率。定苗成活後應及時中耕除草,追肥促苗早發、多發,為抽薹打下基礎,抽薹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 8-10kg,磷酸二氫鉀3-4 kg促薹粗壯,多分枝,早現蕾,同時注意防旱排澇,入冬後將老葉和枯薹離地面3 cm處割除,用草木灰、窖灰與土拌和培住根蔸以防凍害。 2、病蟲防治 危害黃花菜的病害主要有鏽病和葉斑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金龜子、尺蠖、蠐螬、地老虎等。 3、採收與加工 (1) 採收 應在開花前1-2小時(即花蕾接近開放時)採收為好。此時採收品質好、產量高,採收時要輕採、輕放、淺裝。 (2) 蒸制 將採收的花蕾及時蒸制。把鮮花在蒸籠內堆放250px厚,四邊高、中間低,水燒開後把蒸籠放在離水面7-200px的鍋上連續蒸8-10分鐘。 (3) 晾晒 蒸好的花蕾待冷涼後及時晾晒,晒到表面轉白稍有結皮即可翻動再晒。 (4) 貯藏 將晒乾的花蕾裝入編織袋,存放在乾燥通風之處,定期檢查有無黴變。
野黃花菜的人工栽培技術
野黃花菜又名金針菜,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在皖南山區的河邊溪畔分佈較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善,野黃花菜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當地山區農民因地制宜,進行野生黃花菜的人工栽培,可以調整農村種植結構,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現將野黃花菜的人工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野黃花菜的習性 野黃花菜適應性強,對光照強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半陰的地塊也能生長良好。其地上部分不耐寒,遇霜凍即枯死,但短縮根和地下根部耐低溫,冬季也能在土壤中安全越冬。同時根系含有較多肉質根,故耐旱能力也較強。野黃花菜是多年生植物,一經栽活,可以採收20~30年。 2栽培技術 2.1選地整地 野黃花菜對土地要求不嚴格,酸性的紅、黃壤土和弱鹼性的土壤都能生長,田埂、畦背、河坡、渠邊、屋旁都能種植。為便於管理,提高產量,最好選擇陽光充足、土質疏鬆、土層深厚的地塊。 2.2繁殖方法 2.2.1分株繁殖。將野生黃花菜的母株叢整叢挖出進行分栽,每叢分8~10株,將泥土抖掉,剪去根莖下部的老根、朽根和病根,每株留一年生根7~8根,長約250px,並將根莖四周黃褐色的毛衣去掉,露出側芽,然後栽植。分株繁殖法全年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季效果最好。缺點是繁殖係數低,滿足不了大面積生產的需要。 2.2.2種子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在開花期進行人工授粉,獲取種子。人工授粉時,可適當施肥鬆土。授粉宜在下午3時以後進行。在連續授粉期間和授粉3周內不宜澆水,土壤不宜過溼,以免種果乾縮。待果皮乾枯、蒴果頂端稍裂口時,就可採摘。第2年4月播種,苗床宜用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平畦條播,行距20~625px,株距50px,溝深1~75px。播種前用25~30℃的溫水浸種2d至微露白根。播種後保持土壤溼潤,及時除草,生長期間可適量施薄肥助長。苗種培育2年後即可移栽。 2.3移栽 野黃花菜移栽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發芽前進行。移栽前施足基肥,然後深翻20~750px,整平畦面。一般栽1.2萬穴/hm2,每穴栽7~8株苗。行距1m、穴距2000px、穴深500px,穴內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並將肥土充分混勻。栽植深度10~425px,將土埋到秧苗頂芽上面75px,壓實。 2.4田間管理 2.4.1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在每年春季野黃花菜出苗前進行,深度約375px;抽薹前進行深6~175px淺中耕;秋季採收結束,要將枯薹和老葉除掉,同時進行1次深750px以上的翻耕,土塊不要打碎,讓其自然風化。 2.4.2施肥。春季適施苗肥,促使春苗粗壯整齊。夏季重施巧施催薹肥,促使抽薹粗壯,分枝多,早現蕾。花期追施催蕾肥,可使後期多發花蕾,減少脫落,延長採摘週期。每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但氮肥不可過量,否則會造成葉莖肥大、花莖弱小質差,還易引發病害。秋季採摘完畢冬苗未抽生前施2 250~3 000kg/hm2糞肥,促使早發秧苗,以利於來年生長。野生黃花菜在抽薹前對水分要求較小;在抽薹和採摘花蕾期間要求充足的水分,此時若遇乾旱天氣應及時灌水,可使花數增多,花蕾增大,花期延長,提高產量。 2.5病蟲害防治 2.5.1病害防治。葉枯病是野黃花菜的常見病害,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5~6月份發病,秋季嚴重。防治方法:①加強肥水管理,改善營養環境,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光,及時清除病株病葉。②發病初期噴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防治,8~9d噴1次,連噴2~3次。
2.5.2蟲害防治。野黃花菜的常見蟲害為金針蟲。在地下咬斷幼苗的根、莖,其蛀口細小,可以蛀入深處危害。全年以春季發病最為嚴重,幼蟲和成蟲在深土層中越冬。防治方法:①春季和秋季深翻地,可將一部分幼蟲和成蟲翻至土表,使其凍死、風乾或被天敵捕食;多施腐熟的有機肥料。②在成蟲盛發期,用90%的敵百蟲5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00g;還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西維因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 2.6採收及加工 野黃花菜一般在秋季採收,適於採收的花蕾應生長飽滿,含苞未放,中部色澤金黃,兩端呈綠色,頂端紫色褪去。以上午5~10時採摘為宜。摘回後,可用蒸籠蒸至半熟,或用沸水煮至花蕾稍變色發軟為度。放至陽光下曝晒到用手握後放開能恢復鬆散時即可。 轉貼於
黃花菜栽培技術
黃花菜又名金針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適應性強,栽培簡單的特點,其經濟效益高,特別是大同黃花菜以品質好,角長肉厚,味美清口等優點,在國內市場暢銷,而且遠銷香港、東南亞國家,是農民增收及進行種植結構調整的理想栽培作物。其栽培技術如下: 一、整地、施肥 1、選地: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輕壤、沙壤均可種植,因其喜水喜肥耐鹽鹼,選擇二陰下溼保澆地,或沙壤土的水澆地最為理想。 2、深翻整地:深翻土壤有利於根系生長,翻地深度20-750px,摟平、打埂、修渠、作畦。畦長6m,畦寬2m。 3、施足基肥:以畦按行距大小,挖種植溝集中施肥,一般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kg,過磷酸鈣50kg。 二、栽植方法 1、選好秧苗:黃花苗一般生長多年的老黃花地刨出1/3的老根或用切塊分芽繁殖的秧苗作種苗。如用老根作秧苗,要掰芽抖土並“挑丁”,即把根莖下面中間的主根、欄根去掉,留下上邊一層支根,每根有一個單芽。 2、栽植時間:黃花菜除旺苗期、採摘期外均可栽植,一般以春秋兩季為好,春栽在清明前後,土壤解凍進行。 3、栽植形式:採取寬窄行,每畦栽2行,寬行距1.3m,窄行距0.6m,栽後踩實,苗子露出地表25px,並覆水緩苗。 栽植方法有二種:一是單行穴栽法:穴距0.5m,每穴呈0.2m邊長的等邊三角形,每角栽一株,每畝栽1400穴,每栽苗4200株;二是單行雙株法:株距0.4m,每穴栽2株,畝栽苗350株。 4、適當淺栽,提早進入盛產期。黃花栽的深淺與盛產期遲早有密切關係,栽的淺,分櫱快,提早1-2年進入盛產期,根據幾年的實踐,以栽深500px為宜。 三、田間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使幼齡黃花及早進入盛產期,壯齡黃花延長採摘年限,增加產量。 1、中耕除草。早春大地解凍後,春苗剛露出地面,應進行每次鬆土除草,以後結合澆水施肥,多次進行中耕,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 2、科學施肥:黃花菜是多年生植物,因此在施肥上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黃花菜的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 (1)少施催苗肥。黃花菜從出苗到花薹抽出前,畝施尿素15kg。 (2)重施催薹肥。當植株葉片出齊,花薹抽出15-500px時,結合澆水畝撒施尿素30kg。 (3)巧施催蕾肥。當花薹抽齊,結合澆水,每畝撒施尿素10kg。 (4)輕施保蕾肥。為採摘中後期,蕾大花多,小蕾不易凋謝,每隔1周噴施500倍液磷酸二氫鉀。 (5)施好越冬肥。為培肥地力,保證來年高產,結合深創,畝施優質農家肥3500kg,過磷酸鈣50kg。 3、澆水。黃花菜屬喜水作物,在生長髮育期,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高產。出苗後、抽薹前,第一水必須澆足;抽薹到採摘,每隔1周澆一水;從採收到終花期,保持土壤溼潤,採摘結束後澆一水,延長功能葉,為來年豐產積累養分,封凍前進行冬匯蓄墒。 4、合理間作。新栽黃花前二年,苗子小,產量低,可在大行間種一些低杆作物,如瓜、豆、薯類等作物。 5、割老葉。在寒露時,黃花菜葉全部枯黃,要齊地割掉,並燒掉枯草、爛葉,減輕來年病蟲危害。 6、深刨。三年以上的黃花地,割葉後結合施有機肥要深刨,深度500px,並在株叢上培土。 7、病蟲防治。黃花菜主要害蟲有地老虎、蚜蟲、紅蜘蛛。因此黃花開始返青時用敵百蟲、辛硫磷,灌根防治地老虎,夏季可噴氧化樂果;用20%雙甲脒殺蟲蟎劑溶液防治蚜蟲、紅蜘蛛;在採收後易發生鏽病,可噴代森鋅防治。
家庭菜園種植黃花菜
黃花菜是民間對宣草的俗稱,又名金針菜或針金菜。黃花菜原產於亞洲,在我國分佈極廣,它不但可供觀賞、美化環境,而且營養豐富,還具有多種藥用功能,因而被古人稱之為“忘憂草”。黃花菜主要產品是含苞欲放的花蕾,乾鮮均可供食,採摘加工製成的乾製品耐貯耐運,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山野菜等綠色蔬菜身價倍增,為庭院創匯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一、栽培季節 一般於早春或晚秋土壤封凍前進行分株繁殖,在8—10年的高產優質期後,隨株齡增加花蕾逐漸減少,採摘期縮短,產量下降,必須進行更換,十年以上的老株在花蕾採畢後,每年挖出1/6—1/5作為種苗逐步更新。 二、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建議不採用此方式,原因一是導致品種退化:二是前二年不開花第四年才形成正常產量。 2、分株(根)繁殖:秋季莖葉枯萎後或早春土地解凍後,摳出母株,將老葉老根去除,將帶新芽的根株一一分開,每株帶一新芽,然後以行距45—60釐米、株距30—35釐米栽植、每穴栽植3—5株,第二年即可抽苔長蕾開花。 3、整地施肥:黃花菜根系發達,要深翻整地,栽前土壤深耕20—30釐米,施足基肥結合整地1次施人。 4、田間管理:①春苗肥:在春苗萌發前以氮、磷、鉀配合追肥作提苗肥,畝施尿素5—7公斤加過磷酸鈣10公斤:②催苔肥:在花葶即將抽出而未抽出時到苔抽出而未分枝前,畝施尿素10公斤加過磷酸鈣 10公斤加硫酸鉀5公斤;③催蕾肥:六月中旬開始採收後追施尿素1次,畝施5公斤,除土壤施肥外,畝用3%過磷酸鈣浸出液60公斤加尿素500克加鉀肥150克加 20毫克/公斤的赤黴素葉噴;④培土:黃花萊根系由短縮節自下而上發出的,髮根部位逐年上移,在秋苗凋萎後開始培土。培土時應先把凋萎秋苗齊土割掉,並在地面封凍前進行完畢。 三、病蟲防治 1、葉斑病:發病初期使用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 2、鏽病:發病初期用敵鏽鈉與洗衣粉以20:1的比例250—300倍液噴霧。 3、蚜蟲:使用40%樂果乳油800— 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噴霧。注意,採摘前半個月內嚴禁使用。 四、收穫加工: 1、採收:黃花菜多於傍晚開花,次日中午凋萎,制幹用黃花菜以花蕾飽滿、色體金黃、含苞待放時,即開放前3—4小時採收為宜,一般多於清晨或下午各採收1次為宜。陰雨天花蕾生長較快,應適當提前採摘。 2、制幹:黃花菜制幹採用蒸晒法:即將收採下的花蕾放在竹籠屜中加熱蒸騰,籠屜冒氣後即可停火;燜20分鐘左右取出,約7分熟即可,花呈黃色,過熟、色易變黑。 3、晾晒:將蒸好的黃花菜在竹簾或葦蓆上攤開晾晒,使含水量降到16%以下,晴天1天即可,然後裝人箱袋於陰涼乾燥處貯放。
黃花菜有性繁育及栽培
1 培育壯苗 1.1 育種 在黃花菜出現花蕾期間10天左右留1枚不採摘花蕾,這樣每株大約留三個蒴果(可產百餘粒種子),同時也不太影響產花的數量,仍然每株可產8--12枚。當蒴果發白轉黃時,種子開始成熟,上部開裂,即可採收,後熟兩天,可脫粒晒種,幹後備用。 1.2 選地整地 黃花菜對土質要求不嚴,鹽鹼地及酸性土壤都適應,沙土地,平川地都適宜生長,但以肥沃土壤,有排灌條件的地塊為好。育苗整地:打成1米寬10米長的畦(含埂,可育8000--10000株),平畦,澆足底水,施足底肥,刨畦混合土肥均勻,平整畦面待播種。 1.3 種子處理 將飽滿充實的黃花菜種子放入盆中,用60℃的溫水浸泡攪拌至30℃停止,繼續浸泡兩個小時後將水瀝出,放在30℃左右溫度下催芽10個小時,即可下種。如果秋後封凍前播種,種子可不做處理,種子在地下越冬即完成了層積過程,明春即可萌發。 1.4 播種 在平整的畦面上,用三齒(齒距不超10釐米)在畦面上劃成4--5釐米深,4--5個小溝,然後將種子均勻播撒在溝裡(每畦播種8000--10000粒),再順溝踩好底格子,覆土是將小溝上的土拉平即可,大約覆土2釐米,踩好上格子,在10天左右可出全苗。 1.5 播種時間 播種最佳時間為8月上中旬,它可以提前1年的苗齡,而且出來的幼苗可以安全越冬。這個季節如果沒有地塊也可以在春季播種,也可在秋收後,封凍前播種,並可不做種子處理。 1.6 幼苗管理 原則上說黃花沒有什麼病蟲害,幼苗只有地下害蟲能夠形成危害,種過蔬菜的人都會解決。加強幼苗管理最重要的是除草、灌水和施肥。除草可用殺雙子葉、闊葉的除草劑,小劑量噴施。單子葉雜草只可用人工拔出,小心傷害幼苗。苗齡在20個月(含冬天)可出售一級苗。栽培第二年開始開花,3年後進入高產期。9個月苗可以出售二級苗。 2 栽培管理 2.1 整地 將土地打成65釐米寬的壟,在溝裡施足底肥(農家肥),然後用四齒刨溝,刨完後再用四齒耬平打碎。 2.2 移栽 將幼苗按穴距30釐米,每穴2--3株栽入壟溝,原則是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移栽時間是每年4月一直到8月末都可移栽,而且都可安全成活。 2.3 灌水 當即順溝灌水,經過灌水後幼苗的根部就封閉了,不透風。第三天再灌一次水,黃花苗根木不用緩苗,栽上後即茁壯成長,當年可分櫱1--2株。 2.4 管理 當幼苗成活後,將壟溝變成壟臺,最好用鎬回土為好,用大犁怕壓苗。當年不結果,只為壯苗,分櫱打基礎,因此可以在壟溝中種植矮生蔬菜,以彌補當年沒有收成之不足。從第二年開始有產量,而每年都以成倍式增加產量,每株苗每年分櫱不少於兩株,每株產花蕾8--15枚,25枚左右花蕾為50克,遞增式的產量大家都會算,1次栽植十餘年受益,每年春進行1次施肥,要以農家肥為主,適當施鉀肥,也要以灰土糞為主。
黃花菜的栽培技術要點
黃花菜高產栽培十要點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適應性強,一年四季均可在粘壤、沙壤、澇窪等地上栽植。要想黃花菜連年獲得高產,在栽培管理方面應抓好以下要點。 一、適時栽植。以10月下旬至11月初,氣候適宜,光照弱,植株成活率高,栽植最佳。 二、選栽良種。以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中早熟品種五月花為主,也可搭配少量的中晚熟品種荊州花、長嘴花、細葉花等。 三、施肥翻耕。黃花菜屬多年生作物,栽植後10-15年才進行更新重植。因此,栽植後施足基肥尤為重要,一般要求667平方米施優質土雜肥5000千克,硫酸鉀20-25千克,並進行深耕翻土,深度30-35釐米。栽植時如土壤墒情差,要注意澆水造墒,667平方米再施磷酸二銨12千克,硫酸鉀6千克或667平方米施腐熟好的餅肥55千克,施於栽植溝內。 四、栽植方式。①大小行叢植,大行距115釐米,小行距82釐米,穴距45釐米左右,667平方米植1500叢左右。每穴正方形四角栽植4株種苗,穴內株距15-20釐米。②等行距叢植,行距92釐米,穴距45-50釐米,667平方米植1400-1600叢。每穴栽植同大小行叢植法。 五、種苗處理。①修剪種苗:種苗的上下部分都要進行修剪,要求把縮短莖下層的黑蒂去掉。將肉質根上膨大的紡錘根剪短至5-7釐米,並清除腐朽根。再把短縮莖上部的苗葉剪短6-7釐米,並去掉殘葉。②藥劑浸苗:將修剪好的種苗放入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40%多菌靈懸浮劑800倍液中浸苗10分鐘,撈出晾乾後,立即進行栽植。種苗栽植時,要按品種及種苗的大、中、小分類,分別進行栽植。這樣既能提高田間整齊度,又便於田間管理,促進苗勢平衡。 六、栽植深度。一般以10-12釐米為宜,沙壤土可適當深些,粘壤土可適當淺些,總的要求應把苗子的短莖頂部栽入土中2-3釐米,露苗4-5釐米高為宜。 七、田間管護。栽植2-3年後,每年應做好培土護根,水土流水嚴重的更應該注意勤培土,並注意追施好萌芽肥、催薹肥、催薹肥和秋季展葉肥。春季出苗前淺中耕,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並澆水,以促使春苗早發和粗壯,稱為催苗肥。抽生花薹前行淺中耕,每667平方米施三元複合肥15千克,促使抽薹粗壯分枝多早顯蕾,稱為催薹肥。採收旺期,1/15公頃追施複合肥18千克,可使後期多發花蕾減少脫落、延長採摘期,稱為增蕾肥。抽薹開花斯干草會引起落蕾減產,應及時灌水,提高產量。春季每7-10天1水,保持土壤見幹見溼。花期噴20毫克/升的2.4-D.或400毫克的鉬酸鐵,有防止落蕾的作用。採收期每3-5天澆1水,保持土壤溼潤。 八、適時採收。花蕾採摘過早,不僅產量降低,而且加工後顏色帶黑色,影響乾製品的外觀品質。從花蕾摘下到加工前的一段時間內,它仍在繼續生長,過大的花蕾,可能會在這時逐漸開放,花蕾開放過多,降低乾製品質量,因此,採摘不可過遲。一般在開始開花前的1-2小時採摘完畢為宜。採摘時,應輕巧細緻,帶花蒂,不帶梗,不損花,不碰傷幼蕾,依次循序採收。 九、促發冬苗。秋後至越冬前,黃花菜苑子將萌發蔥綠的冬苗。冬苗生長愈旺盛,製造和積累的有機養料愈多,來年冬苗便發得快、出苗壯。為促使冬苗健壯,應在冬苗剛剛萌發時重施一次冬苗肥,每667平方米用250-350千克人糞尿或用8-10千克尿素兌水淋蔸。 十、清園防病。清園消毒可減輕來年病害。方法是:將黃花菜地裡和周圍的雜草、落葉、病株全部集中起來燒燬;噴施2-3次石硫合劑,或667平方米黃花菜地裡撒施25-40千克生石灰,對種蔸和土壤消毒有較好的效果。秋苗初期,堅持每7-10天噴灑一次0.5%敵鏽鈉加0.1%洗衣粉液,或0.5波美度石硫合劑2-3次,殺滅越冬病菌抱子及紅蜘蛛等害蟲,減少越冬病蟲基數。
黃花菜的栽培管理
1、基地的選擇 黃花菜的適應性較廣,平原、山崗、土丘等都可栽植,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但是根據黃花菜的生育特性,要達到高產,黃花菜生產基地,要求能保水、保土、保肥,排灌設施齊全,才能達到高產、穩產。並逐步做到區域化、規模化和標準化,達到進行產業化生產的要求。
墾荒建園的,應根據平地、緩坡(5度以內)、斜坡(5度-20度)等不同地勢進行耕作。一般平地,緩坡地依照栽植的行距,每15行左右做成一畦;斜坡地先要築成梯田。一般坡度在10度以內的,梯田的畦可寬一些,每塊梯田栽8-10行;坡度在10度-20度的可按每塊栽5-6行的寬度築梯田;坡度在20度-25度的應作窄梯田,每塊梯田密植2-4行。
利用平地熟土建園的,按計劃栽植的行距整畦開溝。一般兩畦之間的溝寬25釐米左右,深15-18釐米。面積較大且平整寬廣地每隔4-5畦開一條寬25-30釐米以上的圍溝,以利排水。
2、品種選擇 現有黃花菜品種中,有不少抗病力強,產量高的品種,如白花、猛子花、荊州花、大烏嘴等。
黃花菜一般以中熟品種的產量較高,早、晚熟品種的產量較低,故在發展中就以中熟品種當家。但黃花菜的採收時期長,必須適當安排早熟與晚熟品種,做到早、中、晚熟品種進行合理搭配。
3、適時移栽 黃花菜在一年中任何季節栽植都能成活。除盛苗期和採摘期不宜栽植外,其餘時期均可栽植,但最適宜的栽植季節有兩個:一是早秋時期,即花蕾採摘完畢後到秋苗萌發前的這個時期;另一個時期是冬季降霜後從秋苗凋萎起,到翌年春苗萌發前的冬季休眠期。
早秋栽植的黃花菜,當年秋季即可發出秋苗。同時,可在秋季根系生長高峰期間,發生新的根群,吸收大量營養,進行葉芽分化,為來年分生出新的植株打好基礎。冬季秋苗凋萎後移栽的黃花菜,它經過了秋委發苗長根階段,不但肥大了秋苗植株本身,還進行了葉芽分化,形成了新的個體,地下部根群也貯藏了大量營養物質。因此,在上述兩個季節栽植的黃花菜,只要培育管理得當,翌年夏季均可抽出花薹,有少量收穫。
4、合理密植 黃花菜的產量取決於每667平方米總薹數,每薹花蕾數,單個花蕾重及花蕾的乾製率等。黃花菜是多年生蔬菜,一年栽植多年收穫,栽植後收穫收穫的時間長,因此,對栽植密度應特別注意,栽植過密、過篩,都會影響產量和品質,要根據其分薹習性進行合理密植。
在栽植方式上,有多株叢植和單株條栽兩種類型。
(1)叢植 分單行叢植和寬窄行叢栽,單行叢栽行,穴距為80釐米×40至50釐米,每667平方米1600-2000穴。寬窄行叢栽,行、穴距為寬行距100釐米,窄行距60-65釐米,穴距40-50釐米,每667平方米1600-2000穴。
(2)條栽 條栽又分為寬行單栽和寬窄行單栽兩種。寬行單栽,行距為65-80釐米,株距為16-20釐米,每667平方米栽4000-6000株,寬窄行單栽,寬行65-80釐米,窄行50釐米,株距16-20釐米,每667平方米栽5000-9000株。
單行條栽除用於大田栽培外,還可在田埂地邊、渠畔溝沿栽植。隨著分櫱的增加,進入盛產後期,宜逐年從株叢中挖取部分分櫱,間蔸移植新地或更新復壯。
5、整地施肥 黃花菜的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一般栽植3-4年後,可繼續採收15年以上。以選擇土質肥沃、PH為6.5-7.5、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水源條件較好的地方為宜,以沙質壤土或黏質壤土為好。
土壤選定以後,應於上年伏天深翻45釐米以上,任其日晒雨淋,以促進土壤風化,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增強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開溝做畦,一般4-6行為一畦,以便於進行田間管理。
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栽植後一般要經過15年以上才進行更新復壯。由於生長期長,需肥量大,栽植前施足基肥很重要。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以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基肥的施用方法可採用溝施或穴施。一般於栽植前,結合整地按行距開挖30釐米以上的定植溝。每667平方米溝施或穴施腐熟廄肥3000-4000公斤,河泥或堆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50-75公斤,分層施放溝或穴內。施後覆蓋5-7釐米細土,不使種苗根群直接接觸肥料,然後填進表層熟土,整平後即可進行栽植。栽植後每667平方米再用腐熟的畜禽糞兌水淋苗為起身肥。
6、種苗處理 雖然黃花菜的栽植成活率一般較高,易栽易活,栽植技術較簡單。但要獲得高產、穩產,同樣必須注意栽植技術,保證栽植質量。
(1)修剪與分級 種苗從地裡挖出後,地上、地下部分都要進行修剪。首先把短縮莖下層的黑蒂(有的叫海底)掰掉,剪除膨大的紡錘根,過長的條狀肉質根剪短到5-7釐米,然後把短縮莖上部的苗葉剪短,一般只留6-7釐米。
在進行種苗修剪的同時,應注意按品種分開放置,並需按種苗大小進行分級,以便進行藥劑處理和栽植時進行分別處理和分別栽植。
(2)藥劑處理 把經過修剪和分級的黃花菜種苗放在0.1%的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的藥液中,一般浸10min左右,然後把種苗拿出晾乾,待種苗表面無明水後再行栽植。
7、按品種栽植 栽植黃花菜時要做到一個品種栽植一區,大、小苗分別栽植,以便於栽培管理。一般分櫱力強的品種可栽植於中等肥力或較瘦的地上,分櫱力弱的應安排在平地。
8、適當深植 黃花菜的根群是從短縮莖周圍的節上發出的,它具有一年一層,自下而上,髮根部位表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栽植黃花菜一般應適當深植,過淺,易受當年秋、冬乾旱的威脅,影響成活,栽後1-2年內還常易被大雨沖刷表土,致使蔸部外露,遭受伏旱為害。一般以栽植10-12釐米深為宜。在確定具體深度時,還要因土製宜,例如沙性重的土壤宜適當深植,黏性重的土壤就適當淺栽;品種分櫱力弱的品種應偏淺。總的要求是應把種苗短縮莖頂部栽入土中2-3釐米,種苗上部露出土表4-5釐米為宜。
9、當年管理 特別是早栽的黃花菜常遇秋、冬乾旱,必須用稀薄的畜禽糞尿對水淋苗2-3次,以保證幼苗成活和促進秋苗生長。立冬後,對早栽的黃花菜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畜禽糞75-100公斤兌水穴施,以促使根系生長健壯,保證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