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感受聲波刺激的毛細胞不能再生,所以吃藥和手術不能治癒聽力損失,這時唯有選擇佩戴助聽器一途。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助聽器從外形上可以分為:有盒式、耳背式(BTE)、定製式,價格從千元至五萬不等,患者應根據聽損程度、聽損型別和耳道大小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助聽器。
影響助聽器佩戴效果的因素:
然而現實中存在這樣的情況,即便是精心挑選的助聽器,佩戴後卻不舒服,耳朵發“悶”,這是專業上所稱的“堵耳效應”。這是因為原本開放的耳道塞了助聽器,阻礙了耳道低頻能量的釋放,這種現象在佩戴者自己說話時尤其明顯。
“這種情況,可通過調節助聽器的低頻增益、製作通氣孔、更換耳背機耳塞或選擇開放式耳背機、開放式耳道受話器、內建式助聽器來解決。此外,也可以讓佩戴者適應一段時間,‘悶’的感覺可能會漸漸消失。”
除了“悶”,新使用者可能還會遇到聲音失真的問題,如果排除了助聽器的質量問題,大多數的“失真”是由於聲音壓縮過多或頻響除錯不當導致的,可以讓驗配師根據佩戴者的聽力圖和佩戴需求進行精細除錯。
對於日常生活環境多變的佩戴者來說,選擇具有降噪功能的助聽器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不具有降噪功能的助聽器不是隻放大“有用”的聲音,而是將環境中所有的聲音都放大。
同時,影響助聽器佩戴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總結有兩大方面因素:
第一,患者方面的因素。患者聽力損失的性質、程度、年齡、教育程度、生活環境、對助聽器的期望值、周圍人對助聽器的看法;
第二,助聽器方面的因素。助聽器的線路、效能、外觀、功率、是否雙耳佩戴、驗配師的除錯水平等。
助聽器佩戴中常見的4大誤區:
自己買個助聽器就能戴。有些患者沒有經過專業的聽力檢查,隨便買了一個助聽器佩戴,這樣會產生很多不利影響。助聽器同眼鏡一樣需要驗配,但又跟眼鏡的驗配有很大區別。首先要有患者聽力圖,驗配師根據患者的聽力圖、佩戴經驗和需求進行除錯,根據聲音的頻譜、強度進行精細的調節,患者有任何不適立即調整,最終驗配到一個合適的狀態。如果不調直接戴,不僅會聽不清,甚至可能進一步損害患者殘餘聽力。
雙耳聽損佩戴一個助聽器也有用。如果雙耳有問題卻只是單耳佩戴助聽器,會產生很多不利影響,佩戴者可能會感到聲音不平衡、缺乏聲音定位感、言語解析度低,長期單耳佩戴會造成佩戴耳聽覺疲勞而未佩戴耳辨別率越來越差,即聽覺剝奪。
助聽器會越戴越聾。如果助聽器除錯得當,不會造成越戴越聾的問題。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各器官功能都會逐漸衰退,耳朵也一樣。一些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還會造成聽力進一步下降,這其實和佩戴助聽器沒有任何關係,不戴也會下降的。佩戴助聽器後,聽神經得到持續的刺激,反而有助於延緩聽力下降的速度。
戴上助聽器就什麼聲音都能聽清了。一些患者對助聽器期望值過高,覺得花那麼多錢,應該一戴上就什麼聲音都聽見了,殊不知戴助聽器後還需一段時間適應。對於是語前聾的小兒和年齡過大的老年人來說,適應助聽器尤其困難,需要佩戴者和驗配師共同努力,並定期進行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