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證書:產權證書是指"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
五證二書: 五證是指《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二書是指《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PS:購房者在購房時應要求房地產開發商和銷售商提供齊全的“五證”、“二書”,這是法律對銷售方的基本要求。“五證”中最重要的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兩者表明所購房屋屬合法交易範疇。
單位產權房:單位產權房是指產權屬於單位所有的房屋,也稱系統產權房、系統房。使用權房:指國家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興建的、ZF以規定租金標準出租給居民的公有住房。
存量房:一般是指未居住過的二手房,即通常所講的“庫存待售”的房產。
廉租房:我國的廉租房只租不售,提供給城鎮居民中最低收入者。
準現房:準現房是指房屋主體已基本封頂完工,小區內的樓宇及設施的大致輪廓已初現,房型、樓間距等重要因素已經一目瞭然,工程正處在內外牆裝修和進行配套施工階段的房屋。但是這種房產的性質仍然屬於期房,ZF按照期房進行管理,必須辦理商品房銷售許可證才能銷售。
現房:現房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時已經通過交付標準的各項驗收(各地對交付標準沒有統一規定),可以正式入住的物業。只有擁有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才能稱之為現房。
期房:期房指房地產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為止,所出售的商品房。習慣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稱為期房。
尾房:尾房,又稱尾樓,不能等同於爛尾房和一般空置房,是指專案銷售八九成以後剩餘或長時間沒有銷售出去的房屋。PS:當商品住宅的銷售量達到80%以後,開發商已經獲利,此時所銷售的房產,一般稱為尾房。尾房本身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整個專案裡面比較好的房子,開發商將其留在最後“壓場”;另一種是有“問題”的房子,諸如朝向不好、採光不足,或是樓層不佳、位處兩級等問題,但並非一無是處。這類房子只要經多方權衡和比較,還是有其獨特魅力的。
爛尾房:爛尾房的品種是不受限制的,無論是高檔公寓、寫字樓、別墅還是普通商品住宅,均存在同樣的可能性。因此,投資購房者詳細瞭解專案開發商的整體實力,正確判斷市場供求狀況,掌握國家政治、經濟環境的動態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外銷房:外銷房是由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的,取得了外銷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的房屋。可出售給國內外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
內銷房:內銷商品房是由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的,取得了商品房銷售許可證的房屋,內銷商品房可以出售給當地企事業單位和居民。
混合結構: 磚石、磚混、磚塊、鋼混
大模板結構:以混泥土現澆代替磚作為承重牆
大板結構:預製件現場裝配、用鋼比重大
框架結構:鋼筋混泥土為承重樑柱,可隨意分隔
簡易結構:臨時建築,最長使用年限為2年
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PS:對於發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佔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2,綠地率應不低於30%。但由於受土地成本的限制,並不是所有專案都能做得到。
建築密度:是指建築物的覆蓋率。計算公式 建築密度=建築首層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比如一塊地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築底層面積3000平方米,這塊用地的建築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築密度一般不會超過40%-50%,用地中還需要留出部分面積用作道路、綠化、廣場、停車場等。
綠化率:專案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計算公式 綠地率=綠地面積/土地面積
樓間距(日照間距):兩相鄰樓的外牆面距離。同一個小區兩棟相鄰的樓與樓之間的距離。PS:建築間距的控制是為了保障人們工作、生活的質量與安全,滿足必須的日照時長、採光、通風、隔音等要求。
公用面積:公用面積是指住宅樓內為住戶出入方便、正常交往及保障生活所設定的公共走廊、樓梯、電梯間、水箱間等所佔面積的總和。
使用面積:指住宅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淨面積之和
實用面積:它是建築面積扣除公共分攤面積後的餘額
居住面積:住宅的居住面積是指住宅建築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居室淨面積之和。
淨面積:要除去牆、柱等建築構件所佔有的水平面積(即結構面積)。
輔助面積:輔助面積是指住宅建築各層中不直接供住戶生活的室內淨面積。包括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起居室、貯藏室等。但不包括煙囪等。
套內面積:是由以下三部分組成的: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臺建築面積。
竣工面積:是指竣工的各幢房屋建築面積之和。房屋建築的竣工應是按照設計要求全部完工,經驗收合格的建築。
公攤面積: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在日常使用中,一般也簡稱公攤面積或公攤。
銷售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俗說“公攤面積”)就是銷售面積。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建築面積)與每戶建築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PS: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一般多層的建築物得房率為88%,高層的建築物得房率為72%,而辦公樓為55%。
共有房產: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同一處房產共同享有所有權。
共同共有房產: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全部共有房產不分份額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權。
共有建築面積分攤係數:整幢建築物的共有建築面積與整幢建築物的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的比值,即為共有建築面積分攤係數。 計算公式 公用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公用建築面積分攤係數
起價:即起步價,是指某物業各樓層銷售價格中的最低價格,即是起價。PS:多層住宅,不帶花園的,一般以一樓或頂樓的銷售價為起價;帶花園的住宅,一般以二樓或五樓做為銷售的起價。
預售價:預售價不是正式價格,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時,應按有批准許可權部門核定的價格為準。
基價:經過核算而確定的每平方米商品房基本價格。商品房的銷售價一般以基價為基數增減樓層,朝向差價後而得出。
均價:樓盤的平均價格,它代表一個專案的整體價位水平。
一次性買斷價:一次性買斷價是指買方與賣方商定的一次性定價。一次性買斷價屬房產銷售合同中的專用價格術語,確定之後,買方或賣方必須按此履行付款或交房的義務,不得隨意變更。
開間: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PS:住宅開間一般為3.0到4.5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房屋的進深,則是指房屋的實際長度。
進深:在建築學上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壁到後牆壁之間的實際長度。進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但為了保證建成的建築物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過大。目前我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
層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層”為單位計量,每一層的高度國家在設計上有要求,這個高度就叫層高。它通常包括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
淨高: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