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翡翠種水?

種份的概念是學習翡翠鑑賞知識時一個較複雜難理解的概念。“千種瑪瑙萬種玉”,也是指翡翠顏色、種份非常多樣,不能像鑽石一樣簡單分級。看種份是看翠的關鍵,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種份,則看翠已經入門了。

翡翠的“種”也叫“種份”,指的是結晶顆粒的粗細大小,結晶顆粒越小,種越好,結晶顆粒越大,種越差。粗分為老種、新種、新老種,歐陽秋眉將其分為:老坑種、深青種、鐵龍生種、雍曲種、絲瓜綠種、梅花鹿種、芙蓉種、豆種、玻璃種、冰種、油青種、雷劈種、跳青種、金絲種、花青種、白底青種、“八三”種、“八二”種、卡達種、紫羅蘭種、紫青玉、烏雞種、紅玉、黃玉、福祿壽種、幹青種、墨翠共26種(玻璃種和冰種合算一大種)。“水”也叫“水頭”,指翡翠的透光性,也就是翡翠的透明程度,行家將水分為一到三分,由低到高透明度逐漸增加,三分水最透明,玻璃種就是三分水。另一個常用的名詞叫“底兒”,也有行家叫“底水”、“底張”,實際上都是在說翡翠的透明程度,它是由翡翠結晶顆粒的大小、翡翠氈狀結構的細密程度決定的,結晶顆粒越小、氈狀結構越緻密,翡翠的透明度越高,種水越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