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材的主要特點?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依據新教材編寫的基本理念,《經濟生活》在編寫上具有以下特點。

方法/步驟

新教材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鮮明地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是培養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文字。

新教材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為準則,著眼於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圍繞我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主線,對處於成長過程中的高中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法制教育、市場道德教育和相關政策教育,使學生真切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切實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首先,新教材自始至終堅持鮮明的政治導向,將鮮明的政治導向與嚴謹的科學性有機地統一起來。進入新世紀,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全新的環境:在經濟生活領域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商品貨幣關係普遍形成,消費方式、消費行為多姿多彩,就業、創業方式多種多樣,多種分配方式逐步確立,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等等。這些新情況和新變化,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經濟生活》作為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嚮導,鮮明地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為學生提供基本的價值標準,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學習。因此,《經濟生活》在觀點、內容的確定和材料的選取上,盡力尋求經濟學學科知識與思想教育價值的交會點,注重“把最有價值的知識編進教材”,也就是將經濟學學科知識中最具有思想教育價值的內容選入教材,使教材成為培養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文字。例如,第一單元在讓學生認識商品、貨幣、價格和消費等常見的經濟現象時,著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正確的消費觀;第二單元在介紹企業和勞動者的相關知識時,強調勞動的重要和自主創業意識、進取精神的培養。

其次,堅持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統領新教材的編寫,使教材突出地反映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反映黨在新時期的奮鬥目標和任務,讓學生懂得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前途是分不開的,要立足現在,把握未來,瞭解我國未來20年現代化建設的程序,明確自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所肩負的使命和應盡的責任。例如,第四單元專門設有“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一課,集中體現了十六大、十七大的基本精神,簡要介紹了我國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發展基礎、經濟目標和戰略重點;第二單元在介紹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時,展現了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局面。

再次,新教材引領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僅體現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確引導,而且還體現注重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體現思想教育內容的生成性,讓學生在感悟和體驗中實現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自主建構。

教材構建了以經濟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知識體系,符合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規律。

《經濟生活》的教材內容,以高中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經濟生活為基礎,立足於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需求,在充分考慮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與學生生活體驗、社會實踐關係的基礎上,選取高中學生關心的經濟生活和經濟問題為教材內容。在教材編排上,我們注重用有意義的典型材料來呈現問題,提供問題發生的情境和分析問題的思路,使學科知識內容的呈現與活動設計融為一體,幫助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建構知識,以求達到“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的境界。《經濟生活》的每一課都設計了若干真實情景來呈現問題,提供學生探究的平臺和路徑,由此引出相應的觀點,並引起學生的思維碰撞,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例如,在說明“影響價格的因素”時,教材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價格變化的多個鏡頭,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然後引出相關的知識點。

新教材把大量貼近學生生活、反映我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建設新成果的素材加以典型化,把經濟理論觀點的闡述寓於經濟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了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結合的教材知識結構。

教材設計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為寬廣的平臺

新教材的設計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材既充分反映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本課程的基本內容,又通過每一課文中的“名詞點選”、“相關連結”和“專家點評”等欄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活動、每一單元的“綜合探究”模組,在學習內容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個拓展、延伸的平臺,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原理與基本知識的前提下進一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深入思考。這就使得課程教學內容具有較大的開放度,是以往教材所不能比的。第二,呈現方式的開放性。教材選用富有情節的例項或鏡頭等作為話題呈現問題,營造和創設解決問題的各種情境,並配以解決問題所必備的相關知識,以促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化知識。因此,現在的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調動教師、學生的力量共同參與,有的還要利用家長、學校直至社會的力量才能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教材的呈現方式有利於深化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更符合青少年的認知規律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經濟生活》在教材呈現方式上、教學容量的分佈上,作出有利於教學的安排。全書分為四個單元,每一單元分為二~三課。單元前面有“單元導語”,簡要概括本單元的基本知識和思想教育點;每課的前面有引言,說明本課的基本要點。每課安排2框,每框安排1課時的容量。另外,每一單元的“綜合探究”要用1課時,共計4課時。本教材的總學時為26節,剩餘課時作為活動機動課。

考慮到教材應該有利於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有利於學生探究興趣的發揮,考慮到各部分內容的特殊性,教材在每一課的呈現方式上並不強調完全統一,而是從實際出發,研究本部分的特色,發揮各自的特長。

教材的語言文字簡明樸實、新穎活潑,課文圖文並茂,版式設計與裝幀風格獨特,較好地體現了教材的主題和內容

新教材的語言簡明、樸實、活潑,但內容豐富,含義深刻,深入淺出。同時,課文配以豐富的數字、圖表、圖片和漫畫烘托主題,將重要的知識點儘可能以直觀明瞭的形式展現出來,充分反映我國各地經濟建設欣欣向榮的景象,以便於學生觀賞、閱讀、理解和把握。例如,教材說明生產決定消費的漫畫、區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漫畫、同富不同路的漫畫、表現生產全球化的“探究”等,都是作者和美編獨具匠心的共同創作的成果。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