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多數於成株開花結果期開始發病,自下而上或從植株一側向全株發展。初期先從葉尖或葉緣稍向上捲曲,葉片下垂或脫落,嚴重時葉片落光成光稈。剖檢病株莖基部可見維管束變褐。其症狀與辣椒枯萎病易混淆,需鏡檢病原才能區分。該病擴展較慢,一般多造成病株矮化、節間縮短、生長停滯,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
工具/原料
該病苗期和定植後低於15℃持續時間長,易發病。
方法/步驟
對辣椒黃萎病的防治,應採取以耕作栽培防病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措施,著重抓好下述環節:(1)選育抗病品種,尤應注意在一些抗逆性較強的品種中及重病田中尋找抗病品種或抗病單株。(2)實行輪作,最好實行與水稻輪作。
土壤處理,保護地栽培時,可在夏季高溫季節利用太陽能進行高溫土壤消毒
生物防治:
預防:在植株緩苗期和初開花結果期用 <青枯立克> 500倍液沿莖基部進行灌根,7天左右用藥1次,每個時期連用2—3次。 青枯立克>
治療: <青枯立克> 300倍液+ <大蒜油> 15-20ml對嚴重病株及病株周圍2—3米內區域植株沿莖基部進行小區域灌根,連灌2次,兩次間隔1天,根據病情第2次用藥後間隔3—5天再鞏固用藥1次;其餘可採用500倍液進行穴灌預防1-2次,間隔3-5天。 大蒜油> 青枯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