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鑑別及紫檀木傢俱的選購?

鑑賞紫檀木

“檀”,在梵語中是佈施的意思,它堅實硬朗,芬芳永恆,色彩沉古,在一些國家被奉為聖物。在我國,明末清初時期,紫檀木是皇家御用之木,身份高貴。如今,收藏“寸檀寸金”的紫檀木,既被認作是文化與時尚的行為,又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徵。近年來,紫檀價格一路飆高,有“利”的同時也有人開始“作弊”——現在一般的造假仿冒已騙不到人了,多數是以次充好,拿相近硬木,冠以“檀”名,混淆視聽。為此,記者專訪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傢俱專業委員會主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黃大釗先生,瞭解紫檀的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教會大家一些簡單的鑑別方法。

紫檀來自船底的壓艙木

我們通常所說的紫檀木就是檀香紫檀,也叫小葉紫檀,產於印度南部的邁索爾邦。色澤初為雞血紅色,久之則變為紫黑色。雖然早在晉朝我國就有關於紫檀木的記載,但是中國人真正認識到紫檀的好,卻相傳是源於明朝鄭和的那次遠洋。明成祖時期,為宣揚我天朝國威,派鄭和率船隊下西洋,並裝載了滿船的茶葉、絲綢等禮品,沿途贈送給所到國。回程時,船體輕了不少,因怕經不起海上風浪,便需要有物壓艙櫃。鄭和他們發現一些國家有紫色木材非常堅實沉重,所以便令人砍伐此木來壓艙。明代開始皇室貴族便用這些“壓艙木”來做傢俱,人們發現這種木結實堅硬,不怕水且又防蟲,因此越來越受歡迎,之後便開始了大規模的採伐。據悉,我國的兩廣地區原也有紫檀木,但是因為數量稀少,很快被採光,之後明朝皇帝便派人到南洋採辦。據資料記載,“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產紫檀木的絕大部分都會集到中國,分儲於廣州和北京。明代採伐過量,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枯竭。”

紫檀木,為什麼這麼貴?

紫檀木生長緩慢,且“十檀九空”,能用的只有空洞和表皮間的地方,使用率大約只有15%~20%。而早年間紫檀木又被過度採伐。事實上,不僅中國明清時期的皇家貴族鍾愛紫檀木,印度當地人也在建築上大量用到紫檀木。黃先生說,二十多年前,他去印度考察木材時,曾在許多廢舊的寺廟裡看到紫檀木的房柱。產出少,用量多,稀缺的木材資源決定了紫檀木的珍貴性及升值與保值的潛力。現在,因屬於瀕危物種,紫檀在印度與象牙、檀香木一樣被禁止貿易出口。別說原產地在印度南部天然生成的老紫檀,就是能買到印度人工林引種的新紫檀也不容易,而新老紫檀的品質其實已是相差甚遠。近十年來,國內市場上的紫檀新料,除了從印度走私入境的,還有一些來自非印度原產地引種的紫檀人工林。

稀缺之外,紫檀木的價值更取決於它的品質。紫檀木質感堅實,因為木紋細密,所以可雕刻出精細的紫檀木品,這進一步擡高了身價。此外,紫檀木還有保健美容功效,據《本草綱目》記載,紫檀能夠止血、止痛,特別是它能夠調節氣血,可治關節炎,還可當面膜,用紫檀木敷臉,既能消痘美容,又能預防皺紋的出現。就這樣,近年來紫檀的價格一路走高,越來越貴。

大葉紫檀與小葉紫檀

紫檀珍貴而不可多得,但是在十多年前,大約是在1996年的時候,卻有大批來自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紫檀木來到中國。這種深色硬木與紫檀有著相近的顏色和木紋。所以很快市面上不少商家就說這種木料是紫檀的一種,名叫大葉紫檀。

黃先生說,因為紫檀是保護樹種,卻一時間出現這麼多紫檀,這事後來引起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的注意,併發文給馬達加斯加政府,要求停止採伐紫檀木和紫檀貿易。馬達加斯加政府隨即遞交了一份書面報告,說明馬達加斯加出口到中國的深色硬木均為豆科黃檀屬中的“盧氏黃黑檀”,與豆科紫檀屬的檀香紫檀,是兩個品種。為此,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特地請專家赴馬達加斯加調查,最終證明“盧氏黃黑檀”的確不是紫檀。

事實上,小葉紫檀與大葉紫檀乍一看很接近,細看之下,行家們還是一眼能看出很大不同的。首先在重量上,大葉紫檀會輕很多,其次紋理也比較粗。反映在價格上,大葉紫檀只有小葉紫檀1/4的價格。“現在小葉紫檀的原材料按長度及直徑來定價。”黃先生介紹道,“長度超過3米或是直徑超出30釐米的,則按根算。”黃先生的一位朋友收藏的長3.1米、直徑30釐米的小葉紫檀原材料,賣出了200多萬元一根的價格。

紫檀木鑑別及紫檀木傢俱的選購:

鑑別紫檀木,最基本的,要從以下幾方面觀察:

1.觀紋路。紫檀木紋理捲曲明顯,稱為“牛毛紋”。紫檀木的弦切面——順著樹幹主軸或木材紋理方向,不通過髓心與年輪平行或與木射線成垂直的縱切面——金絲細長稀疏,若隱若現,可見有規則的山峰。

2.掂重量。紫檀木木質細密、分量很重,入水即沉。

3.一個目前最常見的鑑別方法,就是用酒精,刮下一些紫檀木屑,放入酒精中,酒精會變成酒紅色。

4.還可以找來一張白紙,用紫檀在紙上劃過,可見紙上留下紅色的劃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