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傻瓜機拍出來的照片,由於受器材的限制,不論是在成像銳度、景深的控制、曝光度的控制,以及色彩的還原等方面,都無法和專業DSLR相比。不過還好數碼照片的後期製作相對於膠片來說要容易得多,至少我們不需要專門弄一間小屋子來做暗室

工具/原料

裝有PS的電腦一臺

需要修改的照片

方法/步驟

現在各類針對數碼照片的修飾軟體相當多,譬如PhotoExpress和nEOiMAGING等,都可以方便地對數碼照片進行一些定製的後期加工,使平常的數碼照片看起來更加清晰和亮麗。但是這些小型的軟體畢竟是傻瓜軟體,對數碼照片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就如同小型自動相機和專業相機的區別一樣。要想隨心所欲地修改我們的數碼照片,就不能不用最好的點陣圖圖片修改軟體——Photoshop。

  Photoshop的功能到底有多強大,我不知道。儘管早就拿了Adobe的ACPE證書,但是對Photoshop的瞭解,至今仍然停留在表面階段。不過好在我的目的不是需要用Photoshop來搞什麼大的製作,只是需要簡單而細緻地修改一下我們用普通DC拍出來的PP即可。因此,針對這個目的來使用Photoshop,過程就要簡單得多。

  下面這張圖片是我10.24日在桃坪羌寨拍的,拍攝的引數是:F6.7, 1/3s, ISO100。由於想要拍出流水的質感,因此採用了低速快門+腳架,拍出來的流水是有質感了,但是整個照片明顯有曝光過度的感覺,整體色彩偏淡;消費類DC由於受鏡頭質量限制,拍出來的照片畫質明顯偏軟;而且照片的構圖也很差,路邊的垃圾、水管什麼的都通通收入照片了。這樣的照片可以說是完全90%失敗的產物。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但是照片中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就是中間的小溪,溪水的質感、溪流的蜿蜒、岸邊的落葉都還勉強過得去,因此,用Photoshop對照片進行修改是必要的。

  以下是處理的過程:

  首先是構圖方面,需要對原片進行裁剪,把一些影響主題的邊角剪掉。這裡需要提到的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儲存卡容量夠大),拍攝時最好選擇最大的畫素和最高的畫質,這樣在後期製作時遊刃的餘地更大。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其次是曝光方面,在“影象-調整-亮度/對比度”中對照片的曝光度和景深進行修改,修正照片的曝光度,並使景物的層次感更加突出。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由於我在拍攝時強制使用了低速快門,因此照片有些過曝,細節和層次感丟失不少,為了“挽回損失”,我選擇將亮度-35,對比+25;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再次是影象的色彩,在“影象-調整-色相/飽和度”中,可以對照片的幾種主色調進行調節,譬如照片的主色調有紅、黃、綠三種,就在對話方塊中選擇相應的顏色,然後根據需要增加其飽和度。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最後是銳度,選擇“濾鏡-銳化-USM銳化”可對畫質的銳度進行調節,使照片更清晰鮮明。需要提醒的是,增加銳度後會使照片看起來更加鮮明和富有層次感,但是也會損失部分的細節;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修飾完成後的照片如下:

《PS技巧》化腐朽為神奇

怎麼樣,和原片相比是不是有了天壤之別?各位攝友也可以試著對自己的一些“廢片”進行修飾一下,看看能不能“變廢為寶”。

相關問題答案