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和認識產後抑鬱症!?

 概述:

  產後抑鬱症是女性精神障礙中最為常見的類型,是女性生產之後,由於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身體、情緒、心理等一系列變化。典型的產後抑鬱症是產後6周內發生,可持續整個產褥期,有的甚至持續至幼兒上學前。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在15%~30%。產後抑鬱症通常在6周內發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複發率。

  病因:

1.完美主義的性格

  由於完美主義的女性對產後當母親的期望過高以至不現實,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願意尋求幫助,所以她們可能會無法適應當一個新媽媽。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顧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話,她們就會覺得有巨大的壓力。

2.懷孕期間有過情緒波動的

  懷孕期間有過嚴重的情緒波動,如搬家,有親朋離逝,或者戰爭等等都會使孕婦更容易產生產後抑鬱症。許多病例都顯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懷孕時期已經顯示出產後抑鬱症的徵兆,其中有許多在產後的抑鬱情緒會繼續加深。

3.內分泌

  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產後抑鬱症發生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發現,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泌後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患者表現抑鬱。

4.遺傳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別是有家族抑鬱症病史的產婦,產後抑鬱的發病率高,說明家族遺傳可能影響到某一婦女對抑鬱症的易感性和她的個性。文獻還報道,雙生自己家習研究均證實,產後抑鬱症患者家族中,單、雙向情感障礙的發病率均較高。

5.軀體因素

  有軀體疾病或殘疾的產婦已發生產後抑鬱,尤其是感染、發熱時對產後抑鬱的促發有一定影響。再有中樞神經機能的易感性,情緒及運動信息處理調節系統(如多巴胺)的影響,可能與產後抑鬱的發生有關。

  臨床表現:

1.情緒的改變

  患者最突出的症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表情陰鬱,無精打采、睏倦、易流淚和哭泣。患者常用"鬱鬱寡歡"、"淒涼"、"沉悶"、"空虛"、"孤獨"、"與他人好像隔了一堵牆"之類的詞來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鬱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即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情緒好轉,但很快又陷入抑鬱。儘管如此,患者抑鬱程度一般並不嚴重,情緒反應依然存在,幾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為笑。一場輕鬆的談話,能使之心情暫時好轉。患者本人也能夠覺察到自己情緒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將之歸咎於他人或環境。

2.認知改變

  患者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體驗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責、內疚。常感到腦子反應遲鈍,思考問題困難。遇事老向壞處想,對生活失去信心,自認為前途暗淡,毫無希望,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甚至企圖自殺。

3.意志與行為改變

  患者意志活動減低,很難專心致志地工作,儘管他們可能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很少腳踏實地去做。他們想參與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氣和信心。患者處處表現被動和過分依賴,心理上的癥結在於不願負責任。一般說,抑鬱性神經症很少自殺,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覺活著空虛,人生乏味,聲稱想死。

4.軀體症狀

  約80%的病例,以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軀體症狀為主向醫生求助。這些症狀往往給人體訴多而易變的感覺,有些症狀可以長期存在,但無明顯加重或緩解。這些症狀多隨著抑鬱情緒的解除而消失。

  診斷:

  產後抑鬱症的診斷至今無統一的判斷標準,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美國精神病學會制定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分類統計手冊(第四版)》( DSM-IV)中制定的:具備下列症狀的5條或5條以上,必須具有①或②條,且持續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會功能已經收到嚴重影響。症狀包括:

1.情緒抑鬱。

2.對全部或者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

3.體重顯著下降或者增加。

4.失眠或者睡眠過度。

5.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

6.疲勞或乏力。

7.遇事皆感毫無意義或自罪感。

8.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渙散。

9.反覆出現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治療:

1.心理治療

(1)支持性心理治療 支持性心理療法又稱支持療法。是指在執行醫護過程中,醫護人員對病人的心理狀態合理的採用勸導、鼓勵、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證等方法,可有效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緒,使其處於接受治療的最佳心理狀態,從而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使疾病早日康復。

(2)人際心理治療 這項抑鬱症心理治療方法主要用於治療成人抑鬱症急性期發病,旨在緩解抑鬱症狀,改善抑鬱病人的一些社交問題。抑鬱症病人常見的人際問題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傷反應、人際衝突、角色轉變困難和人際交往缺乏等。

(3)音樂療法 抑鬱症心理治療方法中最受患者歡迎的一種,莫過於音樂療法。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對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主要調節作用,而音樂對這些神經結構能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

(4)焦點轉移 如果產後的確面臨嚴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問題棘手難以解決,不要讓精力總是粘滯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會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鑽牛角尖,心情就會越發低落,陷入情感惡性循環的怪圈中。所以要適當轉移自己的注意,象《飄》中女主角郝思佳面對困境時所說"明天再想",就是一種轉移法,將注意力轉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關注自己的喜好,不僅思維上轉移,還可以身體力行參與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動。

(5)行為調整法 鑑於女性生產後不適於做劇烈的運動,但一些適當放鬆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靜的畫面、聽舒緩優美的音樂等等。

(6)傾訴宣洩法 找好友或親人交流,盡訴心曲,大哭一場也無妨,盡情宣洩鬱悶情緒。

(7)角色交替法 別忘了雖然已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嬌妻、父母的愛女,誰也不可能只做24小時全職媽媽,所以要給自己換個角色享受嬌妻愛女的權力。

(8)自我鼓勵法 自我欣賞,多看自己的優點,多看事物的好處,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實現法 生兒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但決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還有其他自我實現的潛力和需要。也許趁著休產假的時間還能關注一下自己有擅長的事業,等產假結束會有改頭換面的新形象出現。

2.藥物治療

  患有失眠抑鬱症的產後女性,腦海裡反覆出現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或者對前途憂心忡忡,總是覺得沒有安全感;在夜晚常常會出現早醒、多夢、入睡困難等睡眠障礙;清晨起床後不能恢復充沛精力,思維能力不夠清晰,白天容易頭昏、疲乏、無力或瞌睡;有認知功能受損,工作與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做事常常走神也是比較常見的失眠抑鬱症的症狀;另外失眠抑鬱症患者食慾不好,便祕成為常態,體重不知不覺下降;患者常常會感到咽喉和胸部緊縮感、頭疼、身體疼痛以及胃腸症狀等;大多悲觀厭世,不愛與人溝通和交流,甚至無緣無故厭惡他人。目前主張抑鬱症患者以藥物治療為主,以心理治療為輔,且把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鬱劑作為治療抑鬱症的一線藥物,以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草酸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等為代表,其應用較廣,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能較好,有利用長期維持治療。

3.物理治療

  物理療法與藥物治療相比,具有無副作用、依賴性小、療效顯著等特點。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這種物理療法是通過微電流刺激大腦,能夠直接調節大腦內分泌系統,有助於改善抑鬱病症的神經遞質和激素,它通過提高5-HT的分泌量,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增強神經細胞活動的興奮性,從而起到緩解個體抑鬱情緒的效果。通過促進分泌具有鎮靜作用的內啡肽,能夠使患者保持一種放鬆、舒適的精神狀態,有利於更好地緩解之前消極、沮喪的情緒狀態。另外通過對患者腦電波的改善和各項生理指標的改善,起到對抑鬱患者的各項軀體症狀的改善作用。

4.電休克治療

  嚴重抑鬱症患者應嚴防自傷和自殺,對於自殺觀念強烈者應用電休克治療可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待病情穩定後再用藥物鞏固療效。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